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建設
2003年,省林業局正式行文批准立項,同意泰興市政府在宣堡鎮建立“江蘇省泰興省級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公園面積為9700畝,範圍包括張河、聯新、孔橋、銀杏、紀溝、毛群等6個行政村。與此同時,該項目還被省列入沿江農業休閒旅遊觀光帶發展規劃內。
2007年起,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風景區建設正式啟動核心區一期工程建設。已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開發古銀杏森林公園,相繼完成了區內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銀杏生態文化展館、小南門“銀杏古風”、小西湖等10多個景點。公園已獲準成為“江蘇省鄉村旅遊項目”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2011年11月11日,江蘇泰興宣家堡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在此開工奠基。
泰興與中明控股集團聯姻打造宣家堡古銀杏群落森林風景區,投資總額百億元,建設周期為6-8年,重點建設銀杏博物館、養生度假區、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清明上河圖、銀杏科技展覽館等景點8大程。
公園規模
江蘇泰興省級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坐落於有“天下銀杏第一鎮”美譽的泰興市宣堡鎮,總占地面積9800畝,僅公園核心區就有定植銀杏樹13800餘株,其中掛果樹9800株。園區有千年古銀杏3株,200年以上的銀杏樹1600株,100年以上的銀杏樹3800餘株。
現有千年以上古銀杏12株,百年以上銀杏樹6000多株,定植嫁接銀杏樹630萬株,銀杏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大佛指白果享有無公害白果永久冠名權,獲得全國第一個銀杏證明商標。
功能分布
四個功能園:第一篇:《修身篇》—“長壽園”,第二篇:《齊家篇》—“合歡園”,第三篇:《立業篇》—“長青園”,第四篇:《和諧篇》—“國樹園”。
經濟發展
泰興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的美譽,常年銀杏產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外銷量占全國總銷量的80%,而中國白果產量又占世界總產量的90%。
早在250年前,泰興人民就通過“龍眼”與“佛指”的嫁接,培育了泰興“大佛指”這一優良品種,現成為繼洞庭碧螺春、陽山水蜜桃之後全國第三個以地名命名的農副產品證明商標。銀杏渾身是寶,葉、果、材均具有極高的經濟和醫學價值。
關於銀杏的各種開發已取得不同層面的成果,如:銀杏酒、銀杏茶、銀杏膠囊、銀杏工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