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內人文景觀中的精華,鐫造於南朝齊梁年間(486—516),僧護、僧俶、僧佑三代僧人相繼雕鑿,歷時三十年建成。據記載:公元486年,僧護來到石城,見仙髻岩數十丈高的徒削青壁,岩壁下流水叮咚,如聞琴弦之樂,不覺口念彌陀,拜到在地,立下“原造彌勒,敬擬千尺”的宏願。此後他到處募化,悉心準備,十年後正式開工,但經營一年即勞累不堪,才淺淺鑿出一個浮雕式的面部輪廓,就病倒不起,臨終時囑咐徒弟僧俶“吾之所造,本不期一生辦成,再生當就吾志”。僧護圓寂後,僧俶繼續雕鑿,雖“夙夜匪懈”,但因工程艱巨,資金無著,難以為繼。到了天監六年(507),才得到了梁武帝和建安王蕭偉的鼎力資助,並派來了僧佑來設計和指揮施工,僧佑是當時的一代高僧,是一流的建築和造像大師,資金和人才得到了保證,大佛才得以完工。世稱“三生聖跡”。
整修情況
龕外大殿原建於唐開元年間,唐會昌五年(845)建立樓閣,五代重修,名“瑞像寺”、大中祥符元年(1008)賜名為“寶相寺”、至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佛閣三層五楹,取名“毗盧閣”,萬曆廿九年(1601)建無梁橋,五層五楹為光緒十九年(1893)重建。1981年大修,增塑文殊、普賢,重塑十八羅漢,主體建築改為五層七楹,依崖而建,歇山頂,飛檐翹角,逐層退進成塔形,外觀雄偉壯麗而又精巧穩重。“逍遙樓”匾額為唐顏真卿手書;“大雄寶殿”為清俞樾書,殿內楹聯“理哲家言同源西聖、華嚴法界現象南明”為蔡元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