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之戰

1352年,元末農民起義軍為發展攻克武昌後的起義形勢,向東攻打江西江州(九江)。敵元朝守將省右丞棄城而逃,然而總管李黼利用地主武裝靠山勢險要,阻斷義軍退路,義軍在後退中多次遭伏擊,死傷2萬人。後從水路進攻,李黼事先有預料,在江中置七星樁,義軍進退不能被火攻,因此兩次直接攻打江州失利。以後,義軍調整戰略,先攻打周圍州縣,元朝守軍紛紛逃走,一時大部分州縣均為義軍所占據。江州孤立勢所危險,義軍復攻江州,李黼死守西門,然而義軍攻占東門,經激烈巷戰,殺李黼,江州回到人民手中。

簡介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在元末農民起義中,徐壽輝部義軍在江州(今江西九江)擊敗元軍的一次進攻戰。

事件過程

至正十二年正月,徐壽輝攻克武昌後,為鞏固和拓展戰略基地,在率一部西進的同時,派另一部順江東下攻江州。時元行省右丞孛羅帖木兒率部駐江州,聞義軍舟師蔽江而下來攻,棄城逃走。元江州總管李黼在大兵壓境之際,與黃梅縣(今湖北黃梅)主薄也孫帖木兒聯兵一處,同時組織地主武裝依山據險,集聚木石阻絕義軍歸路。李黼與也孫帖木兒率軍主動出擊,李黼身先士卒,軍心大振,義軍不支,北退60里,沿途遭元伏兵阻擊,傷亡慘重。橫屍蔽路,死傷2萬餘人。

李黼首戰告捷後,料義軍必傾舟師來攻,遂置七星樁於江中,果不出李黼所料,義軍陸路戰敗後,乘西南風急,發戰船數乾艘,順流鼓譟來攻。船為七星樁所阻,進退不能,李黼乘勢命軍發射火翎箭,義軍被焚溺死者甚眾,船多被焚毀,余舟退走,義軍攻江州不下,遂移師轉攻江州周圍州縣。時西路軍進展順利,元守將多畏於義軍威勢,棄城逃走,大部州縣一時均為義軍所據,江州中外援已絕處於孤立的地位。二月,義軍乘此大好形勢復攻江州,元分省平章政事禿堅不花自北門逃走。李黼整軍備御,時義軍進至甘棠湖(今九江南)火攻西門未果,乃轉攻東門,李黼急救不及,義軍已突入城內,經激烈巷戰,擊敗元軍殺李黼,江州為義軍所占。

評價

此戰,元軍充分利用地勢之長,因險設防兩敗義軍,迫使義軍移師它攻。義軍在水陸兩路攻戰不利的情況下,及時調整戰略方針,消除江州周圍據點,使江州中外援絕,陷入孤立,爾後因時造勢一舉攻克江州。

元朝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