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南宋之前,古淮河從縣境內雲梯關獨流入海,縣境大部處於滄海之中。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淮,境內開始逐漸淤積成陸。
明初,縣境東南部沿中山河北岸,為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屬地;西南部,中部,東北部為安東縣(今漣水)屬地;沿灌河南岸的縣境北部地區為海州(今灌雲)的屬地。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縣域北部為海州直隸州轄區。縣境中部、東北部屬安東縣。隸屬淮安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劃鹽城縣北部與山陽縣東部建制阜寧縣,縣境南部的廢黃河北岸為阜寧縣轄區,仍然隸屬淮安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海州直隸州,分為東海、灌雲兩縣,縣境北部為灌雲縣屬浣瀆鎮轄區,隸屬於江蘇省淮陽道。
民國三年(1914年),安東縣改名為漣水縣,原屬安東縣的屬地改屬連水縣,隸屬於江蘇省淮陽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實行省轄縣。民國22年(1933年),江蘇省下設行政督察區,縣境南部(屬阜寧縣),屬江蘇省第十督查區;中部(屬漣水縣),屬於江蘇省淮陰區;北部(屬灌雲縣),屬於江蘇省東海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前,縣境為阜寧、漣水、灌雲三縣的邊緣地帶。
1940年10月,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隸屬於漣灌阜邊區辦事處,屬淮海區,同年12月底撤銷。
1941年9月,重建漣灌阜邊區辦事處。1942年4月,華中局決定撤銷漣灌阜邊區辦事處,建立潮南縣,5月中旬,潮南縣改稱濱海縣,隸屬鹽阜行政公署。
1947年3月,隸屬蘇北行署第十一分區,同年9月,隸屬蘇北行署五分區。
1949年5月,隸屬蘇北鹽城專員公署。
1949年11月,與阜東縣合併,仍稱濱海縣,縣委、縣政府機關駐東坎鎮。
1960年5月,經省人委批准,將濱海縣的響水、周集2個人民公社劃歸灌南縣。
1964年10月,根據省人委指示,周集、響水2個公社和響水鎮又劃回濱海縣。
1966年3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濱海縣中山河以北、灌河以南地區劃建響水縣,因縣政府駐響水鎮而得名,隸屬鹽城專員公署。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隸屬鹽城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響水縣轄4個鎮、12個鄉:響水鎮、小尖鎮、大有鎮、陳港鎮、海安集鄉、老舍鄉、港南鄉、南河鄉、響南鄉、雙港鄉、六套鄉、七套鄉、運河鄉、周集鄉、張集鄉、黃圩鄉。
2000年初,響水縣有17個鄉鎮和響水外向型農業經濟開發區,19個居民委員會,254個村民委員會。
2000年1月24日,撤銷南河鄉,設立南河鎮;3月26日,撤銷港南鄉、陳港鎮,設立陳家港鎮;8月14日,撤銷黃圩鄉,設立黃圩鎮;10月14日,撤銷雙港鄉,設立雙港鎮。
2001年7月3日,將響南鄉、響水鎮合併,新組建響水鎮;將海安集鄉、陳家港鎮合併,新組建陳家港鎮;將周集鄉、小尖鎮合併,新組建小尖鎮;將平建鄉、南河鎮合併,新組建南河鎮。
2002年4月28日,撤銷運河鄉,設立運河鎮。
2006年5月,響水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更名為響水經濟開發區。
2010年10月,撤銷張集鄉,與小尖鎮合併,新組建小尖鎮;撤銷老舍鄉,與雙港鎮合併,新組建雙港鎮;撤銷六套鄉,與運河鎮合併,新組建運河鎮;撤銷七套鄉,與大有鎮合併,新組建大有鎮。2010年底,響水縣行政區劃設響水、陳家港、小尖、大有、南河、雙港、黃圩、運河等8個鎮。
區劃詳情
截止2014年6月,響水縣轄8個鎮、3個工業園區,共有43個居民委員會、109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響水鎮。
鎮/開發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下轄居委會(個) | 下轄村委會/村(個) |
響水鎮 | 57.40 | 6 | 5 |
陳家港鎮 | 85.18 | 6 | 13 |
黃圩鎮 | 68.77 | 2 | 8 |
南河鎮 | 116.74 | 3 | 16 |
大有鎮 | 112.5 | 3 | 11 |
運河鎮 | 131.3 | 3 | 19 |
雙港鎮 | 126.1 | 6 | 14 |
小尖鎮 | 188.3 | 4 | 26 |
地理環境
位置
響水縣位於東經119°29′51″~120°05′21″,北緯33°56′51″~34°32′43″,處江蘇省東北部沿海地區,連雲港、淮陰、鹽城三市交界之間,東瀕黃海,北枕灌河,西與灌南、漣水交界,南抵中山河。縣域東西長61公里,南北寬21公里,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響水縣境全部由黃準沖積平原構成。地勢平坦,起伏較小,最大高差8米左右。縣域地貌以廢黃河決口為頂點,呈扇形分布。西南部為廢黃河故道,地勢較高,海拔6米~8米;中部為黃泛波地,海拔5米~7米;東北部為早期黃泛沖積平原,地勢較低,海拔2米左右。縣境東北灌河入海口主航道南側,孤懸在海中的開山島,海拔36.4米。
氣候
響水縣屬暖溫帶南緣,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天氣特點是:溫和暖濕、雨水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各季氣候:春季(3~-5月):氣溫回升較慢,冷空氣活動頻繁,忽冷忽熱,雨水稀少,春旱多發;夏季(6~8月):雨水多而集中,高溫日不多,光照充足;秋季(9~11月):冷空氣來得早,降溫快,雨水少,常有伏旱發生;冬季(11~2月):天氣乾冷,雨雪較少。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響水縣南部有中山河,流長63公里,河寬110~130米,流量150 ~20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排澇流量600立方米/秒;西部有通榆大運河,境內流長20公里,河寬100米,通航能力1000噸;北部的“灌河”素有“蘇北黃浦江”之稱,境內流長34.5公里,主航道水深7米,入海口水深10~11米,通航能力5000噸海輪。
土地資源
截止2014年6月,響水縣耕地面積96.1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44畝。耕地中水田30萬畝,旱地52萬畝。灘涂資源豐富,總面積240萬畝。盛產糧、棉、油和蠶、林、果、中藥材、淺水藕等數十種農產品。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糧棉生產先進縣,有43.1公里海岸線,240萬畝灘涂可供開發利用。
人口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人口61.48.5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09萬人。2012年人口出生率18.11‰,比上年上升4.40個千分點;死亡率13.20‰,比上年上升3.2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4.91‰,比上年上升1.18個千
經濟
概況
2018年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億元,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35億元,增長6.1%,稅收占比達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進出口總額6.9億美元,增長10%;註冊外資實際到賬5769萬美元,增長14.9%;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806億元,增長5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142元、16989元,增長8.3%和9%,地區生產總值、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指標增速全市前列,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2019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達到85%,註冊外資實際到賬增長1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第一產業
2012年,響水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50億元,同比增長9.6%。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18萬公頃,總產量達到53.17萬噸,同比增長5.2%。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糧食總產量突破10億斤;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2.5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53%,高效農業保險覆蓋面達95%以上,現代農業示範區通過省級認定;2012年末響水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62.5萬千瓦,同比增長11.2%。
第二產業
2012年,響水縣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0.33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6.8%。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44.1%提升到44.3%,比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達28.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0%,增幅列江蘇省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32.04億元,同比增長36.5%;實現利稅總額54.32億元,同比增長50.7%,其中實現利潤總額40.16億元,同比增長50.1%。2012年內12家企業完成重組;大和氯鹼、華旭藥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聯化科技躋身全國農藥企業前十強和中國外貿民企500強。
2012年,響水縣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9.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9%。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3.71億元,同比增長16.6%,承建施工面積213.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8%,竣工面積92.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0%。
第三產業
2012年,響水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18億元,同比增長13.4%。分銷售地區看,城鎮實現38.53億元,同比增長13.7%,農村實現3.65億元,同比增長10.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38.48億元,同比增長12.0%,住宿餐飲業實現3.70億元,同比增長30.0%。2012年進出口總額4.56億美元,同比增長3.8%,其中出口總額3.52億美元,同比增長5.6%;註冊外資實際到帳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5.8%。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9.66億元,比年初增加5.94億元,同比增長6.3%。2012年保費收入12734萬元,同比增長11.5%。
交通
截止2014年6月,204國道、通榆大運河和沿海高速公路貫穿縣境南北,響水縣城距連雲港機場僅70多公里、鹽城機場100公里。素有"蘇北黃浦江"之稱的灌河流經縣境直入黃海,國家二類開放口岸陳家港位於灌河入海口處,是中國東部天然良港,已建成大小碼頭30多座,距連雲港僅23海里。響水縣等級公路里程16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公里。
社會
科技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擁有從事科技活動人員853人,R&D人員723人,R&D經費內部支出2.28億元;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960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343人;2012年完成專利申請量490件,其中發明36件,專利申請授權量74件,其中發明6件。
教育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擁有普通中學20所,在校生2.15萬人;國小39所,在校生3.83萬人。各級各類幼稚園18所,在園兒童2.38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96.1%,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8.4。
文化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廣播覆蓋率、電視覆蓋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7.3%。
衛生
截止2012年末,響水縣有衛生機構21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6個,病床總數1491張,擁有衛生工作人員1148人,其執業(助理)醫師626人,註冊護士454人。
社會保障
2012年,響水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38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5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6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2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88萬人。截止2012年末,共有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91個,床位2030張。社區服務設施257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人數0.33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1萬人。
政治
響水縣主要領導(2018年)
姓名 | 職務 |
崔愛國 | 中共響水縣委書記 |
單永紅 | 中共響水縣委副書記、縣長 |
信息來源:響水縣政府官網
城市榮譽
響水縣主要榮譽一覽表(部分)
國家級 | 省級 | ||
2011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 | 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 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縣 | 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縣 |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 全國糧棉生產先進縣 | 江蘇省“質量興縣”先進縣 | 綠色江蘇先進縣 |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 | 中國淺水藕之鄉 |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 |
中國杜仲之鄉 | 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 |
信息來源:響水縣政府官網
歷史文化
響水縣,因縣政府的駐響水鎮而得名。響水鎮北依灌河,灌河河床陡深,潮起潮落,支流匯聚,跌水轟鳴,數里之內皆聞其“水響”,因而以“響水口”(響水)名之。
響水雖然只有幾百年歷史,但由於這裡獨得入海之利,商業、文化交流頻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造就一批歷史名流。
武狀元徐開業(1788~1831),屬今響水縣六套鄉善友村人,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武舉,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武狀元,被任用為御前一等花翎侍衛,道光十一年(1831年)在潼關抗擊由外國列強支持的白教黨東侵時以身殉職。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經常出入此地,筆下二郎神的故鄉就在灌江口(灌河口)(灌河口南端團港實為灌雲管理),“東海龍官”、“二郎神廟”均是以響水開山島上的景觀為原型。
黃圩鎮境內的“古雲梯關”,是古淮河入海口,也是中國東部沿海早期重要的海關,乾隆初年特頒“利導東漸”匾額,嘉慶十三年(1808年)特頒“朝宗普慶”匾額。龔自珍詩云:“雲梯關外茫茫路,一夜吟魂萬里愁”。1944年,新四軍在鹽阜地區舉行戰略反攻,第一戰役就是由張愛萍將軍率部在響水打響,並留下了“紅旗首揚陳家港”的激越篇章。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縣級市、縣 |
---|---|
南京市 | |
蘇州市 | 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區|太倉市 |
無錫市 | 梁溪區|新吳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宜興市 |
常州市 | |
鎮江市 | 京口區|潤州區|丹徒區|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 |
南通市 | 崇川區|港閘區|通州市|如皋市|海門市|啟東市|海安縣|如東縣 |
泰州市 | 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泰興市|靖江市|興化市 |
揚州市 | 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市|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
鹽城市 | 亭湖區|鹽都區|大豐區|東台市|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 |
連雲港市 | 海州區|連雲區|東海縣|灌雲縣|贛榆區|灌南縣 |
徐州市 | 雲龍區|鼓樓區[徐州市]|泉山區|賈汪區|銅山區|邳州市|新沂市|睢寧縣|沛縣|豐縣 |
淮安市 | 清河區|清浦區|淮安區|淮陰區|漣水縣|洪澤區|金湖縣|盱眙市 |
宿遷市 | 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