沙漠氣候

沙漠氣候

沙漠氣候也叫荒漠或乾旱氣候。因所處緯度不同又分熱帶沙漠、亞熱帶和溫帶沙漠三種類型。沙漠氣候是沙漠環境形成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現在的沙漠氣候是通過地質時期及歷史時期演變而來的。沙漠所特有的氣候是人類活動的豐富資源,但同時也會帶來災害,如沙塵暴、熱浪及洪水。

簡介

沙漠氣候是大陸性氣候的極端情況。在副熱帶沙漠分布最廣,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物難以生存,植物種類和數量極其稀少。地表裸露,空氣十分乾燥,極少水分。白天太陽輻射強,地面加熱迅速,氣溫可高達60~70℃。上升氣流強,但因空氣乾燥,極少成雲致,只有狂風沙塵。夜間地面冷卻極強,甚至可以降到0℃以下。由此,氣溫日變化非常大。可以高達50℃以上。新疆塔克拉瑪乾沙漠雖屬溫帶沙漠,“但早穿棉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並不是聳人聽聞的傳說,而是現實的生活畫面。

沙漠氣候降水量奇缺,一般不到50毫米。若羌雖在沙漠邊緣,年降雨量也只有17.4毫米,最少時的1957年只降雨3.9毫米。吐魯番年降雨量也只有16.3毫米,1968年全年只有2.9毫米。在這樣少雨的情況下,塔克拉瑪乾沙漠的邊緣仍能發展農業。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葡萄、西瓜等,主要靠利用天山和崑崙山的冰雪融化的雪水,進行灌溉。因為夏季氣溫高,日較差大,日照豐富,收成並不低,而且質量都很好。

分類

沙漠氣候日落
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英文名:Weather in the tropical zone desert
(1)降水量少而變率大:北非撒哈拉沙漠中的亞斯文曾有連續多年無雨的記錄;而在南美智利北部沙漠的阿里卡,有連續十七年中僅下過三次可量出雨量的陣雨,而三次總量僅0.51厘米,降水量極少。同樣位於智利北部沙漠的伊基圭曾連續四年無雨,但第五年的一次陣雨就降了15厘米,在另一年的一次陣雨記錄竟達63.5厘米,可見變率 之大。熱帶沙漠的降雨多為暴發性的陣雨,往往引起劇烈的水土流失。

(2)氣溫高、溫差大:由於雲量少,日照強,又缺乏植被覆蓋,空氣濕度小,因此白天氣溫上升極快。在北非曾有高達58℃的記錄,一般夏天的月均溫大都在30℃~35℃之間,而且高溫的時間很長,如阿拉伯半島的亞丁,一年有五個月的月均溫在30℃之上。沙漠的夜間較涼,因為整夜無雲,地面輻射強,散熱快,夜間最低溫度一般在7℃~12℃之間,也有出現薄霜的日子。年溫差一般在10℃~20℃左右,而日溫差更大,在15℃~30℃之間。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個氣象測站,於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熱達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溫-0.6℃的記錄,日溫差達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襖午穿紗」來形容。
(3)蒸發強、相對濕度小:熱帶沙漠氣候因為經常無雲、風大、日照強、氣溫高、相對濕度小,因此蒸發力非常旺盛。可能蒸發散量約為降水量的二十倍以上,甚至達百倍。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很小,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常出現2%左右的相對濕度。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最為廣大。

溫帶沙漠氣候

沙漠氣候沙漠氣候-乾燥

溫帶沙漠氣候指溫帶大陸腹地沙漠地區的氣候。表現為極端乾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夏季炎熱,白晝最高氣溫可達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氣溫年較差較大,日較差也較大。雲量少,相對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自然景觀多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亞和中國塔里木盆地屬典型的溫帶沙漠氣候。

概述:溫帶沙漠氣候是大陸性氣候的極端情況。在副熱帶沙漠分布最廣,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物難以生存,植物種類和數量極其稀少。地表裸露,空氣十分乾燥,極少水分。白天太陽輻射強,地面加熱迅速,氣溫可高達60~70℃。上升氣流強,但因空氣乾燥,極少成致雨,只有狂風沙塵。夜間地面,冷卻極強,甚至可以降到0℃以下。由此,氣溫日變化非常大。可以高達50℃以上。

特點

沙漠氣候沙漠氣候-日出
第一,降雨稀少,氣候乾旱。以我國的沙漠地區為例,年雨量大部分都在50-100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還不到10毫米。如位於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東南部的若羌,年雨量僅16.9毫米,而託克遜縣城降雨量更少,只有5.9毫米。

第二,多風沙天氣。大風颳起時,滿天黃沙,天昏地暗,流沙遍野;風停後,飛沙落地,形成一條條一排排高低起伏、大小不等的沙丘群、最高的沙丘可高達400米以上。

第三,冬季寒冷,夏季酷熱,溫度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如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漠中, 冬季1月份的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下,而夏季7月份的平均氣溫則在26-30℃以上,溫度的年較差高達50℃左右。與年較差相比,沙漠地區的溫度日較差更大。如吐魯番盆地,夏季白天的極端最高溫度曾達到82.3℃,而入夜後溫度又可降至0℃以下,溫度的日較差超過80℃以上。所以,在吐魯番盆地一帶流傳著"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可見,沙漠氣候中的溫度變化,是世界各種氣候中變化最為劇烈極端的。

分布

赤道附近

北美東南部

中緯度大陸西岸

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部

沙漠氣候變化的影響

沙漠氣候環境惡化
許多的觀測結果表明:全球和中國的氣候變化對中國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部門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對農牧業生產、資源供需、森林草地生態系統、沿海地帶等的影響較為顯著,而且這些影響以負面為主,某些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

對於中國地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六大江河的實測徑流量都呈下降趨勢,北方部分河流發生斷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同時,局部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特別是1990年以來更為嚴重。觀測還表明,中國東部物候期提前,亞熱帶、溫帶北界北移。20世紀60年代以來,祁連山地森林面積減少16.5%、林帶上升400m,覆蓋度減少10%。四川草原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東北、青海和西南濕地面積減少,功能衰退。氣候變化也導致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局部乾旱高溫危害加重,由於氣候變暖後作物發育期提前,使春季霜凍的危害加大。我國內蒙古草原區春旱加劇,生產力下降。中國海岸帶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風暴潮、洪水、強降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和乾旱等氣候事件是沿海地區致災的主要原因。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最為脆弱。氣候變化對中國的有關重大工程可能產生一定影響。氣候變化可能增加長江流域上游降水,引發三峽庫區土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未來青藏高原氣溫有可能變暖,青藏鐵路沿線多年凍土會進一步退化,影響某些地段鐵路路基的穩定性。同時,這種全球變暖將增加大暴雨和極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澇災害的頻率。在一些地區,龍捲風、強雷暴以及狂風和冰雹也會增多,世界許多地區將遭受更頻繁、更持久或更嚴重的乾旱。氣候變暖使冬季的氣溫偏高,這就使各種病菌病毒活躍,病蟲害滋生蔓延,很多有害動物,比如蚊子、跳蚤、老鼠等減少了被凍死的幾率,此類傳染病載體的數量大增,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相關知識

沙漠氣候大陸性氣候
沙漠地區的大陸性氣候。主要特點是空氣乾燥,終年少雨或幾乎無雨,氣溫日變化劇烈,日較差可達50°C以上,地面最高溫度可高達60~80°C,而夜間冷得很快。除有灌溉條件的少量綠洲外,沙漠地區只能有耐乾旱的植物群落生存,其他植物幾乎絕跡,甚至成為流沙或荒漠。沙漠氣候大體可分為熱帶沙漠氣候和中緯度沙漠氣候兩類:①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左右的大陸西側,夏季炎熱,冬季不冷。由於這種地區長期處於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氣流,大氣層結穩定,在其西側沿海地區又常受冷洋流的影響,更增加了大氣的穩定度,抑制了對流的發展,故降水稀少。由於降水量遠小於蒸發量,水分長期入不敷出,就形成了乾燥的沙漠氣候。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西部和秘魯等地區的氣候。②中緯度沙漠氣候。主要分布於大陸的中心腹地。這種地區遠離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極端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幾乎是全球的極大值,降水極少甚至終年無雨。如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和中亞的卡拉庫姆沙漠,都是典型的中緯度沙漠氣候區。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沙漠氣候總面積約占全球大陸面積的12%。在沙漠氣候條件下,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在有灌溉條件的沙漠綠洲,農業可獲高產,且具有利用太陽能的條件。因此,在全球人口迅速增加,而可開墾地又有限的情況下,利用沙漠地區的氣候資源問題,已經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