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絲弦

江漢絲弦是江漢平原的一個民間絲弦樂種,流行於沔陽(今仙桃)、天門、潛江等地,是在沔陽民歌、沔陽小曲和沔陽花鼓戲音樂的孕育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簡介

江漢絲弦是江漢平原的一個民間絲弦樂種,流行於沔陽(今仙桃)、天門、潛江等地,是在沔陽民歌陽小曲沔陽花鼓戲音樂的孕育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的形成與江漢平原息息相關,江漢平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又是楚先民生息繁衍之處和楚文化的發祥地。楚之立國與江漢‘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囪關係密切。迄今約有近百年的歷史。2009年入選仙桃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傳。

溯源

湖北民間器樂品種繁多,風格各異,江漢絲弦就是在當地的民間音樂中孕育而生的一個器樂品種。其產生和發展有著深厚的楚文化環境和背景,在音樂中蘊含了濃郁的楚地風味,呈現出淳樸隨意的特點。
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河網交織,湖泊密布,堤垸縱橫,確是一派湖區水鄉之色。這裡是楚文化的源頭,也是音樂的搖籃,絲弦樂演奏活動在這裡十分興盛。
追溯至先秦時期,《楚辭》中就有"芋瑟狂會,摸鳴鼓些"的句子。《墨子三辯》中也有"士大夫倦與聽治,息於芋瑟之樂的說法。這些記載說明琴瑟這類弦樂器的使用在當時的楚地是很普遍的。
另外"鍾儀操琴為'南音"',"伯牙鼓琴"等典故,正也說明楚人是以善操琴而著稱的.之後,漢唐時期以楚聲為主的琴曲出現以及琵琶的大量普及,在荊楚腹地也是十分有影響的,而今此地以拉弦樂器為主的絲弦樂,更可說是歷史上楚地民間音樂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遠在先秦時期,楚先民就辛勤耕耘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創造了豐碩的物質財富,孕育了多姿的楚文化.並不斷從中原文化和周邊文化中吸取和接納營養.江漢絲弦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和繁榮起來的.
然而,以前這塊富饒的土壤也有"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之時,窮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敲碟伴唱,浪跡他鄉,賣藝謀生。

盲藝人盲藝人
在這逃荒飄流之旅中,許多盲藝人(俗稱算命瞎子先生),手拉胡琴,走街串巷,不由使人想起阿炳的《二泉映月》中"聽琴聲悠悠,清風吹袖獨上小橋頭"的淒涼與惆苦,這些盲藝人(也自然而然成為江漢絲弦的主要演奏群體。
早些時候,盲藝人自拉自唱,樂器處於伴奏地位,它常以所唱樂曲為基礎,進行旋律性伴奏.隨著這一演奏活動的流傳與音樂積累,這種又唱又奏的音樂最終獨立而出,成為一個器樂品種——江漢絲弦.

樂器與演奏

二胡、四胡、京胡是江漢絲弦的主要樂器.
四胡則最具特點.當地藝人稱為"南胡"或"四鬍子".它的琴筒木製,呈圓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桿用烏木或紅木製成,由外向里,一,三弦同度為外弦,又名"嫩弦",二,四同度為內弦,也稱"老弦",每組兩條弦的音高相同.3定弦的標準音高由藝人自己把握,常用的是—弦,0一0弦,—弦,—弦,四胡的音色清亮,淳厚.
二胡的表現比較多樣,顫音,滑音,打音,挑音指法和起弓帶"音頭"的技巧形成各種音色表現特點.條件好的情況下也有二胡與四胡合奏的形式,一般以四胡為主奏.演奏旋律,二胡則在長音上加花.二者的定弦也十分考究,即二胡內弦音高與四胡外弦相同:正反兩種定弦,加上四胡的雙弦效果,演奏起來音響更豐富.41--胡,
四胡多用以表現由民間小調改編而來的短小樂曲.京胡音質明亮高亢,發音剛健有力.具有明快的節奏感和強勁的表現力度,一般用於結構長大,帶有戲曲唱腔特點的樂曲,如在《蝶雙飛》《摘果蓮》《白牡丹》《上馬踏》中,近似垛板節奏的旋律,演奏一氣呵成.月琴有時候也加入其中運用,以其彈撥樂的音色及雙音,琶音,跳音的表現,為江漢絲弦的音樂表現增添了色彩性效果.

音樂特徵

江漢絲弦以弓弦樂器為主,多是傳統的器樂獨奏演藝活動,少有打擊樂器的參與,其樂曲旋律的進行,曲體的變化以及演奏手法等都有著鮮明的特徵。
多變的旋律進行主旋律的進行.往往與語言的腔調,聲音的高低,語勢的輕重緩急及聲調的抑揚頓挫有著密切的關係.千里江漢平原北來漢水與南來長江在此匯集.
由於此區域受其周圍地區影響,它的方言聲調有多樣的形態,從而影響到江漢絲弦的音樂特色.在鄂中南即江漢平原地區屬並列型色彩區.它的旋律骨幹音為"0,,",",,",",,".哄音樂除了單一行腔外.還經常交替使用,有轉調的效果.可以發現這些樂曲基本都是在核心三聲腔基礎上的變化,0———和———是江漢絲弦中主要的音列進行方式,其旋律中典型的特徵就是連續四度進行,旋律高低起伏,有如江水波浪蕩漾.其雙四度進行與陝北的雙四度進行似乎有著同工異曲之美,只是江漢絲弦中的雙四度雖然有跳動激越的情緒,但與陝北雙四度的慷慨激昂,高亢洪亮相比而言則顯得文氣與雋秀.被賦予了更多的江漢水鄉之清新秀麗.
江漢絲弦的音樂與當地民歌、說唱、戲曲有著密切關係,同時也包括有不少民間器樂曲牌。特殊的歷史傳承與地理位置,形成了江漢絲弦淳樸隨意的音樂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