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已有八十多年的建館歷史,其前身是1927年江西礦業調查所設立的“江西地質礦產標本室”和1935年李四光教授創立的“廬山地質館”。
1939年遷到泰和縣以後,更名為“地質陳列館” 。在戰爭期間又幾經搬遷,原標本已散失貽盡。
解放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地質工作,江西省地質局建局不久,便於1962年設立了“江西地質岩礦標本陳列室”,後在文革期間被毀。
1982年,江西省地質局又將一棟兩層樓的老辦公樓用於籌建“江西地質展覽館”, “江西地質展覽館”於1987年更名為“江西地質博物館”。
2003年江西省地礦局決定在原博物館的位置新建辦公樓,並將新辦公樓二樓作為博物館的新館址,於2004年1月撥專款對“江西地質博物館”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布展。
2006年1月,省編委批准江西省地礦局成立“江西省地質博物館”。
新建的江西省地質博物館於2006年2月27日正式開館。
建築布局
江西地質環境展區
漫長的地質作用形成了江西豐富而珍貴的地質遺蹟資源。現已發現17種類型的地質遺蹟資源總計535處,構成了江西優美的地質環境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風光,其中尤以花崗岩、變質岩、砂岩組成的地質公園地貌景觀和冰川遺蹟最為著名。展區內的三大地質公園仿真模型不僅再現了江西優美的自然環境,而且其獨特的聲、光、電效果定會使你有如身臨其景的感覺。
江西礦產資源及套用展區
人們了解江西礦產資源的重要視窗,陳列的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汽礦產、能源礦產和礦產資源套用等5種類型的實物標本和圖片,充分展示了江西豐富的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在已發現的171種礦產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02種,礦產地5000餘處。銅、鎢、鉭、稀土、鈾、金、銀等礦產因探明的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被譽為江西礦產資源的“七朵金花”。銅、鎢、鉭鈮、稀土、陶瓷、建材等優勢產業已經形成集探、采、選、冶、科、工、貿為一體的產業鏈,在省內外甚至國際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館藏文物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是集地學科普和江西地質、礦產、環境於一體的專業博物館,分為地學科普展區、江西礦產資源及套用展區、江西地質環境展區、江西省地礦局展區、寶玉石觀賞石展區五個部分,面積近600平方米,擁有礦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礦石、寶玉石觀賞石等各類藏品近2000件。展出的藏品珍貴、齊全,圖片豐富、翔實,模型獨特、精緻,配以新穎獨特的聲、光、電等現代化表現手段,充分展示了贛鄱大地近20億年的地質歷史變遷和富饒的礦產資源,以及地質工作者為江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是人們了解江西地質成果和礦產資源的重要視窗。
龍魚 化石
龍魚化石,規格40X32X3CM, 產於貴州興義縣2.4年前的二疊紀地層中。
蝦 化石
蝦化石, 產於雲南省 羅平縣2.4億年前的二疊紀。
恐龍蛋
長形恐龍蛋窩,26枚, 規格 84×67×22CM, 產於江西南康龍嶺。
作用價值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分館,是面向廣大民眾和青少年普及地學知識的科學園地,是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第二課堂,被江西省科學技術廳、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授予“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所獲榮譽
2015年06月,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被授予“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13年4月13日江西省地質學會授予博物館第八屆理事會先進單位
參觀信息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176號(或洛陽路158號)省地礦局院內地礦辦公大樓二樓
開放時間:
上午8:30--11:30 下午:2:30--17:30,法定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