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黼】字子威,祖籍天官李。其父李守忠官至工部尚書。泰定四年(1327年),30歲的李黼在大都(今北京),獲廷試第一名,以明經魁多士,授翰林修撰,後轉江西行省朗中,入為國子監丞,遷宜文閣監書博士,兼經筵官,及升秘書太監,拜禮部侍朗。奉旨詳定中外所上封事。已而廷議內外官通調,授江州路總管。
元惠宗(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夏五月,羅田販布人徐壽輝見官吏腐敗,法紀盪馳,各族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乃率眾起兵反元。至正十二年正月已末,義軍攻下武昌,逼進江西。時任江州路總管的李黼,扼守九江湓口城,阻擋徐壽輝義軍。二月甲申,義軍進抵九江湓口城,分省政事禿堅不花自北門逃跑,黼引兵登城,義軍已至甘棠湖,焚西門。繼轉攻東門,黼轉救東門,義軍已入城,遂與之巷戰,被義軍包圍,從背後將黼刺落馬下陣亡,卒年55歲。其侄子李秉昭(李冕第三子)亦從戰陣亡。李黼死後月余,朝廷追封隴西郡公,謚忠文。詔立廟江州、賜額曰崇烈。
成就
江州,又稱柴桑、潯陽,都是九江的古名,因其“南開六道,途道五嶺,北守長江,運行岷漢,來商納賈”,曾以中國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而著稱於世,作為歷史重鎮,江州城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風風雨雨中,曾幾度興衰,幾度浮沉。
他是自隋唐開科取士以來,在亳州三縣一區的範圍內僅出的一名狀元,他在城破人亡之際,奮不顧身,浴血奮戰,並大喝曰:“殺我,勿殺百姓!”他被對手稱為“忠臣義士”……
和其他的亳州歷史名人相比,李黼的名氣要小一些。這與歷史的誤導有關。無論《元史》或《明史》,在介紹李黼時,總要註明“李黼,潁人也。”“阜陽人物誌”網頁上也這樣寫道:李黼,生卒紀年無考,字子威,元末潁州人。這說的也沒有錯。李黼的家鄉自元代以來一直隸屬於潁州或阜陽地區,直至上世紀末地級亳州市成立,他的家鄉才隨區劃劃歸亳州市。由於這一原因,加之對他的宣傳力度不夠,亳州的讀者對他感到陌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他是自隋唐開科取士以來,在亳州三縣一區的範圍內出來的唯一一名狀元。
履歷
李黼,字子威,亳州市利辛縣汝集鎮天官李村人,生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卒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李黼自幼聰明好學,泰定四年(1327年),30歲榮獲殿試第一名,泰定帝欽點為狀元。在中國封建社會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中,共產生有名有姓的狀元599人,其中安徽占41人,李黼就是這41人中的一個。
《元史志第三十一·選舉一》記載:“四年春三月,廷試進士阿察赤、李黼等八十有六人。”另有文字記載:“李黼,潁州(今阜陽)人,字子威。元泰定四年(1327)左榜狀元。”這不僅在我們亳州三縣一區,而且在原阜陽市中也是惟一的。中狀元之後,以明經通史授翰林院修撰。後不斷升遷,累官至宣文閣監書博士,禮部侍郎。
貢獻
其次,他是一名和文天祥齊名的忠烈狀元,史書上提及他的名字時,總要冠以忠義和忠烈等字樣。李黼作為一文弱書生,在國家危難,城破人亡之際,他奮不顧身,浴血奮戰,並大喝曰:“殺我,勿殺百姓!”被亂箭射殺,落馬陣亡。其壯烈、其英勇,憾天動地,名垂千古。
李黼的父親李守中,以才學入仕,官至工部尚書。關於李守中的資料,我們已經無從查找。但關於李黼,《元史》、《明史》和《永樂大典》里都有多處記載。據《元史》載:李守中性情急躁,管教兒子極為嚴厲,而自己生性好飲,每一飲酒,輒糊裡糊塗,長醉不醒。李黼跪而事奉,好言相勸往往直到天明。泰定四年,李黼授翰林修撰。次年,代皇帝到華山祭拜,省臣對李黼道:“敕使每次都讓我走在後面,這次可以換一換先後嗎?”李黼正色道:“皇帝的使臣職位雖低,《春秋》之義序在諸侯之上,尊使即尊君也,怎能走在後面!”省臣無言對答。後來李黼受命巡視河渠,上書言道:“河源出京西,宋代為了運輸之便,平地作堤,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大水一至,橫潰成災,宜按故道修浚。他日東河或有不測之阻,江、淮糧秣可由此運來京師,萬世之利也。”此乃真知灼見,然而,朝廷未予採納。後來,李黼調任江州路總管,一心治理地方。
史記
江州之戰為元盡忠
李黼是在江州路總管任上為元盡忠的,這涉及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江州之戰”。
《元史》記述了李黼與江州之戰的詳細過程: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農民軍四起,風起雲湧。至正年間,李黼出任江州路總管。時羅田人徐壽輝在湖北蘄春起兵反元,號稱江南紅巾軍。徐軍發展很快,不久攻下武昌等長江中游一帶地方,直逼江西。時任江州路總管的李黼,因功詔為行省參政。徐軍再次攻打江州,李黼上書行省獻攻守之策,請屯兵於江北扼守要衝,但不被採納,於是整治城壕,召募兵丁,做好守城的準備。十二年,農民義軍橫渡長江,勢如破竹,駐守在江邊的元軍不戰而潰,威順王寬徹普化與省臣棄城而逃,武昌、瑞昌相繼失守,江西大震。時有黃梅縣主簿伊蘇特穆爾積極回響,李黼大喜,與他對天瀝酒盟誓。盟誓未畢,紅巾軍前鋒已經到達,李黼急命鄉兵截斷敵軍歸路。倉猝之間又見鄉兵沒有記號,李黼乃命士卒以墨塗面,帶領出戰。追出六十里,殺獲二萬餘人。
資料
李黼得勝而回,料敵必從水上進攻,遂對左右道:“賊兵陸路進攻失利,必由水路再來。”隨即以長木數千支,裝上尖尖的鐵錐,安放在沿岸水中,稱為“七星樁”,阻擋敵船。果然,幾日後,西南風急,農民軍乘戰船數千艘,揚帆順流鼓譟而至。戰船遇到木樁,被鐵錐刺入,動彈不得。李黼帶領將士出擊,一聲令下,火翎箭齊射,敵船著火,紅巾軍兵士跳入江中逃生,溺死無數。行省上報李黼功勞,朝廷拜為江西行省參政,兼江州、南康等路軍民都總管,便宜行事。
此時農民軍勢盛,西自荊湖,東際淮甸。李黼雖然一時獲勝,江州一地,寡不敵眾,形勢非常危急!這日,徐壽輝大將鄒普勝又帶農民軍前來攻城,氣勢異常猛烈。江州城裡蒙古人分省平章政事圖沁布哈見況,偷偷開城逃走。而李黼則帶領士卒,登城拒戰,誓不投降。忽報紅巾軍已到甘棠湖,西門起火,李黼趕到西門,身冒矢石殺退敵寇。紅巾軍見西門難攻,轉攻東門,李黼率兵又趕到東門。東門終被攻破,李黼組織巷戰,終被圍住。李黼自知不敵,揮劍怒斥:“殺我,毋殺百姓!”被亂箭射殺,時年55歲。侄李秉昭隨李黼在江州,圍攻城的時候,李黼對秉昭說:“我以死報國,城存與存,城亡與亡,你不要留在此地。”秉昭泣涕回答:“死生從叔父!”遂一同遇難……
犧牲
受到爭戰雙方尊重
李黼遇難後, 郡民哭聲震天,相率具棺葬於東門外。李黼死後一個多月,朝廷對他的任命才下達。於是贈李黼攄忠秉義效節功臣、資德大夫、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隴西郡公,謚“忠文”。下詔立廟江州,賜“崇烈”匾額,官其子秉方集賢待制。李黼死前一年,即至正十一年,劉福通起義,攻克潁州(今阜陽),李黼兄李冕率眾抵抗,城陷被執,奮罵就死,史稱忠節萃於一門。李冕,是李秉昭的父親。潁州人民為紀念他們一門忠烈,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潁州建三忠祠,以示祭念。
江州之戰和時任江州路總管的李黼對陣的,是徐壽輝天完國的鄒普勝主力與彭瑩玉部。徐壽輝,一名真一,蘄州羅田縣(今屬湖北)人,原籍湖南。生平以販布為業,往來於蘄州(今湖北蘄春西南)、黃州(今湖北黃岡)一帶。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於蘄州起兵,十月建都蘄水(今湖北浠水),國號天完,年號治平,壽輝稱帝,成為南方紅巾軍名義上的領袖。後來,部下陳友諒謀殺了徐壽輝,即位稱帝,國號大漢,天完政權亡。陳友諒和大漢國又被朱元璋所滅,中國在元末動亂後,又統一為朱元璋開創的大明王朝。
李黼遇難後,爭戰雙方都給了他高度的尊重。從紅巾軍起家的朱元璋稱讚李黼為“忠臣義士,捨生取義,身歿而名存,有以垂訓於天下後世。”並令“有司建祠肖像,歲時祀之。”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曾寫下《吊李江州》詩:“江州太守文儒宗,罵賊就義真從容。天翻地覆元氣在,斯人萬古其猶龍”。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評價四位狀元在國難中之表現,云:“若論其優劣,則江州第一,台州次之,高郵又次之,憲僉不足論矣!”意即李黼表現最好,泰不華次之,李齊又次之,而王宗哲未能克盡臣節,故“不足論矣”。
評價
李黼家鄉人民幾百年來也一直在懷念著這位狀元公。潁州城建有狀元祠和狀元巷。李黼死後家鄉汝集天官李莊的鄉親們又為他築了一個衣冠冢。由於他給家鄉帶來了榮譽,元末至民國期間李家族人每逢春節便聚於狀元墳前,舉行盛大祭奠,清明節還結隊前來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