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連隊。
抗日戰爭時期,36名新四軍傷病員在沙家浜民眾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的掩護下,逃脫敵人的追捕。為了牢記人民民眾的深情厚愛,在36名傷病員基礎上建立的連隊,命名為“沙家浜連”。
69年來,“沙家浜連”黨支部始終把“服務人民、犧牲奉獻”作為建連育人的連魂。
抗震救災
投入抗震救災後,“沙家浜連”黨支部帶領全連官兵搶救傷員、轉移民眾、搬運物資、搭建帳篷……一次次用年輕的血肉之軀,反哺著人民民眾的養育之恩。
5月15日7時,“沙家浜連”一到重災區彭州市白鹿鎮白鹿社區,車還未停穩,白鹿鎮鎮長周承德就焦急地抓住車門,“三河店村還有民眾困在山上,快去救救他們吧。”
災情就是命令。儘管連續機動了30多個小時,支部書記、指導員王成威和副書記、連長亓春一碰頭後,決定迅速進山救人。
1個多月來,“沙家浜連”先後搜救轉移民眾900多人,搶運貴重物品價值80多萬元,搭建簡易房、帳篷610間(頂)……
官兵們的壯舉時刻感動著白鹿鎮民眾,三河店村每家湊了50塊錢來感謝連隊官兵;白鹿村殺豬宰羊,敲鑼打鼓地來慰問連隊官兵;水觀村也給連隊送水果和蔬菜……但官兵們唯一收下的,是2521名村民飽含深情簽字的感謝信。
6月28日,成都市博物院知道後,專門派人來把感謝信複製了一份,作為抗震救災的珍貴文物收藏起來。同時收藏的,還有官兵們搶運受傷民眾自製的擔架。
“沙家浜連”愛民為民讓鄉親們嘖嘖稱讚。“你們是黨派來的大救星,你們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我們一輩子都要感謝解放軍,感謝共產黨!”在一封寫給“沙家浜連”的感謝信中,表達著三河店村、白鹿村、水觀村2521名災區民眾的心聲。
救災中的貢獻
白鹿鎮地處山區,面積78.8平方公里,震後全鎮55%的民房倒塌,其餘房屋成為危房,為彭州市最為嚴重的地震災區。沙家浜部隊經過2個多月的救災工作,成功救出生還者32人,搶救遇險民眾680人,解救被困民眾1.84萬人,醫治受傷民眾2.23萬人,搭設帳篷1.18萬頂,簡易住房2.36萬間,板房9900餘間,搶修道路140多公里,運送救災物資2.1萬噸,清理倒塌房屋5.38萬間,為抗震救災作出了巨大貢獻,樹立了“沙家浜”的良好形象。沙家浜部隊黨組織在6月份也被中組部表彰為“基層先進黨組織”。
受慰問
常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戈炳根帶領“雙擁”工作慰問團來到四川彭州,慰問在當地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的沙家浜連指戰員。慰問團代表常熟市向沙家浜連送上慰問金10萬元,白雪電器公司隨團捐贈價值18萬元的100台製冷電器設備。
戈炳根說,沙家浜部隊與常熟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或改革開放年代,軍民魚水之情從未改變。戈炳根表示,通過這次慰問活動,慰問團要把沙家浜部隊在地震中表現出來的優良精神帶回常熟,讓常熟人民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更好地開展經濟建設。
評價及影響
“沙家浜連”愛民為民讓鄉親們嘖嘖稱讚。“你們是黨派來的大救星,你們不愧為人民的子弟兵……我們一輩子都要感謝解放軍,感謝共產黨!”在一封寫給“沙家浜連”的感謝信中,表達著三河店村、白鹿村、水觀村2521名災區民眾的心聲。
四川省金沙遺址博物館專門派人來到“沙家浜連”駐地,收集了這份見證子弟兵與災區人民魚水情深的千人簽名感謝信,並將它作為抗震救災珍貴史料進行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