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溫

池田溫

池田溫,1931年12月生,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原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現日本創價大學文學部名譽教授,日本著名東洋史學者。

基本信息

簡介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世紀史、前近代東亞文化交流史、敦煌吐魯番學。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大藏出版,1990)、《中國禮法與日本律令制》(東方書店,1992)、《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共編)(汲古書院,1997)、《世界歷史大系•中國史2三國~唐》(共編)(山川出版社,1996)、《仁井田陞著〈唐令拾遺補〉》(編集代表)(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等近二十部及論文三十餘篇。

富有國際視野的敦煌學家

在敦煌學的世界裡,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大概是沒有人不知道池田溫先生的了。他的《中國古代籍帳研究》(1979年)是對此前發表的有關戶籍、籍帳及相關社會經濟文書的集大成著作,而且是經過非常仔細校錄的文本,排版格式也最接近原文書的格式;書前的“概觀”,實際是一部對中國古代籍帳的系統研究專著(漢譯本即單行),是里程碑式的著作。 他和山本達郎先生合著的《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資料集》第3卷《契約文書》(1986—1987年),則是有關敦煌、吐魯番、龜茲、于闐出土契約的精心校錄和系統研究,此書錄文用漢文,而論述用英語,所以其論述往往為中國學者所忽視。本書所收的池田先生給《講座敦煌》所寫的《契》一文,正好可以讓中國讀者更確切地了解作者有關契約文書的系統看法。
他的《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1990年),是又一部總結性的著作,系統收集了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以及日本傳存的古寫本題記,內容涉及儒、釋、道等各類典籍,年代延續逾千年,是今天學者們研究宗教史、書籍史等許多方面時方便的參考文獻,省去後來者不知多少時間。 池田先生對於學術研究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外,他在禮制、法律、土地制度、東亞文化交流……等許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著有《東亞文化交流史》(2002年),主編《敦煌的社會》(1980),《敦煌的漢文文獻》(1992年),《中國禮法與日本律令制》(1992年),《唐與日本》(1992年),《中國史》2《三國—唐》(1996年),《唐令拾遺補》(1997年),《日中律令制的諸相》(2002年),《(以學習日本古代史為目的的)漢文入門》(2006年)等等。
池田先生之父(池田古日先生)是書法家,丈人(倉石武四郎先生)是經學家、國小家,受此家學影響,池田先生治學嚴謹,校錄敦煌吐魯番文書細緻入微,許多難字得以破解,貢獻極多,如《天寶十載敦煌郡敦煌縣差科簿》《天寶二載交河郡市估案》,都是由於他的細心拼接和釋讀,才把這些殘片綴合成唐史研究的基本史料;他的學生大津透把大谷文書中一百多殘片拼接為《唐儀鳳二年度支奏抄·三年金部旨條》,也是在其指導下所做出的傑出成績。
池田先生最重要的貢獻,無疑在唐史和敦煌學方面。在唐史方面,我們曾經把他的部分重要文章翻譯成中文,編成《唐研究論文選集》(1999年),由唐研究基金會資助出版;最近,中華書局又要再版他的《中國古代籍帳研究》(合概觀、錄文於一編)。但在敦煌學方面,我們一直沒有系統地翻譯池田先生的論著,不免遺憾。現在,我們高興地看到張銘心君把池田先生的新著《敦煌文書的世界》,用流暢的文筆,譯成中文,由中華書局出版。本書雖然不是池田先生敦煌學研究的全面寫照,但所收入的有關敦煌文獻的總說,對敦煌流通經濟的透徹探討,對敦煌契約文書的概論,以及對敦煌寫本真偽判別的論述,都是池田先生研究敦煌學的精華所在。
對於中國的敦煌學界而言,現階段的敦煌學,我們最需要的是國際視野。池田溫先生就是富有國際視野的世界級的敦煌學家,相信本書中文本的出版,將對於中國敦煌學的發展,對於中國敦煌學與國際學界的對話,都是富有積極意義的。

敦煌學的相關知識

敦煌學是指以敦煌遺書、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學理論為主,兼及敦煌史地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是研究、發掘、整理和保護中國敦煌地區文物、文獻的綜合性學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