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考一本通

本書根據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大綱,將行測、申論、綜合基礎知識編撰在一起,內容包括三大部分30個篇章。在對所有知識點作系統化梳理的基礎上,又將全部公務員考試中所涉及的所有題型更加科學的作出了組合分類,並對每一種題型的特性、原理、解題思路都一一作了詳細的闡述。

基本信息

書名: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主編: 中公教育 李永新、張永生、李琳、鄧湘樹、劉彥、王學永、吳紅民郭世泓

審核: 江蘇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深度研究與輔導機構
字數:1000千字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書號: 9787802088818
圖書分類:教育/科技
發行時間:2011年
經銷:新華書店
封面設計:中公教育設計中心
江蘇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201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內容簡介

前言
傾力鑄造 重磅出擊
江蘇公考一本通助你通向成功之路
一本在手,勝利在握
中公教育是公務員培訓行業的領袖品牌,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為考生提供高質量的考前培訓與輔導。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張永生、李琳、鄧湘樹、劉彥、王學永、吳紅民、於天笑等老師組成了公務員考試輔導領域公認的最一流的師資團隊,這一團隊結合多年輔導經驗與智慧,在把握江蘇省公考最新變化與趨勢的基礎上,傾力鑄造了《江蘇公考一本通》一書,幫助考生全面準備江蘇省公考。
本書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十年輔導智慧結晶,領袖師資傾力鑄造
中公教育自從2001年開始專業從事公務員考試的深度研究輔導,在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屢建輝煌,已成為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的優秀品牌。本書即是由李永新老師所帶領的一線核心研發與授課教師,憑藉“領袖團隊打造精品教材”的強烈信念,將多年授課輔導經驗匯於筆下,為考生奉上的真正能夠快速提高公考成績的深度輔導教材。
二、 結構系統全面,講解深入淺出,深度剖析江蘇公考知識點
根據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大綱規定,江蘇省公務員考試根據職位的差別,考試的科目也有差別,主要考試科目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基礎知識三科。針對這一特點,本著方便考生的原則,是目前題型整理最全面、解題思路最清晰的公考教材。
三、 把握最新趨勢,結合公考真題,精準預測2010年江蘇考試
本書是公考名師在全面研究了近幾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國家及各省市公務員考試全部真題的基礎上,分析公務員考試的最新變化、特點和趨勢,最終確定的教材內容。緊密聯繫歷年真題,密切關注公考的最新動態,具有極強的前瞻性與預測性。
四、 體例新穎,大膽創新,深入講解江蘇公考重點、難點
本書在內容與體系安排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呈現出結構巧妙、體例新穎的特色。對於每個篇章的重點、難點都以重點提示、陰影勾勒、表格分析、圖表統計等直觀形式做出明確標註,進行對比講解,使考生一經過目即瞭然於胸,以最短的時間收最大之功效。
本書疏漏在所難免,我們願與廣大考生以各種形式進行編讀往來,深入交流,密切互動,以考生所長補教材所短,更好地履行“幫考生成就未來”的使命,為給考生提供最專業、最精深、最實用的知識而不懈努力。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來!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部分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第一章 知覺速度與準確性(2)
第一節 概論(3)
第二章 數量關係——數字推理(10)
第一節 數字推理概述(11)
第二節 古典型數字推理(18)
第三節 創新型數字推理(30)
第四節 圖形型數字推理(35)
第三章 數量關係——數學運算(42)
第一節 數學運算概述(43)
第二節 六大數學思想方法(45)
第三節 數的特性(54)
第四節 數學運算題型分類解析(60)
第四章 判斷推理——圖形推理(96)
第一節 圖形推理概述(97)
第二節 圖形推理直覺培養(109)
第三節 古典圖形推理解析(112)
第四節 最新題型解析——視覺推理解析(122)
第五節 多圖形推理解析(129)
第六節 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轉換(134)
第七節 圖形拆分與組合(137)
第八節 圖形類比(139)
第五章 判斷推理——邏輯判斷(141)
第一節 江蘇省歷年考試真題分析(142)
第二節 直言命題(144)
第三節 復言命題及其推理(156)
第四節 模態命題(168)
第五節 因果聯繫及尋求方法(172)
第六節 可能性推理題型及解題方法指導(176)
第七節 常用解題方法(188)
第六章 判斷推理——定義判斷(194)
第一節 江蘇省歷年真題特點分析(195)
第二節 定義判斷中的基礎邏輯知識(197)
第三節 定義判斷的主要題型(199)
第四節 單定義判斷解題方法及注意事項(201)
第五節 多定義判斷解題方法及注意事項(206)
第六節 江蘇省典型例題精講(209)
第七章 判斷推理——類比推理(211)
第一節 題型介紹及歷年真題分析(212)
第二節 類比推理的解題步驟和技巧(214)
第三節 詞項之間的21種常見關係(217)
第八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221)
第一節 江蘇省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分析(222)
第二節 片段閱讀(224)
第三節 文章閱讀(233)
第四節 語句連貫(240)
第九章 資料分析(243)
第一節 資料分析概述(244)
第二節 資料分析重點概念綜述(246)
第三節 基本運算技巧(255)
第四節 文字資料(259)
第五節 表格資料(262)
第六節 圖形資料(266)
第七節 綜合資料(279)
第二部分 公共基礎知識
法律基礎(286)
第一章 法理學(287)
第一節 當代中國法的形式(287)
第二節 法律、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改變或撤銷(289)
第二章 憲法(289)
第一節 憲法的基本原則(289)
第二節 國家性質(290)
第三節 我國的行政區域劃分(290)
第四節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291)
第五節 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292)
第六節 中央國家機關(293)
第七節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300)
第八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00)
第三章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300)
第一節 總 論(300)
第二節 行政處罰(301)
第三節 行政強制(303)
第四節 行政許可(303)
第五節 行政複議(305)
第六節 治安管理處罰法(306)
第七節 行政訴訟概述(307)
第八節 國家賠償(311)
第四章 公務員法(314)
第一節 公務員的概述(314)
第二節 公務員的素質保障制度(314)
第三節 公務員的激勵制度(315)
第四節 公務員的監控制度(317)
第五節 公務員的權利保障制度(319)
第五章 刑法(320)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320)
第二節 犯罪和犯罪構成(320)
第三節 排除犯罪性的行為(322)
第四節 未完成罪(322)
第五節 共同犯罪(323)
第六節 刑罰(323)
第七節 刑罰裁量與執行(324)
第八節 刑法各論(325)
第六章 民法(327)
第一節 民法總論(327)
第二節 契約法(329)
第三節 物權法(334)
第四節 婚姻法(337)
第五節 繼承法(339)
第七章 商法(341)
第一節 公司法概論(341)
第二節 公司的一般規定(341)
第三節 有限責任公司(342)
第四節 股份有限公司(344)
第五節 合夥企業法(344)
第八章 經濟法(347)
第一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347)
第二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47)
第三節 產品質量法(348)
第四節 勞動法(349)
第五節 個人所得稅法(356)
第六節 企業所得稅法(356)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358)
第一章 辯證唯物論(359)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359)
第二節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359)
第二章 唯物辯證法(360)
第一節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360)
第二節 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362)
第三章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363)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363)
第二節 真理(364)
第四章 歷史唯物主義(366)
第一節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366)
第二節 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發展動力(367)
第三節 人的本質和價值(368)
第四節 人民民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369)
第五節 個人和民眾的關係(371)
毛澤東思想概論(372)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373)
第一節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和科學體系(373)
第二節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條件及其歷史地位(373)
第三節 毛澤東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374)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375)
第一節 近代中國國情(375)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376)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376)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377)
第一節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377)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理論(378)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379)
第一節 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成果(379)
第二節 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379)
第五章 掌握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380)
第一節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380)
第二節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毛澤東思想(38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82)
第一章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383)
第一節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383)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問題(383)
第二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385)
第一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385)
第二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386)
第三章 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386)
第一節 堅持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386)
第二節 堅持科學發展(387)
第三節 堅持和諧發展(388)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390)
第五章 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常考知識點)政府工作報告常考知識點(391)
第六章 2009年中央一號檔案(節選)(392)
第七章 十七大報告專題解讀(397)
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401)
第一章 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402)
第二章 公共行政概述(403)
第一節 公共行政學(403)
第二節 行政環境、行政體制與行政機構(403)
第三節 行政組織(404)
第四節 行政運作(406)
第五節 行政監督(407)
第六節 依法行政(410)
第三章 公共政策(412)
第一節 公共政策概述(412)
第二節 公共政策的過程(412)
第四章 公共服務(413)
第一節 公共服務概述(413)
第二節 中國主要公共服務領域改革趨勢(414)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415)
第一章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416)
第一節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概述(416)
第二節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416)
第三節 社會轉型時期公務員職業道德新理念(417)
第二章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功能(417)
第三章 公務員行為規範(418)
第一節 公務員行為規範及其意義(418)
第二節 公務員行為規範的基本原則和要求(418)
第三節 公務員行為規範的基本內容(419)
語文基礎知識(421)
第一章 現代漢語知識(422)
第一節 辭彙(422)
第二節 語句表達(423)
第二章 文學常識(424)
第一節 中國古代文學(424)
第二節 中國現代及當代文學(427)
第三節 外國文學常識(427)
公文寫作與處理(429)
第一章 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430)
第一節 公文概述(430)
第二節 公文寫作要則(431)
第三節 行政公文格式(433)
第二章 常用公文寫作(435)
第一節 決定(435)
第二節 決議(435)
第三節 通知(436)
第四節 通報(436)
第五節 批覆(437)
第六節 請示(437)
第七節 工作報告(438)
第八節 函(438)
第九節 會議紀要(438)
第三章 公文處理(439)
經濟知識(440)
第一章 經濟學概述(441)
第一節 經濟學及其研究方法(441)
第二節 市場經濟(441)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442)
第二章 微觀經濟(443)
第一節 市場競爭(443)
第二節 現代企業制度(443)
第三節 收入分配(444)
第三章 巨觀經濟(445)
第一節 發展經濟學(445)
第二節 財政與稅收(446)
第三節 貨幣與銀行(446)
第四節 金融市場(447)
第五節 中央銀行(448)
第六節 貨幣政策(448)
第四章 國際經濟學(448)
第一節 開放經濟(448)
第二節 國際貿易(448)
第三節 國際金融(449)
科技知識(450)
第一章 科學技術概述(451)
第一節 科學和技術(451)
第二節 科學技術史(452)
第二章 科技創新(453)
第一節 技術創新(453)
第二節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454)
第三章 當代科學技術(455)
第一節 通信技術(455)
第二節 計算機技術(455)
第三節 生物技術(456)
第四節 新材料技術(456)
第五節 航空航天技術(457)
第六節 雷射技術(457)
第七節 能源技術(458)
歷史知識(461)
第一章 中國近代史(462)
第一節 鴉片戰爭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462)
第二節 太平天國運動(463)
第三節 洋務運動與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463)
第四節 西方科學技術的引進和傳播(464)
第五節 列強侵華勢力的擴張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464)
第六節 改良思潮與戊戌變法(465)
第七節 清末新政(466)
第八節 辛亥革命與清王朝的覆滅(467)
第二章 中國現當代史(468)
第一節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468)
第二節 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大革命失敗(468)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探索(469)
第四節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以及抗戰全面勝利(470)
第五節 重慶談判與解放戰爭(470)
第六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社會改造(471)
第七節 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進程(473)
第八節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發展(473)
第三章 世界現代史(475)
第一節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向社會主義過渡(475)
第二節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476)
第三節 世界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476)
第四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477)
第五節 美蘇爭霸、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478)
第六節 世界多極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479)
附錄 最新時事熱點(480)
最新時事熱點(一)(481)
最新時事熱點解讀(二)(491)
最新時事熱點(三)(499)
最新時事熱點(四)(504)
最新時事熱點(五)(511)
最新時事熱點(六)(515)
第三部分 申論
第一章 全面把握江蘇省申論考試(570)
第一節 申論概述(571)
第二節 江蘇省歷年申論考試情況及趨勢分析(573)
第三節 江蘇省申論考試的備考策略(579)
第二章 申論的構成要素(582)
第一節 試題構成要素(583)
第二節 答案構成要素(603)
第三章 閱讀理解(605)
第一節 審題策略(606)
第二節 閱讀理解的應試方法(609)
第四章 歸納概括(611)
第一節 歸納概括綜述(612)
第二節 歸納概括類試題的作答範式(614)
第三節 歸納概括的應試方法(619)
第五章 綜合分析(620)
第一節 綜合分析的題型(621)
第二節 因果分析(623)
第六章 提出對策(628)
第一節 對策的形式(629)
第二節 提出對策的方法(631)
第三節 完善對策(637)
第四節 對策的邏輯(641)
第七章 議論文(645)
第一節 議論文概說(646)
第二節 申論議論文作答範式(647)
第三節 構思文章的策略(651)
第四節 修辭策略(662)
第五節 修改策略(665)
第八章 套用型議論文(666)
第一節 公文型議論文(667)
第二節 事務文書型議論文(674)
第九章 申論熱點與實用知識(685)
第一節 2009—2010時政熱點關鍵字連結(686)
第二節 實用論據(707)
第十章 江蘇省概況及熱點分析(713)
第一節 江蘇省概況(714)
第二節 2009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分析(718)
中公教育·2010年江蘇省強大課程體系(725)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729)

主編簡介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具有極其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發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效果顯著的公務員考試輔導課程和全系列教材。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極受考生歡迎。
『 作者簡介 』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專家、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撰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各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培訓針對性強、真題命中率高的特點。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張 成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在政府機關文字綜合部門任職逾十年,曾在多家媒體發表評論性、介紹性文章近百篇、20餘萬字。結合起草文字材料工作和從事文論研究的實際經驗,對申論進行了深入、全面、系統的研究,是國內最優秀的公務員考試申論研究專家。編輯出版了中公教育申論系列叢書。
鄧湘樹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曾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熟悉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面試經驗。輔導課程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深入淺出,幽默生動,深受廣大學員歡迎。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堅持系統深入的研究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目,善於發掘題型間及解題方法間的內在聯繫,對公務員考試命題方向趨勢有著準確的把握,參與編寫中公教育全系列輔導教材。在授課過程中,在傳授解題方法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學員基本能力,從而使單純的應試轉變為真正的達標。其能力為本的基礎理論,在面試應試中大放異彩,幫助無數考生在考前短期內大幅提升,最終在面試階段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物理學碩士,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面試輔導造詣頗深,善於用簡單方法解決看似複雜的問題,參與出版了人民日報版公務員考試系列用書,講授生動,幽默,倍受學員推崇和歡迎。
吳紅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對申論和面試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授課藝術,是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參與編寫中公教育全系列教材,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的研究具有強大的獨創性。
郭世泓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和面試有系統深入的研究,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極受考生歡迎。

人民日報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8月1日,是人民日報編委會直屬的中央級社科類出版社。出版社下設綜合室、三個編輯室、發行部、《每月要文》發行部及財務室外,編制職工30人,年出書130種左右。50多年來,出版社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高品位、高格調,把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出版了大量政治、經濟、法律、新聞和科學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圖書、資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弘揚祖國悠久歷史和民族文化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