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岡·希爾畢西

沃爾夫岡·希爾畢西,於1941年8月31日出生在薩克森的作家,代表作有《我》等。

基本信息

沃爾夫岡·希爾畢西於1941年8月31日出生於薩克森的莫易澤爾維茨。
出身貧寒,從小酷愛讀書
1981年他從原民主德國移居到西德,先是在紐倫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一直定居柏林至今。希爾畢西在東德時作過車工學徒,學徒結束後作過車工、挖土工人和裝配工。他的這一無產階級出身在他的詩作和散文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在一次採訪中說,他從小跟爺爺長大,他的爺爺反對他讀書。“儘管如此,我還是堅持讀書。我能搞到的印有文字的東西我都讀,包括象美國西部故事和偵探連載小說這樣的垃圾。”他回憶學徒生涯時說,那是一段不愉快的時光。“一個冷戰的時代。在學徒工廠,每個星期一都要接受政治鼓動,每個星期一也總是少幾個學徒,因為誰都想逃到西德去。”他用掙來的第一筆工資買了豪夫曼的著作全集。
因在西德發表作品而被罰
1978年,希爾畢西首次在西德發表了一批在東德不得發表的詩作。1979年,他的詩集“缺席”在西德費舍爾出版社出版,為此他被東德當局關押了幾個星期,同時還被罰了款。1979年,他決定以寫作為生並搬遷到東柏林和萊比錫。八十年代初,希爾畢西移居西德。
希爾畢西到西德以後發表有自傳體長篇小說“轉播”(1989)和眾多長短篇小說、雜文和詩作。他的以東德國家安全局為題材的小說“我”被認為是東西德巨變文學的最傑出代表作。他的近來的作品是長篇小說“權宜之計”(2000)和詩集“敘事的圖片”(2001)。
獲得畢希納獎
2002年的德國最高文學獎格奧戈-畢希納獎的獲獎人是作家沃爾夫岡·希爾畢西。他的小說“我”被認為是東西德巨變文學的最傑出代表作。
該獎設獎金4萬歐元,頒獎儀式將在今年10月26日於達姆斯達特市舉行。
沃爾夫岡·希爾畢西獲得過很多文學獎,其中有格林兄弟文學獎、英格博格-巴赫曼文學獎、柏林文學獎、柏林藝術學院馮塔納文學獎以及彼特-胡謝爾文學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