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沙學浚(1907年 - 1998年),字道夷。地理學家。沙學浚的研究主要專注於在政治地理、歷史地理、區域地理,被譽為中國政治地理之理論先驅。1907年生於江蘇泰州。早年入私塾,曾習四書五經。
1922年舊制國小畢業,先後就讀於揚州美漢中學、上海光華中學。
1926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旋轉入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就讀於教育學系,副修地理學,受業於歷史地理學宗師張其昀等人。
1930年中大畢業,任教於上海光華大學附中。
1932年旅歐留學,入德國萊比錫大學,1933年入柏林大學,修讀地理學,專攻地圖學,1936年初獲博士學位,其間曾於德國測量局製圖科學習。
1936年,轉往巴黎繼續研究地理與法文,並在法國陸軍測量局學習製圖。
1936年8月歸國,先在廣州中山大學地理系任教。不久擔任江蘇省地政局副局長,並在中央大學兼課。
1937年抗戰爆發,攜家眷抵重慶,任北碚復旦大學史地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1年,轉赴遵義浙江大學史地系任教。
1942年,任重慶國防研究院研究委員,兼任中央大學史地系教授。
1945年抗戰勝利後,隨中大復員南京,專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1947年,兼任中大訓導長。
1949年,任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63年-1972年先後擔任台灣師範大學教務長、文學院院長。其間曾於1961年-1962年任香港聯合書院史地學系任客座教授,1964年-1965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地理學系教授。並曾兼任台灣大學地理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教授。
1974年自台灣師大榮休,移居美國。
1998年2月16日,病逝紐約。
人物家庭
沙學浚之父沙子符,綢布商人,有三男一女,學浚最幼。沙學浚的大姐和兩個哥哥均居住在泰州。1930年,沙學浚與唐厚蘭女士結為伉傾。岳父唐濟川,鎮江人,泰州美字石油公司代理人,對學浚之績學有成頗得其助力。沙學浚有二女一男,長女沙秋文、次女沙玉英、子沙見林,現均僑居美國。1991年,夫人唐厚蘭逝世。
2010年,沙學浚故居被確定為泰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沙學浚故居現存一廳一堂,廳屋部分占地98平米,堂屋部分占地80平米。
人物著作
《中國地理圖集》《中國歷史地理》
《中國文化與中國人》
《城市與似城聚落》
《怎樣教地理》
《我們的國家》
《地理學論文集》
維護統一
上世紀40年代,沙學浚時常在《大公報》、《觀察》、《學原》等報刊撰寫文章,從中國地理條件研討歷史問題,乃至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表達了一個知識分子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渴望民族振興,因應時勢的主張,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傳誦一時,被譽為“統觀全局、貫通古今的巨觀論著典範”。沙學浚是一位堅貞的愛國仁人志士。抗日戰爭國共二次合作之初,重慶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向國民黨當局請願,當時,沙學浚走在遊行隊伍的前列,提出“國共合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要求。
上世紀70年代,中印發生邊界交涉時,沙學浚雖已定居美國,但仍以專家身份向外交部提供地圖及外交談判策略,使談判收到良好效果。
1971年初,《大英百科全書》編者邀請他撰寫“台灣條”,但須按編號預定的詳細綱要撰寫。綱要中規定有國防、外交、政黨、司法等項目,沙學浚認為這儼然是將台灣地區作為一個國家形式撰寫。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婉謝邀請。
沙學浚在美國定居後,非常關心祖國的教育事業,他通過沙姝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向北京的有關大學贈送他的專著;又向沙姝索取上世紀70年代大陸使用的中國小教科書樣本,仔細研究後,提出修改意見寄至教育部。
泰州人一直以沙學浚為驕傲。當年,沙學浚將相關著作寄到泰州市圖書館後,被該館列入“愛國愛鄉”事跡展覽材料,感染和教育了一批青少年學子。
師徒保釣
竺可楨在常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了一批地理學、氣象學的青年才俊,其中就包括張其昀、沙學浚,只是張、沙二人1949年後都去了台灣。1966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成立了“聯合探勘探勘亞洲近海地區礦物資源合作委員會”。經過長期勘測及研究,該會於1968年發布研究報告,稱在琉球群島、台灣至日本本土間的大陸礁層邊緣地帶,黃海及渤海,都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訊息震動日本,日本立即採取行動,企圖將釣魚島攫為已有。日本的行動引起中國有識之士的警覺。
1969年11月11日,竺可楨致函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我們目前雖忙於開發大陸的石油,無暇顧海上資源,但不能不為長遠著想。”建議:“似乎此時我們應作一訊息,聲明釣魚島地區油田開採權應屬於我所有,以為日後有必要時作為外交部正式抗議地步。”
1970年9月,日本發表“尖閣列島主權及大陸礁層資源開發主權之主張”,妄稱“釣魚島海域屬於日本”。 沙學浚很快著寫《釣魚台屬中國不屬琉球之史地根據》一文,根據大量歷史文獻,指出“六百年前釣魚台被中國人發現命名,當然是中國領土”,“日人發現釣魚台說被中國史實、日本文獻否定”,分析了“釣魚台被中國人不被琉球人發現之原因”,他曾數度親臨釣魚島實地考察並繪製了《釣魚台列嶼圖》,對釣魚台列島各島嶼做進一步的地質研究,為祖國領土邊界問題積累了佐證資料。該文的主要觀點、引用史料、論證方法為之後40年多部研究釣魚島歷史的著作所引用、效仿。
上世紀60年代前後,沙學浚發現在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十月,清廷慈禧太后曾頒發詔諭,將釣魚島、黃尾嶼和赤嶼三島賞與郵傳部尚書盛宣懷,因此徵得盛家同意將該詔諭影印公布。以後又寫成一系列論文,並匯印成《釣魚台屬中國之歷史、地理與法律根據論叢》,嚴重挫敗了日本當局的領土野心。盛家後裔感於沙學浚的強烈愛國心和有力的學術論證,將詔書原件贈與沙學浚,沙學浚又將之複製,與專著一併寄給大陸有關方面。為此,1979年12月27日,外交部國際條法司專函致沙學浚先生表示敬意與感謝。
沙學浚與恩師竺可楨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他們在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上書著文,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在竺可楨等人的努力下,1972年10月,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明確將釣魚島海域劃人中國版圖,並用大字標出。1972年後,台灣出版的地圖也明確標出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群島,而屬於台灣省宜蘭縣。這一系列行動對於維護釣魚台列島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