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手獅

江浦手獅

江浦手獅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為當時駐守在江浦永寧地區的太平軍戰士健體強身、布兵練陣及與民同樂時用。太平天國失敗後被駐地鄉民承繼下來為節日慶典和祭祀之用,並被賦予驅邪納福的民俗色彩。2007年,江浦手獅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資料

江浦手獅江浦手獅

文化遺產名稱:江浦手獅

所屬地區:江蘇·南京·浦口區

遺產編號:Ⅲ-11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南京市浦口區

遺產級別:國家

歷史起源

江浦手獅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為當時駐守在江浦永寧地區的太平軍戰士健體強身、布兵練陣及與民同樂時用。太平天國失敗後被駐地鄉民承繼下來為節日慶典和祭祀之用,並被賦予驅邪納福的民俗色彩。

據史料記載,1858年下半年期間,太平天國為建清天京外圍的清軍,打通天京糧道,洪秀全派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帶兵合擊浦口的清軍“江北大營”。年僅二十二歲的英王陳玉成,為保天京萬無一失,率領部隊日夜兼程,繞道巢湖北面,迅速攻占了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滁州和烏衣鎮,南下直搗浦口。其後太平軍在浦口九袱州建立3營壘,與清軍在大營對抗長達10年。太平軍中多為廣西人士,《手獅》這個表演項目就是太平軍從南方帶來的。
傳說,太平軍在攻下烏衣鎮南下時,便在永寧鎮休整,將《手獅》舞這一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傳給了永寧大營等村休整時留傳下來的。
據傳,當時太平軍將士在戰鬥之餘,單人便玩耍一種擎於手上的獅子,主要動作是上下翻飛。此舞的最大特點是既可獨舞,也可群舞。獨舞可強體健身,群舞時又能排兵布陣,聲勢浩大。此外,還可與民間同樂。因此,深受廣大太平軍戰士和附近鄉民的熱愛。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廷已處於搖搖欲墜之狀,社會民不聊生,人民疾苦萬分。大營村一帶的村民便藉手獅的威武雄健和嬉樂可掬的形象祈求瑞祥,驅除邪禍,擺脫困苦。
當然,《手獅》舞在太平軍將士中和被繼承下來在永寧大營村村民中的玩耍功能各有側重點。太平軍將士主要是用強身健體、布陣操練,而大營村則主要是祈求瑞祥,驅除邪禍,因而更側重具有儺戲色彩和娛樂性的有機結合,即帶有一定的表演性質。

特色

江浦手獅有別於我國的“北獅”和“南獅”。其道具製作奇特:用竹片紮成雛形後、以麻布和彩絲裝裱成獅子模樣,在獅子前胸和小腹下撐以兩根木(或竹)棒為舞獅者的手柄,由單人舞於手中。表演套路亦有別於其他獅舞,獨具鮮明的地方特色。

江浦手獅隨著近年來不斷地挖掘整理,在道具、編排、舞曲、表現內容、人員參與等方面,均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尤其是一改過去只有男子表演的傳統模式,增加女子手獅和娃娃手獅的表演,大大豐富了江浦手獅的表演形式和表現力。

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地方政府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在農村學校機關業、軍營等進行編排移植,使這一活動不斷發揚光大,形成了男子手獅舞、女子手獅舞、獅虎雙雄、兒童手獅舞等多支表演隊伍。

所獲榮譽

至解放後,此舞已少有人能舞之。上世紀80年代末,本區文藝工作者採風時發現,經挖掘整理,參加金陵民間文化廟會演出獲優秀演出獎;1994年,經再加工,參加瀋陽國際民間舞蹈藝術節獲“金玫瑰”獎;1996年參加在浙江金華舉行的全國民間舞蹈大賽獲文化部授予“群星獎”;1999年,經改編形成一套女子手獅舞,參加匈牙利國際民間舞蹈節,與英、法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團隊同台獻藝,為國家爭取了榮譽;2000年手獅舞在南京玄武湖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演出;2002年,在“中國·江蘇‘三民’大賽”中獲金獎;2003年,從手獅舞中改編的《獅虎雙雄》和《獅娃》獲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當年,手獅團隊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特色文藝團隊。《獅娃》在央視“和諧春晚”演出中獲年度大獎。期間,手獅舞不斷被邀請參加各類節日活動和慶典活動,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文化地位

江浦手獅,作為太平天國將士遺留下來的一支民間文藝奇葩,無論是從其歷史角度還是文化角度來看,都具有巨大的史料價值文獻價值。其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情趣已突顯了一定的社會價值。在架構精神橋樑、對外文化交流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有著積極的傳承發展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