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城市代稱]

江城[城市代稱]

江城是武漢市的簡稱,也是武漢的美稱。來源於“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詩詞。

地名

江城

江城江城

簡介

江城是武漢市的簡稱,也是武漢的美稱。來源於“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詩詞。
而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市區內交匯,將市區一分為三,形成漢口漢陽武昌三鎮。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人。
武漢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多年以前),這裡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郊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近代武漢,作為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武漢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江城明珠”東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都古剎”歸元寺,內藏惟妙惟肖五百羅漢。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等古蹟名勝,令人流連忘返。
綜合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市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1992年被確定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後,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2-199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6%,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的第六位。
區位和資源
武漢地理坐標為北緯30°33"、東經114°19"。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約25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6.3℃。武漢地形屬殘丘性衝擊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武漢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水利資源豐富,被稱為“百湖之市”。武漢有各類礦藏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尤其是冶金輔料和建築材料豐富,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岩白雲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潤土儲量居全國第一位。
武漢的最顯著的資源優勢,可以概括為“二厚”。即“得水獨厚”,武漢臨江傍水,湖泊星羅棋布,水資源相當豐富,總量大大超過了現有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用水總量;“得中獨厚”,武漢是我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我國新的經濟發展將形成東-中-西“H”型格局,武漢將成為重要的戰略大支點。這種經濟發展的強輻射效應必然帶動武漢城市超常規發展。
產業結構及市場潛力
在新世紀裡,武漢將著力推進產業和功能的深度開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系統。推進產業深度開發,重點是大力發展通信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雷射軟體等產業,改造和提升鋼鐵汽車機械等產業,逐步把武漢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利用外資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牢牢抓住“開口”和“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條件,適時制定“開放先導”方針,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的策略,積極利用外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向國際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是1992年國家批准我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我市利用外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寬。武漢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可觀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投資。外商投資武漢的信心不斷增強。
教育與科技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位,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基礎設施與城市功能

1、能源供應
武漢煤炭、電力、石油、液化氣等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合理,完全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
全市擁有液化氣貯存能力6000餘噸;液化氣輸送管道14.4公里;煤氣中壓乾管900多公里;與荷蘭SHV公司合資建有年卸能力10萬噸的液化氣專用碼頭。民生石油公司已建成年周轉能力60萬噸的專用碼頭。
目前,武漢正積極實施“川氣東送”工程,到2003年每年將有30億立方米天然氣從四川進入武漢。
2、交通
武漢是全國鐵路主樞紐之一。京廣、京九、武大、漢丹四條鐵路幹線在武漢交匯。營業里程1077.7公里,每天到發旅客列車40多對,貨物列車80多對。
國道106、107、316、318及建設中的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武漢交匯。市境內里程235.13公里,在冊通車裡程2974.2公里,長途客運班線1007條,日發班次3439個,客貨運輸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區。
市區內共有公交線路228條,線路總長度4016公里,公共汽、電車4461台。出租汽車12260台,中巴客運車361台。萬人擁有公車輛12.9台,在全國大城市中居領先水平。
武漢港是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之一。武漢擁有碼頭泊位615個,年吞吐能力4400萬砘。擁有各類船舶2080艘,總載重量150萬噸、載客量6萬客位,貨輪可直達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港澳地區。貨運量居長江內河港口第3位,客運量居首位。
武漢是我國重要航空指揮中心和航空港之一。航線可抵達全國56個大中城市,並開通了至香港澳門及日本福岡、韓國清州四條國際航線,至韓國漢城和俄羅斯的國際航線亦在籌劃之中,預計2000年內開通。武漢航空客運量居全國第9位。
3、郵政
武漢郵政局是全國七大一級中心局和八大航空郵運中心之一,是中國南方七省(鄂、湘、粵、桂、川、滇、黔)的通信與郵政的傳輸、集散中心,並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郵及380個城市、130多個國家(地區)開辦了特快專遞業務(EMS)。
4、電信
武漢是全國主要的通信樞紐,京廣漢同軸電纜與滬寧漢渝光纜通信幹線在漢交匯。武漢擁有光纖、數字微波、中同軸載波和長途、市話程控交換、公用分組交換及數字網路為代表的現代通信手段。目前,全市已形成功能齊全的現代通信網路,可與國內900多個城市和國際150多個國家(地區)直接通話。
1999年市內電話裝機容量305.69萬門,市話用戶129萬戶。移動通信和國際網際網路發展迅猛,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達50.79萬戶,網路用戶也達5.4萬戶。市區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45.48部,其中行動電話每百人擁有11.21部。市郊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5、供水
全市有供水企業15個(其中公用自來水廠12個),日總供水量429.9噸,供水能力僅次於上海、廣州居全國第三位。
6、醫療衛生
1999年末全市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67個,其中醫院220個。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5.64萬人,醫院病床2.77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33.2人,擁有醫院病床44.5張。
7、“三廢”治理
全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78.86%,城市地面水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工業廢氣處理能力114.22萬標立方米/小時;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255萬噸/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