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長城

江南長城

江南長城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的老城區,始建於東晉(一說南朝),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至公元1016年)重建。後元代統治者下令拆毀各地城牆,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得以倖免。歷代均有修繕,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先生把台州府城牆讚譽為北方明長城的“師範”和“藍本”,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矯若巨龍,雄偉壯觀,尤以北部最峻,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俱肖,因此,台州府城牆又有“江南八達嶺”之美稱。

基本信息

簡介

江南長城 江南長城

台州府古城牆,始建於,擴建於,舊城全長6000米,現存約5000米,是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古城牆,是全國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區。城上景點有龍顧亭白雲樓煙霞閣等亭台樓閣,長城除了禦敵外,還有防洪功能。

歷史

江南長城江南長城

史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捷。期間,戚繼光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牆,創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台、遺存之今,戚、譚隨後奉調薊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長城。他們抽調江南三千兵士,將其在臨海築城經驗運用到明長城修建工程中。北國長城的空心敵台,源自臨海。因此,南北長城在規格、形制、構造上,共同點頗多,實為北國長城之“師範”和“藍本”,遂稱江南長城。

城牆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於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台林立,雉堞連雲,城樓高峙,與北京八達嶺相較,可稱雙絕 ,稱之為“江南八達嶺”,並不過譽。更有其獨特之處是,臨海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牆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

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景點介紹

長城,要先過攬勝門,再登有著198級台階的好漢坡,再向前便是景色這方獨好的顧景樓。

在顧景樓看風景,的確對得起這樣的好名字,遠處的巾山群塔、東湖的浩淼如煙全都成為眼中的一幅圖畫,慢慢描繪而成。使人不禁想像,那最具有傳奇色彩巾山,是否真的就是西漢道士華胥子即皇華真人得道升天之地?

從顧景樓再向前行,便是最為陡峭的“百步峻”。傳說中由於“百步峻”一帶形勢過於險要,唐代大將尉遲恭便指揮軍民築城到此,可惜的是並不成功。上了百步峻,便是長城東段的最高點白雲樓。而今,看多了高山大川的人們在白雲樓下卻看不到一絲雲彩的繚繞。白雲樓向下便是古舊的城隍廟,城隍廟並不多奇,而廟宇旁邊的那棵生長了1300多年的隋代古樟,卻使人駐足不前。不知經過多少風雨的古樟,有大部分都已成殘枝,但在那勃發的新枝上,依然是葉茂枝盛,使人想著那是一段怎樣的樹影人生。

在江南長城的西北角,登上最高處,便是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在北固山建國稱王時建造的天壇。也許所有的祭壇都北京的天壇相仿,一樣的象徵著天圓地方,一樣的摹仿著山呼海應。因“壇”與“台”音近,故城隍山西北端一帶一直被人們沿稱為“望天台”。

從望天台沿城牆而下,靈江便閃現在眼前,江面上時時傳來陣陣汽笛聲,俯首馬牆,靈江水迷離在艷陽之下。據說每當夕陽西下時,霞光映射,靈江水氣蒸騰如煙,所以這裡也被稱為煙霞閣。

過了煙霞閣,長城繼續逶迤曲折西行,雖沒有北方長城的粗獷,卻集會著一種靈犀與清秀的神韻。唐朝學子鄭廣文學識淵博,被唐玄宗稱讚為 “鄭虔三絕”,後人為了紀念他,便在長城北處的八仙岩建立了廣文祠。古詩文與蒼色風景、征伐歷史融合為一體,也許這也是江南長城的過人之處吧。

從頭到尾走遍江南長城可能要三小時以上,如果走城隍廟到正門的這一段約2小時,出來正好去東湖公園(宋朝時的私家花園)。 臨海市的中心是有著十足江南園林風韻的東湖,而東湖水面上映照的影子便是連綿不斷的北固山,長城的身影,便在這城市的一角被突然拽了出來,成為陪伴東湖的風景。

臨海古城

臨海古城,始建於,擴建於唐,北枕北固,南擁巾山, 靈江繞城。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麓有城,城中有山, 別具一格。城原有七門十三敵台,現存靖越、興善、鎮寧、 朝天四門和四敵台。城內風景秀麗,古蹟眾多,歷為台州 府州治所。巾山雙塔、東湖毓秀、唐古剎、明清古街,均 為一方勝景。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為千年府治,融儒學化為一體。江南長城、大成殿、龍興古寺紫陽古街、巾山群塔、東湖琉秀、華胥洞等景點,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王牌景點江南長城始建於東晉,歷經1700多年的滄桑變幻,尚存有攬勝、望江、鎮寧、興善、靖越等城門,白雲、煙霞、顧景、平海等城樓和眾多的敵台,瓮城,長6000多米,因其敵台的建造為北京八達嶺長城之樣板,故其與北京八達嶺長城有 “姐妹城”之美稱。

有“江南八達嶺”之稱的臨海古城,在明代抗倭鬥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會同台州知府譚綸改造了臨海古城牆的結構,將其加高加厚,並創造性地修築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台,極大地增強了防守能力。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為據點,策應閩浙沿海守防,屢敗倭寇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後來,由於北方長城防務的需要,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存薊鎮、昌鎮、宣府、大同、山西等鎮的長城,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加強過的。

現在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台、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處長城的雄姿,均是經戚繼光改進之後所留下來的。可以說,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範”和“藍本”。

戚繼光

旅遊開發

臨海古城牆,除了禦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衝擊。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為了充分發揮臨海的歷史文化和山水資源優勢,弘揚旅遊、文化、人文三大特色,打響“江南長城”和“浙東南旅遊休閒勝地”品牌,臨海市每年都會舉辦“江南長城節”來迎接四面來客。

交通路線

臨海是台州及浙江沿海中部的陸上交通樞紐。位於上海經濟區南翼,處溫州與寧波連線之中,西接金華,東臨東海,甬台溫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104國道、34、35、75、83省道穿越全境;

浙江第三大內河靈江航道穿境直通東海,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坐車到臨海客運中心後,在出口處的右邊坐209路公車可以直達江南長城。

江南長城門票介紹:

江南長城門市價65元,同程優惠價45元。

同程預訂

1.開放時間:6:00—17:00。

2.取票地點:江南長城覽勝門廣場入口。

3.入園憑證:同程網預訂成功確認訂單簡訊。

4.特殊人群:A.免費政策:1.2米以下免票。

B.優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半票,60歲以上老人持老年證半票。

其他優惠以景區公布為準

5.發票說明:網路預訂景區門票,同程網不提供發票。

6.溫馨提示:門票說明:一票制,在江南長城攬勝門廣場入口付款。因為景區沒有優惠價門票,只能提供發票且需要到遊客中心取發票。

7.退改規則:暫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