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汪姓,上溯至夏朝,距今近4000年。按今汪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57位,占全國百家大姓總人口的0.38%。
周武王時,周公封長子伯禽為魯侯,至第21位君主魯成公,成公庶子封地在汪,後代以封地為姓。魯成公的這個兒子姬滿出生於今山東曲阜一帶,後封穎川侯,即今山東西南部。清代學者汪琬《堯峰文鈔》中有《汪姓緣起考》,記載“吾汪多從姬姓裔為正。魯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汪。其後子孫遂姓之。”安徽《祁門縣誌·氏族考》:“汪氏得姓始於穎川侯,姓姬名汪(應該是姓姬氏汪)。”
雖然,關於汪姓還有很多說法,但主流的解釋是:汪姓始祖叫汪滿,是魯成公之後,之前姓姬,出生於山東,封在山東。汪姓後有一支遷山西,形成望族,東漢末一支遷往安徽,以新安為主要集中地。宋以後成為大姓,安徽為最,占全國汪姓的44%。
我潯陽(即今江西九江)汪榜村之汪姓,到底由安徽遷來,還是山西移民,或山東南下,以家譜記載為準。最早見汪姓遷往江西省湖口縣的記錄見於安徽歙縣《西沙溪汪氏譜》和《歙西仙源汪氏族譜》,故推斷湖口一支遷自安徽歙縣,屬汪華之後。
汪華,又名汪以華,隋朝末年曾在安徽宣州、婺源(曾歸安徽,後屬江西)及江西上饒一帶自封“吳王”,穩定一方,長達十數年之久。唐朝立,高宗嘉獎,任歙州刺史,封越國公,後進京入朝參掌禁兵17年。古書有記載“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此後也。” 安徽績溪、徽州、新安、歙縣等地均有汪氏家譜,記錄有先人汪華對汪姓的功勞,並記載汪姓分支開始進入今江西的浮梁、鄱陽、婺源。
汪姓算得上歷史人物的,記載中最早的是汪踦。哀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84年)魯國與齊國交戰於郎,尚未成年的汪踦戰死,孔子要求按成人予以國葬。此事記載於《禮記·檀弓篇》。
還有一人是李白詩中提到的汪倫,為人仗義,有文采。“桃花譚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李白去廬山前謝汪倫設宴踏歌相送而作《贈汪倫》中的詩句。
汪姓上《中華名人大辭典》多達100人。宋代出名的有政治家汪綱、汪澈,軍事家汪應展、汪立信,文人汪藻、汪元量。
明清時期,我汪姓名人有江西南昌人汪大淵(1311-?),中外聞名的航海家,留下著名的《島夷志略》。還有安徽祁門人汪機(1463-1593),留下《石山醫案》、《外科理例》等13部醫學論著,成為明代四大名醫之一。安徽歙縣人汪道昆(1525-1593),戲曲家,留世作品有《大雅樂府》和《唐明皇七夕長生殿》。安徽休寧人汪昂(1964-?),留下包括《湯頭歌訣》在其中的合稱“汪氏四書”的醫學專著,全書用詩歌體寫成,是中華醫學不可多得的重要人物之一。清初學者汪琬(1624-1690),江蘇蘇州人,人稱鈍翁或稱堯峰先生,留下《鈍翁前後類稿》和《續稿》共118卷。清中葉史學家汪中(1744-1794),江蘇江都人,曾參與《四庫全書》的校書,留下《春秋後傳》等20多種著作,對歷史、地理、訓詁學、詩詞、書法、古文辭、金石、篆刻等樣樣精通,時稱“通儒”。“楊州八怪”之一的汪中慎(1686-1759),善長作畫,以畫梅傳神,67歲時雙目失明仍能作一手好書法,為世人驚嘆。再後來,有婺源學者汪紱(1692-1759),數學家汪萊(1768-1813)、醫學教育家汪逢春(1882-1948)、史學大家汪日楨(1813-1881)等汪姓之名人、才子。過去的徽州一帶汪姓大商人甚眾,但因國人重農抑商,故記載不多,實為可惜。
移居海外的汪姓族人,還是比較活躍,為了宗親聯繫,開始與其它姓族一起成立各類宗親組織。如含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的“六桂堂”在香港、菲律賓均有機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均回響。香港有包括“六桂堂”在內的“世界至德宗親總會”,另含吳、周、蔡、曹、辛、柯共12姓,均為古之姬姓衍生而來。據傳,1988.11.6六桂堂懇親會第五屆在泰國曼谷召開,江澤民先生正訪泰,親筆寫下“光祖耀宗”的題匾。
我之所知有限,但汪姓族譜編修極為完整,現存的《中國家譜目錄》(國家檔案局編,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收錄了汪姓家譜259種,《上海圖書館藏家譜提要》(上海圖圖書館編,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錄了汪氏族譜達131種,為我們研究族譜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寶貴資料。
汪氏屬地
平陽郡,今山西臨汾縣西南。
[汪氏來歷]
[汪氏名望]
汪氏人口較多,在當今中國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五十七位。歷史上汪姓的傑出人才亦有不少,例如:宋代詞人汪元量、文學家汪藻、宰相汪伯彥,元代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大臣汪喬年、文學家汪廷訥,清代有哲學家汪中、畫家汪士禛、醫學家汪昂、軍機大臣汪由敦、文學家汪琬等,這些人都是歷代汪姓人中的傑出代表。
汪
姓氏名稱:汪
拼音:wang[一聲]
序號: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后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有的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來,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國各地,而且是人口眾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杜若甫、袁義達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0.5Z,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台灣省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布》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占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占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
汪氏介紹
一、出自汪芒氏
商時有汪芒國,國君為防風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書辨證》說汪姓“出自古諸侯汪芒氏後裔”,《通志·氏族略》也說:“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國,其人以國為氏。”相傳汪芒是巨人之國。防風氏身高三丈。當時大禹在會稽召集天下諸侯,防風氏遲到了,結果被大禹處死。國人後來遷居湖州的山裡,稱汪芒氏。戰國時楚國滅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後來逃到安徽南部的歙縣一帶,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後。春秋時,魯成公的庶子滿因食邑於汪(在今山東省境內),其後人以邑為姓,即山東汪氏。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汪氏之先出魯成公支子,食采於汪,因以為氏。”魯國為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國,周族的始祖為后稷,傳說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跡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後建立了西周,為了便於統治這廣大的新疆土,必須建立屬國以擁護王室,於是採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後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孫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諸侯。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為魯侯,建都曲阜(今山東西南部),魯國第21位君主是魯成公,成公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孩子)姬滿的封地在汪,其後代便以邑名“汪”為姓。關於汪姓為魯成公之後,清代學者汪琬《堯峰文鈔》卷一《汪姓緣起考》中記述了其神奇經歷:“吾汪當從姬姓裔為正。又按舊譜,魯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後子孫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當從食採為正。蓋始則以采地為氏,繼則以氏為姓也。”就是說魯成公庶子生下來時,左、右手上分別寫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為汪,其後子孫以汪為氏,繼而以氏為姓。安徽《祁門縣誌·氏族考》記載得更富傳奇色彩:“汪氏得姓始於潁川侯,姓姬名汪,魯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夢遊汶 (今山東汶上縣,春秋時為魯國中都邑),觀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覺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開,左(手)有水紋,右(手)有王紋,合成汪字,遂以名之為魯上大夫采邑,潁川因以為姓。”
三、少數民族汪姓
《 遼史》、《 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實錄》等書中,都記載有不少女真姓,多為多音節的姓,女真人進入中原地區後,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開始將女真語姓改為漢字姓,這其中就有將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為漢”族汪姓的。《續通志·氏族略》載:元時翁觀,即汪古,亦作黃摑、雍古部人以汪為氏。元代汪世顯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滿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載:汪,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劉慶華《滿族姓氏錄》稱:清滿洲八旗瓜爾佳氏、完顏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縣滿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歸附明朝,因功授指揮僉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為姓,稱汪土司。由此,其後裔及所部民眾以汪為姓。
瑤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瑤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錫伯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亂改姓是這一歷史時期汪姓的又一來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元和姓纂》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廣東省翁源縣東),其後以邑名“翁”為姓。唐德宗時期,翁氏有一個支脈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陽興福里(今莆田北高竹莊),為入莆始祖。傳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後晉天福年間(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員外郎;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進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士,官至劍南少尉;四子處朴,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進士,官都曹長判官;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士,官至大理司直、監察御史;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齊榮,當時被譽為“滿朝翁六桂聯芳”,遂傳為佳話。
遷徙史
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今安徽歙縣),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遷入台灣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灣島,《台灣通志·人民志》關於台灣開發的一節中提到:南宋孝宗幹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時,所轄領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今澎湖)”,經常被周圍島上的夷人上岸來搶掠東西,殺擄人口。為防止騷擾,起初,每年遇有南風起時,汪大猷便派兵守衛防備,但是反覆如此兵士疲憊,耗費軍資,還是防不勝防。於是親自登島,造屋200間,派遣將領兵士分別駐守,夷人不敢再來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傳》中也有記載,汪大猷當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淵也曾自泉州渡海峽登島,在其《島夷志略》一書中,對澎湖 (台灣)的地理環境、社會狀態作了詳細的記述。而汪姓定居台灣在清代,始遷者多為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廣東人。台北三垂鎮《汪氏族譜》稱其來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縣),後自歙縣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寧(今安徽休寧縣),而後入閩,居泉州之天馬山”。後由閩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墾竹北——堡苦令腳 (今新竹市古賢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潤居台灣府,是年中武舉;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東文開墾於翠竹北——堡舊港莊(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廣東人汪淇楚開墾於竹北二堡紅毛港(今新竹縣紅毛鄉);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廣東人汪復隆開墾於今苗栗縣卓蘭鄉;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舉人。
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發展成為台灣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灣文獻委員會對台灣姓氏進行了一次調查,在當時台灣的737種姓氏、828804、戶居民中,汪姓有1259戶,按戶數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縣統計資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戶,新竹5l戶,苗栗8戶,台中l戶,南投79戶,彰化176戶,嘉義171戶,台南76戶,屏東5戶,花蓮6戶。以城市統計台北市104戶,基隆市160戶,陽明市38戶,台中89戶,台南80戶。其中以台北縣和基隆市為最集中地。
遷入港澳
香港、澳門與內地地緣鄰近,為內地居民的遷入提供了方便,這兩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還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如香港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貫上海,公司主要經營、產銷各種微型發動機,是世界三大微型發動機製造商之一,1996年擁有財富3億美元。香港太平協和集團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汪世忠,祖籍廣東東莞,生於台灣,與兄長汪世昌、汪世華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協和公司及美國協和集團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協和公司,經營液晶體顯示錶及手錶元件貿易。後又到深圳設廠,其生產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陸十分暢銷。另外,還經營零售百華、物業發展和電訊服務,其中零售百貨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寧波等地均設有商
場,估計資產約3億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內戰不斷,水旱頻仍,廣大人民在水深火熱中度日,而在此時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和開發,資本主義市場對於勞動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人民紛紛遷往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地謀生,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當地紮下了根,有的還做出了較大成績,如泰國的汪東發,祖籍廣東揭陽縣,為泰國兩儀糖業集團董事長。兩儀集團是泰國最大的糖業集團之一,約占市場的15%—Z0%。除了糖業之外,兩儀集團還經營金融業、房地產業、製造業及採礦業等,1996年時家族財富已達10億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各地。
家譜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湖州:又稱吳興郡,浙江北部的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三百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遠在距今約五千~五千五百年原始社會晚期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聚居。楚考烈王十五年(癸丑,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始置菰城縣,以澤多菰草故名。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改“菰城”為“烏程”,以烏巾、程林兩氏善釀得名。三國東吳孫皓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始改“烏程”為吳興郡。隋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濱太湖而名,湖州之名從此而始。明、清時期設府治,一直沿稱“湖州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湖州府,把烏程、歸安二縣合為吳興縣。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設湖州市和吳興縣,是解放後浙江省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銷嘉興地區,分設湖州、嘉興兩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湖州作為地級省轄市,下轄城、郊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又設城區、南潯、菱湖三區。2003年1月,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新設立吳興區、南潯區兩個市轄區。現湖州市行政區域轄兩區三縣。
新安郡:秦朝時期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 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一直沿襲至今。
六桂郡:又稱六桂縣,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區。治所在地閩縣(今福建福州),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為閩州。唐朝景雲年間(公元710~712年)改武榮州置縣,治所在晉江(今福建泉州)。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婺源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越國堂:唐朝汪華封越國公,以望立堂。
忠勤堂:明朝汪廣澤封為忠勤伯,以望立堂。
家譜目錄
3530【全國】新安汪氏重修八公譜五卷
(明)汪尚琳編
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 六冊
美國
註:該族散居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3531【全國】汪氏世紀四卷
(明)汪鏤纂修
明嘉靖二十九年(1850)家刻本 一冊
北圖 美國
註:該族散居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3532【全國】汪氏續修統宗譜不分卷
(明)汪子仁纂修
明嘉靖四十年(1561)家刻本
北圖
註:僅存宗譜部分,文翰缺。
3533【全國】新安汪氏宗譜不分卷
(明)汪鏤纂修
明嘉靖刻本 一冊
北圖
3534【全國】汪氏統宗譜□□卷
明刻本
安徽博(存卷86-89,91-94、98、100、
102、I03、105、l06、116-120、138-144、
163-170)
註:其中記事至隆慶間。
3535【全國】汪氏統宗譜五卷
(明)汪湘纂修
明隆慶三年(1569)木刻本 一冊
北京師大 河北大學
3536【全國】汪氏統宗正胍一卷
(明)汪鴻懦等纂修
明隆慶四年(1570)刻本
安徽圖
清乾隆二十年(1755)鈔本
安徽圖
註:該族散居安徽徽州、江西婺源等地。
3537【全國】汪氏統宗正胍二十八卷首一卷
(明)汪雲程修
明隆慶四年(1570)木刻本 十冊
河北大學
3538【全國】新安汪氏遷派寶錄提綱七卷
(明)汪國言纂
明萬曆元年(1573)婺源刻本 二冊
安徽圖
3539【全國】汪氏統宗譜一百七十二卷 、
(明)汪湘纂
明萬曆三年(1575)家刻本
北圖(存150卷) 北京師大 吉林大學
3540【全國】汪氏十六族近屬家譜十卷
(明)汪道昆纂修
明萬曆二十年(1592)刻 萬曆四十年(1612)
汪存重修本 二冊
北圖
3541【全國】汪氏重修統宗譜一百五十卷
(明)汪士芳纂修
明崇楨八年(1635)刻本
北圖(存七十五卷) 北京大學 四川重慶
市圖(存卷115-125、128-130、134-149)
3542【全國】汪氏統宗正胍□□卷
明刻本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五卷)
3S43【全國】汪氏統宗譜□□卷
明刻本配手鈔本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一百一十七卷)
3544【全國】汪氏統宗譜不分卷
明刻本 三冊
浙江圖
3545【全國】汪氏總譜淵源世系七卷譜說一卷
(明)汪志英 汪志萋等纂修
明刻本 四冊
北圖(存卷1一6)
3546【全國】汪氏統宗譜十卷首一卷
(清)汪元秋等纂修
清康熙二十八年(1869)刻本
北圖(存一冊) 北京師大(存卷首、卷1-4)
3547【全國】汪氏統宗譜□□卷
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卷1)
3548【全國】汪氏統宗正胍□□卷
(清)汪廷楨纂
清乾隆十年(1745)木刻本
安徽續溪縣文(存卷首、卷1、2、8、9)
3549【全國】汪氏統宗譜八卷
(清)汪禮纂
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
浙江圖(存一冊)
3550【全國】汪氏統宗正胍不分卷
(清)汪凱南續修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二冊
吉林大學
3751【全國】汪氏統宗正胍□□卷
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
安徽博(存七冊)
註:版心作《汪氏重修統宗譜》。
3552【全國】汪氏統宗譜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汪德祖 汪肇基纂修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十二冊
安徽博
3553【全國】汪氏統宗譜一卷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汪道圻鈔本
北京大學
3554【全國】汪氏世守譜十卷
(清)汪廷洽重修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缺卷6、7)
3555【全國】汪氏通宗世譜二卷
(清)汪世衙纂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北京大學
3556【全國】汪氏通宗世譜一百四十卷首二卷
(清)汪璣 汪嘉祺等編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木刻本
北圖(又一部存一百三十二卷) 歷史所
河北大學 安徽圖 安徽博(存卷46-48、
121-124)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九十
四卷)
3557【全國】汪氏統宗譜□□卷
清乾隆間刻本
安徽徽州地區博(存三卷)
3558【全國】穎川越蔭堂汪氏家譜六卷
(清)汪承詵等修
清道光九年(1829)刊本 四冊
美國
註:該族散居浙江建德、安徽歙縣等地。
3559【全國】汪氏支譜一卷
(清)汪秋潭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註:該族散居安徽、浙江、江蘇等地。
3560【全國】汪氏統宗譜八卷首一卷
(清)胡建昌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大橋頭鄉蒙淤邨
3561【全國】汪氏統宗譜十六卷
(清)汪庾等修
清光緒五年(1879)岐山一本堂活字本 二十冊
北圖 安徽徽州地區博
註:一名《汪氏得羅公正胍統宗譜》。
3562【全國】汪氏統宗譜十二卷末一卷
(清)汪杏榮重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大橋頭榔蒙淤郁
3563【全國】雲岫柏峰汪氏宗譜六卷
(清)汪自恆等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積慶堂活字本 六冊
美國
註:該族散居浙江建德、桐廬,安徽等地。
3564【全國】汪氏統宗正胍一卷
清鈔本
北京大學
3565【全國】穎川汪氏宗譜不分卷
(民國)汪應蛟序
民國三年(1914)鈔本 四冊
美國
註:該族散居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3566【全國】汪氏世守譜十卷首一卷
(民國)汪守勤 汪世棠等修
民國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首、卷1-5、7、8)
3567【全國】汪氏統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汪葆春重修
民國十五年(1926)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大橋頭鄉蒙淤邨
3568【全國】重修汪氏統譜纂要四卷
刻本 一冊
北圖
3569【江蘇】汪氏家乘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汪壽康 汪瑞益主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餘慶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該族散居武進、江陰等地。
3570【江蘇】江南汪氏合譜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國)汪新甲等修
民國七年(19l8)六州堂活字本 二十冊
美國
註:該族散居江陰、無錫、武進、常熟等地。
3571【江蘇】汪氏宗譜二十卷
(民國)汪嘉純主修 汪鴻潤編輯
民國十五年(1926)中華書局銅活字本
江蘇淮安縣圖(缺卷4、11、15、18-20)
註:該族散居淮安、寶應、丹徒等地。
3572【江蘇】六合汪氏家譜十卷
(民國)汪升遠重修
民國十三年(1924)石印本 十冊
河北大學
3573【江蘇贛榆】汪氏家譜
江蘇贛榆縣夾山鄉汪於郁
3574【江蘇揚州】汪氏家乘
(民國)汪時鴻編
民國十六年(1927)汪氏鉛印本 二冊
中央民院
註:初修於清康熙間,此為三修。
3575【江蘇丹陽】珥陵汪氏宗譜十卷
(民國)汪元麟纂修
民國十年(1921)培元堂活字本 八冊
歷史所
3576【江蘇常州】毘陵教場巷汪氏支饞六卷
(民國)汪廉之輯稿
民國二年(1913)毘陵汪氏教忠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
3577【江蘇】武進汪氏合譜八卷
(民國)汪永清纂修
民仞三十二年(1943)武進汪氏六州堂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缺卷1)
3578【江蘇無錫】汪氏維新公遷錫家譜不分卷
(清)汪琳輯
鈔本 一冊
安徽徽州地區博
3579【江蘇】宣興汪氏續修宗譜八卷首一卷
(清)江熙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義和堂刊本 十六冊
美國
註:一名《汪氏家乘》。
3580【江蘇宜興】汪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汪以增 汪宗藻纂修
清光緒十五年(1889)敦睦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3581【江蘇】蘇州汪氏族譜一卷
(清)汪琬撰
清康熙間刻《鈍翁全集》本
江蘇蘇州市圖 四川重慶市圖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鈍翁全集》本
遼寧大連市圖
清宣統二年(1910)石印《鈍翁全集》本
河南大學
3582【江蘇】蘇州汪氏族譜不分卷
(清)汪振千等修 汪敬原增錄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 民國四年(1915)增
鈔本 一冊
吉林大學
3583【江蘇蘇州】汪氏譜略不分卷
(民國)汪原渠輯
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一冊
上海圖 江蘇泰州市圖 江蘇蘇州市圖
浙江嘉興市圖 浙江臨海縣博 福建圖
中山大學 雲南圖
3584【江蘇蘇州】平陽汪氏支譜五卷
清光緒間鈔本 三冊
江蘇蘇州市圖
3585【江蘇蘇州】吳趨汪氏支譜十集二十卷首一卷
(清)汪體椿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耕蔭莊木活宇本
北圖 遼寧大連市圖 吉林大學 上海圖
江蘇蘇州市圖 浙江圖 日本 美國
3586【江蘇蘇州】吳趨汪氏支譜十集二十卷首一卷
附耕蔭義莊祖墓圖一卷
(清)汪彤宣續修
清宣統二年(1910)耕蔭莊活字本
北圖(二部) 科圖(二部) 歷史所
歷博 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二部)
上海圖 南京大學 江蘇蘇州市博 日本
美國
3587【江蘇宜興】陽羨汪氏統宗譜三卷首三卷
(民國)盧保文編輯
民國六年(1917)潤輝堂活字本 五冊
北圖
3588【浙江】汪氏世譜十二卷
(清)汪注纂修
清嘉慶間刻本
北圖
3589【浙江汪氏】重修遷杭支代表二卷祠墓考績一卷
(清)汪松等纂修
清道光間刻本
北圖
註:附《汪氏世譜》後。
3590【浙江杭州】平陽汪氏遷杭支譜五卷
(清)汪琯纂
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北圖(配鈔本) 杭州大學
3591【浙江杭州】平陽汪氏遷杭支譜六卷首一卷
(民國)汪伯吾修 江詒年 汪怡纂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北圖 科圖 南開大學 浙江圖 日本
美國
3592【浙江杭州】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二卷
(清)汪曾立續修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吉林大學 上海圖 浙江圖(三部)
日本 美國
3593【浙江杭州】平陽汪氏九十二世小宗譜六卷
(清)汪曾立修
清光緒六年(1880)刊本
上海圖 浙江圖 美國
3594【浙江杭州州】汪氏小宗譜六卷
(清)汪曾立修
清光緒十六年(1890)木刻本
中央民院 河北大學 浙江圖
3595【浙江杭州】汪氏家譜不分卷
清同治十二年(1874)寫本 一冊
日本 美國
3S96【浙江】杭州汪氏振綺堂小宗譜七卷
(民國)汪玉年修
民國十四年(1925)刊本
浙江圖(存卷1-3) 日本 美國
3597【浙江杭州】汪氏振綺堂宗譜四卷
(民國)汪大燮編
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
北圖 南開大學 上海圖 日本 美國
3598【浙江】蕭山汪氏宗譜十二卷
(清)汪保全纂
清光緒間刻本 十四冊
上海圖
3599【浙江】蕭山汪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汪汝榮督修 汪震等纂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集慶堂木活字本
浙江圖杭州大學
3600【浙江寧波】鎮邑清水浦汪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民國)汪炳生等修
民國四年(1915)聚德堂木活字本
日本 美國
3601【浙江鄞縣】鄞邑雷汪氏宗譜□□卷
(民國)汪崇乾纂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天一閣(存卷首、卷1、5、15)
3602【浙江慈谿】慈南汪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清)汪源順修 徐暉纂
清光緒七年(1881)醇德堂活字本 四冊
吉林大學
3603【浙江慈谿】慈南汪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民國)汪清燮纂
民國十年(1921)木活字本 四冊
天一閣
3604【浙江奉化】泉溪汪氏宗譜七卷
(清)周步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江朝宗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
3605【浙江奉化】汪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民國)方汝舟重修
民國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汪綸創修於明成化間。
3606【浙江紹興】山陰汪氏譜不分卷
(民國)汪兆鏞撰
民國三十六年(1947)汪敬德堂石印本
北京師大 日本 美國
鈔本 一冊
南京大學
3607【浙江金華】汪店汪氏宗譜四卷
(民國)汪漢傑等纂
民國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金華市文管(一部缺卷2、4,一部缺卷
1、2,一部缺卷2)
3608【浙江蘭溪】沙溪汪氏宗譜
民國九年(1920)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白沙鄉汪邨(四部)
3609【浙江蘭溪】上柴華汪民宗譜九卷
民國十三年(1924)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高潮鄉大洋畈上紫華
3610【浙江】蘭溪汪氏統宗譜六卷
民國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甘溪鄉
字輩
全國各地汪氏家譜中的字輩(字派),第1至44代依次為“姬挺誦越嵩建考欣永陳良猛勝理嬰晃性進達雅勇言高澄珍雲託顗廣平文(和)軫澈授演道(獻)恭統元(爽)叔(舉)泰勛(明)僧華”,第45至57代從“建”起依次為“建處泰仁鳳文行言鹹浚師道洤參邵延惟元紹敦隆和小”。第68代從“華”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為“華(世)德思金仲,景大勝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彥,國朝顯祖光,恭忠全正義,學道永賢良,萬代遵先哲,開元本自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引澤長,貽謀誠可式,為善慶其詳,令緒承明訓,宏勛紀太常,聲名相繼美,仁厚益周詳(147代)”。其中從第79代“世”起,與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的字輩“連珩端福榮,應維正先文,池洋浩澤深,廣汝興安寧,源流積德遠,江河運久長,忠孝家名勝,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樹照昇平,持儉培秀毓,蔚瑞顯茂清。尚傳周堯宇,普及煥隆(147代)”一一依次對應。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從第148代“新”起,以後依次為“新,舉才超俊偉,萬載仁冠君,書懷全章錫,學儒定思勛,崇高揚史冊,耀武紹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