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技藝全面、精深,文武戲不擋,且有“絕活”。擅演文丑戲,飾《掃秦》中的風波和尚、《審陶大》中的陶大、《廣平府》中的李虎、《收癆蟲》中的濟癲、《賣棉紗》中的張古董,均為時人稱道。在《紅書劍》中飾禁子,表演欲謀殺海沖時驚惶失措的神情,臉上肌肉掣動,手腳顫抖,活靈活現;《天雷報》中扮張婆,把張婆思子成疾、身體衰老萎縮的形象和悲切的心情,通過身沉矮襠、腿彎膝屈、手腕顫抖、棍不落地、掙扎奔走的連貫動作,表現得真切感人;《小姑賢》中飾婆婆,把對媳婦百般挑剔和對女兒溺愛的兩副臉面表現得瞬息萬變,令人忍俊不禁;《活捉三郎》中飾張文遠,身段靈活,行走如飛,體現懸空提影的絕技,為同輩名伶所欽佩。其武丑戲有《盜雞》、《盜甲》、《盜杯》等,竄、蹦、跳、縱、翻、打,動作敏捷,身輕如燕,落地無聲,而“翻椅盜甲”、“人架橋”均為其特技絕招。因久跑鄉班,熟悉各河派戲路,且戲德高尚,在任管事時,善於排憂解難,使班內各河派演員能合作演出,故該班成為行當齊全的大班子。汪晚年還帶病教戲,為培養後代竭盡心力。
出生:1847年,農曆丁未年
逝世:1918年,農曆戊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