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兩晉隋唐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割揚州之豫章郡、鄱陽郡、廬陵郡、臨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晉安郡和荊州之武昌郡、桂陽郡、安成郡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 東晉永興元年(304年),分廬江郡之尋陽縣、武昌郡之柴桑縣合立尋陽郡,屬江州。
南朝宋、齊依前制。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四僑郡。
陳朝天嘉六年(565年),置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及柴桑、汝南縣,復立尋陽縣,十八年改為彭蠡縣,直隸江州。 大業三年(607年),廢州改置九江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郡復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江州為尋陽郡。 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郡為州。
五代十國
楊吳仍前制。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江州設奉化軍。
宋元
宋開寶八年(975年)降為軍事,大觀三年(1109年)升為望郡;初隸江南路。 天禧四年(1020年)改隸江南東路,建炎元年(1127年)升定江軍節度。二年,置江州路,以州屬焉。 紹興二年(1132年),江州路省,江州改隸江南西路。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改為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升江州路。 江州路先隸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十六年改隸黃蘄州宣慰司,二十二年復隸江西行省。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
相關記載
江州,潯陽。上。開元戶二萬一千八百六十五。鄉四十一。元和戶一萬七千九百四十五。鄉四十九。
禹貢揚、荊二州之境,揚州雲“彭蠡既瀦”,今州南五十二里彭蠡湖是也。
荊州雲“九江孔殷”,今州西北二十五里九江是也。然彭蠡以東為揚州界,九江以西屬荊州界。春秋時為吳之西境,吳為趙滅,後復為楚地。秦屬廬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太康十年,以荊、揚二州疆域曠遠,難為統理,分豫章、鄱陽、廬江等郡之地置江州,因江水以為名,理豫章。至惠帝,分廬江之潯陽,武昌之柴桑置潯陽郡,自東晉元帝至蕭齊,或理半洲,至陳武帝於潯陽置西江州,復理豫章。
文帝天嘉元年省西江州,江州自豫章復理潯陽。隋文帝平陳,置江州總管,移理湓城。大業三年,罷江州為九江郡。武德四年,討平林士弘,復置江州,五年又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貞觀二年罷都督府。州理城,古之湓口城也,漢高帝六年灌嬰所築。漢建安中,孫權經此城,權自標地,令人掘之,正得古井,銘云:“漢六年潁陰侯開,三百年當塞。後不滿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以為己瑞。
井極深大,江中風浪,井水輒動。晉鹹和四年,後將軍郭默殺平南將軍劉胤,叛於此城,陶侃討默築壘以攻之,默仍以布囊盛米為壘以應陶,今稱雲陶公壘。
州境:東西五百九十九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七百六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九百五十里。東至宣州一千八百里。西至鄂州五百九十三里。南至洪州三百二十五里。西北至蘄州二百八十九里。
貢、賦:開元貢:葛,生石斛。元和貢:綠。
管縣三:潯陽,彭澤,都昌。
潯陽縣,緊。郭下。本漢舊縣,屬廬江郡,以在潯水之陽,故曰潯陽。隋平陳,改潯陽為彭蠡縣,大業二年改為湓城縣,武德五年復改為潯陽縣。
廬山,在縣東三十二里。本名鄣山,昔匡俗字子孝,隱淪潛景,廬於此山,漢武帝拜為大明公,俗號廬君,故山取號。周環五百餘里。
巢湖故城,在縣東四十二里。按楚有二巢,一在廬江六縣,其南巢,桀所奔處,蓋此。
柴桑故城,在縣西南二十里。
半洲故城,在縣西九十里。按吳將孫廬,黃武六年,出鎮於此,築此城。
官亭湖神廟,在縣東南九十里。
彭澤縣,上。西南至州二百里。本漢舊縣,屬豫章郡,置彭城湖南,因以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彭澤,別置龍城縣,至十八年又改為彭澤縣。
馬當山,在縣東北一百里。橫入大江,甚為險絕,往來多覆溺之懼。
江水,西自都昌縣界流入,經縣北二十五里,東北流入秋浦縣界。
都昌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彭澤縣地,武德五年分置都昌縣,以縣北有都村,配以“昌”字,取嘉名也。
彭蠡湖,在縣西六十里。與潯陽縣分湖為界。
釣磯山,在縣南一百一十二里。昔陶侃嘗釣於此,得一梭,化為龍而去。
彭澤故城,在縣北四十五里。晉陶潛為令,理此城。
左里故城,在縣西南九十五里。盧循為宋祖所敗,自蔡州南走,還屯潯陽,聞大軍將至,欲走豫章,乃悉力柵斷左里。及大軍至,將戰,高祖所執麾竿折幡瀋水,眾懼,公笑曰:“往年覆舟之戰,幡竿京有折者;今復然,賊必破矣。即進攻柵,賊投水死者萬餘人,遂大破之。(《元和郡縣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