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雲[中國工農紅軍將領]

李彩雲[中國工農紅軍將領]

李彩雲(1908—1937),甘肅臨洮人;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第五軍任團長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9月,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獨一師師長兼抗日救國軍第二路司令。後隨西路軍西征,任第五軍司令部訓練科長、騎兵師參謀長;1937年3月,西路軍失敗後,騎兵師與第九軍餘部編為右支隊,由王樹聲指揮,向東轉移,6月,王樹聲、李彩雲等9人從民樂縣以南的一座山中走出祁連山後,熟睡中的李彩雲被槍殺,時年29歲;199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國家民政部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另有同名漢劇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彩雲(1908-1937年)1908年出生在甘肅臨洮縣城關鎮。1926年在甘肅省立第一中學讀書,當時在國共合作北伐時期,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參加國民革命軍,彩雲在蘭報名參軍,入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騎兵隊學習。

在這支由共產黨人劉伯堅主持政治工作的軍隊中,他受到革命的薰陶,畢業後即投身北伐戰爭,歷任排長、副連長。隨部隊編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

1931年12月,參加董振堂領導的“寧都起義”,在中國工農紅軍五軍團第五軍任團長時,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1936年9月,紅四方面軍長徵到甘肅南部時,他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獨一師師長兼抗日救國軍第二路司令。

1937年,西路軍重新組建騎兵師,他任紅九軍騎兵師參謀長;奉命由靖遠渡黃河西征,並參加了山丹、高台、倪家營等地的血戰。率部分人馬進入祁連山打游擊,決心不怕任何困難和犧牲,去延安找黨中央。

由於在當時形勢混亂,西路軍被圍剿後陷入重圍,被王樹聲、杜義德錯殺。

人物生平

李彩雲是甘肅重要革命烈士之一,1908年生於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在南街國小畢業後,去蘭州省立第一中學讀書。

1926年投筆從戎,考入馮玉祥創辦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官學校騎兵隊學習,隨軍參加了北伐戰爭,曾任第二十六路軍連長。1931年12月參加了著名的寧都起義,二十六路軍被改編為紅五軍團,李彩雲被任命為營長,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

1932年7月,李彩雲隨紅五軍團到粵北南雄參加水口戰役。在毛澤東、董振堂等親自指揮下,先在水口以東截擊粵軍第四師,接著又參加了水口大戰。李彩雲英勇無畏,身先士卒,指揮全營英勇殺敵,戰功卓著,戰後提升為團長。1934年10月,由於“左傾”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長征,李彩雲時任紅一方面軍紅五軍團訓練科長。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紅五軍團編入紅四方面軍,10月到達川西北地區,成立大金省軍區,李彩雲任軍事部長,隨後被任命為金川省軍區司令,兼任獨立第一師師長。1936年8月紅軍北上到達甘肅南部,李彩雲被任命為甘肅省抗日救國軍第二路軍司令員兼甘肅獨立師師長,受命在岷縣、渭源、臨洮等地開展擴紅工作,幫助建立地方蘇維埃政權,動員廣大青年參加紅軍,在短時間內獨立師就發展到2000多人。在此期間,他還派出一支部隊佯攻臨洮縣城,積極配合了紅四方面軍的行動。

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離開洮州(今臨潭)、岷縣、渭源、臨洮後,總部決定李彩雲帶500名新兵編入紅五軍。10月下旬,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後,紅四方面軍奉命率紅五軍、紅九軍及紅三十軍共21000人,從靖遠西渡黃河,進行西征(後改名“西路軍”),為實施“打通國際路線”,開闢“河西革命根據地”的戰略任務,踏上了悲壯的征程。西路軍進入河西走廊,即遭到“馬家”軍閥優勢兵力的圍攻,李彩雲此時擔任紅五軍司令部訓練科長,他積極收集敵情,研究敵軍作戰特點,提出了打騎兵的戰術要訣,對打敵騎兵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董振堂軍長的得力助手。1937年元月1日,紅五軍攻占了高台縣城,三天后“馬家軍”及反動民團開始圍攻紅軍,20日凌晨敵人破城而入,紅五軍指戰員與敵展開激烈巷戰,幾乎全軍覆沒,李彩雲等少數同志跳城突圍,回到了西路軍總部所在地臨澤縣倪家營子。

1937年2月,為了增強部隊的機動性,西路軍總部決定重建騎兵師,任命杜義德為師長,李彩云為參謀長,成為紅軍中最早組織指揮騎兵的領導人之一。2月底,西路軍在倪家營子受到馬家軍的圍攻,傷亡甚巨,突圍時兵力不足,彈藥奇缺,李彩雲協助杜義德指揮騎兵浴血奮戰,掩護總部率部轉移到臨澤三道柳溝。3月,西路軍在受到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遭受嚴重傷亡,被迫撤入祁連山中繼續與追來的敵軍苦戰,總部決定把剩餘的1000餘名紅軍,分編為3個支隊,分散游擊,設法回陝北去。騎兵師與紅九軍餘部編為右支隊,由王樹聲指揮,向東轉移,又被敵人多次衝散,6月間剩餘9人從民樂縣以南的一個山中走出祁連山時,熟睡中的李彩雲被自己人槍殺在祁連山下,造成冤案,時年29歲。

李彩雲將軍沉冤半個世紀後,1985年中共甘肅省黨史委的同志在徵集研究西路軍史料時被發現。甘肅省委、省軍區、張掖地委、臨洮縣委黨史部門十分重視,把李彩雲作為甘肅黨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進行研究,並積極調查核實後,向中央提交了為李彩雲平反的報告。李彩雲的親屬也多次向中央領導呈訴。

中央軍委十分重視這起冤案,立即組織調查,先後找了17位老紅軍了解情況,查閱西路軍史資料,終於撥開了歷史的濃霧,弄清了事實真相。

李彩雲當年的戰友、東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李新國將軍等為平反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1992年5月初,李先念主席親自作了批示後,5月13日和7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國家民政部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並向李彩雲的親屬頒發了《革命烈士通知書》和《革命烈士證書》。

新華社、《人民日報》、《共產黨員》、《黨的建設》等報刊都刊登了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的訊息和他的革命業績,秦基偉、伍修權、黃火青等十六位中央、省委領導同志題詞,對李彩雲烈士光輝的革命業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深切的懷念。李彩雲烈士的傳略被編入《中華著名烈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人物誌》、《中國共產黨革命英烈大典》、《紅軍長征大典》等書。

1996年9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時,中央電視台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再說長征》,按照拍攝內容的需要,中央電視台軍事部長征攝製組、編導郭嶺梅女士(著名詩人郭小川女兒)邀請李彩雲烈士的嗣子李景春、侄兒李瑞麟、臨洮縣委副書記於彥鵬去北京與原蘭州軍區司令員杜義德會面。

杜義德深有感觸的說,李彩雲對中國革命是有貢獻的,是熱愛共產黨的。李彩雲同志的冤案遲遲沒有平反澄清,這是我一生惟一做錯的一件事,今天我寫了“懷念李彩雲同志,實事求是”,就是為李彩雲同志平反。座談後,杜老為原縣委副書記於彥鵬題寫了“長征萬歲”,在李彩雲親屬帶的書上題寫了“李彩雲同志永垂不朽”,併合影留念。

2001年6月,中共臨洮縣委、縣人民政府在嶽麓山烈士陵園修建了李彩雲烈士紀念碑。李彩雲烈士是隴原大地哺育的優秀兒子,他的不朽革命業績將永載史冊,他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

被害經過

1937年3月13日,紅九軍剩餘的300多人和騎兵師剩下的100多騎兵,編為右支隊,由西路軍副總指揮兼九軍代軍長王樹聲等率領,沿祁連山深處向東跋涉。

由於連續行軍打仗,部隊過於疲勞,不少戰士騎在馬背上睡著了。天蒙蒙亮的時候才發覺部隊前後失掉了聯繫,只剩下王樹聲代軍長和騎兵師師長杜義德、參謀長李彩雲、作戰科長李新國(建國後任東海艦隊司令員)及其他幾個幹部和警衛員、通訊員,共24人。

輾轉跋涉中,李新國和李彩雲常走在一起,因為他倆原來都在一方面軍紅五軍團。1935年夏,四方面軍在川北會師後黨中央和張國燾那場關於北上還是西撤的路線爭議,在一、四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中都留下了程度不同的陰影,毛澤東等率一、三軍團8000餘人,組成抗日先遣隊,先行北上到達陝北;原屬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編入以四方面軍為主的左路軍,被張國燾挾制,滯留川北一年,北上會寧會師後,又奉命西進河西走廊,組成西路軍。因此,李新國和李彩雲,對張國燾 (當時人稱張主席),頗有埋怨情緒……要不是張國燾,他們早就跟毛主席他們到陝北了。所以,兩人在言談話語中,免不了對張主席 (國燾)有些非議。王樹聲、杜義德聽到這些怨言和議論,很不舒服,因為張國燾長期在川陝根據地,在四面軍中還是很有威信的。王樹聲、杜義德長期在四方面軍工作,當時對張國燾自然也是敬佩的。

因此。他們對議論張國燾的李彩雲和李新國便有所戒備,嚴酷的戰爭環境告訴他們,思想的不一致,有時會導致生命的危險。

王樹聲他們到甘肅民樂縣境東固一帶一個離山口十幾里的山溝里。大家燒米湯喝了,分頭找避風的地方休息,準備當夜出山口,橫越河西走廊,到北山然後向東穿越沙漠,東渡黃河,繞道寧夏回陝北。

李新國躺在一塊避風的石崖下,李彩雲躺在他附近。不遠處,王樹聲和杜義德在那裡擦拭手槍,李新國和李彩雲沒管那么多,倒下便睡著了……

“砰!砰”!震耳的槍聲把李新國從睡夢中驚醒。他睜眼一看,附近的李彩雲已躺在血泊之中!

不遠處,王樹聲、杜義德手槍還提在手中。

李新國嚇得面色蠟黃,剛想要問,王樹聲搶先對他說道:“我們擦搶走火了,沒有你的事”!

李新國便默默地起身,和幾個警衛人員把李彩雲掩埋了。

沉冤昭雪

李彩雲遇害一事,李新國作為目擊者曾經在延安整風期間提出過,卻沒有得到回應,反而影響了王樹聲、杜義德和他的關係。這點在董漢河的《西路軍沉浮錄》中說的很清楚。李新國的回憶西路軍的文章關鍵部分始終不提這段往事,直到1980年在和董漢河說起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時還心有餘悸的告訴董說:“不要公開發表,更不要外傳。”

王樹聲、杜義德兩人對隨意槍殺李彩雲更是三緘其口,而一向以所謂的公正示人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等人也是一律不談(徐向前作為西路軍總指揮也是不了解實情,1937年3月經組織命令徐向前和陳昌浩撤離,從此和西路軍失去聯繫,6月李彩雲被殺),李彩雲這位三十年代就參加革命的烈士的家屬在解放後居然長期不知道烈士的去向。據《甘肅經濟日報》記載:“李彩雲將軍沉冤半個世紀後,1985年中共甘肅省黨史委的同志在徵集研究西路軍史料時被發現。

甘肅省委、省軍區、張掖地委、臨洮縣委黨史部門十分重視,把李彩雲作為甘肅黨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進行研究,並積極調查核實後,向中央提交了為李彩雲平反的報告。李彩雲的親屬也多次向中央領導呈訴。中央軍委十分重視這起冤案,立即組織調查,先後找了17位老紅軍了解情況,查閱西路軍史資料,終於撥開了歷史的濃霧,弄清了事實真相——李彩雲當年的戰友、東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李新國將軍等為平反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1985年10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幹部部的處長溫雲湜。 同志來蘭州,在了解了李彩雲冤死一事後,向中央軍委寫信反映,總政遂向住在北京的杜義德同志了解過,杜義德同志承認,李彩雲是王樹聲和他錯殺的。

1992年5月初,李先念主席親自作了批示後,5月13日和7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國家民政部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並向李彩雲的親屬頒發了《革命烈士通知書》和《革命烈士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