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的四大名鎮是指周莊、同里、西塘、烏鎮古鎮,它們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馳名中外。其中,“小橋、流水、人家”的規劃格局和“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建築藝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是我國江南水鄉風貌最具代表性特徵的城鎮。 周莊位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開發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有著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小橋、流水、人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同里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區,人傑地靈,水鄉的自然風光清雅。無數急的、慢的腳步蹭亮的只是堅硬的石板路,卻驚不了千年的夢。不用凝視,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盡塵世情緣……當你決定去漂泊的時候,只需來到同里,這個詩情畫意的江南古鎮。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明清的廊棚、古弄建築最特色。遠眺水鄉,白牆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歷史的長廊,聽雨聲滴答作響,看西街上和煙雨中的小鋪一家連著一家。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是博物館式的古鎮,以居民風情來展現。烏鎮是一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走進烏鎮,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攜帶著中國水墨畫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梁、畫棟、石巷、老屋,見證著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帘。

江南一般是指長江三角洲中長江以南的那一部分,其主體部分是以太湖為中心的太湖平原,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群落地區,最具水鄉的特色。但從廣義上講,江南水鄉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中全部的水網地帶上的居民鄉鎮。

江南水鄉的民居以蘇州、紹興最具代表性。物產富足的江南,住宅規模和布局也很有特色。住宅外圍的牆壁高大、粗獷,因為南方的房子大多是較高的二層樓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經常房房相連,中間的風火牆隔斷,是為了防火的考慮,庭院的面積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樓房,使一宅中採光通風口天井顯得分外高深。住宅常於建築與垣牆之間留不超過一米的間隙,用來拔風采光,效果頗好。但不論建築規模大小,江南民居都體現出一個與北方民居的明顯區別,就是雕刻裝飾極為繁多,卻極少彩畫,牆用白瓦青灰,木料則為棕黑色,或棕紅色等。與北方的絢麗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匠人心靈手巧,利用多變的地形,使流水在房屋之間暢漾。水路,街巷呈不規則的網狀履於民居之中,與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別於北方民居的獨特風味。

水鄉婦女很重視願攝頭的梳理和裝飾,她們以烏黑的頭髮、碩大的發留、眾多的飾品,輔以精美的包頭內和服飾,顯示出自己的心靈手巧和端 秀美。生活在中國蘇州以東一帶的農村婦女,依然保留著傳統民俗服飾。她們歷來以梳願攝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擋褲、柬倔裙、裹卷膀、著繡花鞋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服飾,頗具江南水鄉特色。其服飾的地方特色非常濃郁,傳承性穩定,但隨著季節的變化,年齡的差異和禮儀的需要,而有明顯的差別。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是指周莊、同里、西塘、烏鎮四鎮。該四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背景深厚,幾近完整地保存了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文人墨客筆下它便成了 “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到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的空間魅力。

江南歷來是中國最富足的魚米之鄉,體現在古鎮小城。它們在生活,文化,建築,物產等各個方面各具特色。長江中下遊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小橋流水、如詩如畫;古典園林、曲徑迴廊、魅力無窮;吳儂細語、江南絲竹、別有韻味,總是把北方的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

《江南水鄉》

揚眉

春雨如酥潤江南,桐油紙傘撐玉蘭。

小橋流水石皮弄,粉牆黛瓦烏篷船;

花格窗欞紅妝繡,吳儂軟語噱評彈。

水牛桑田牽斗笠,茶樓酒肆意闌珊。

碧玉·周莊 —— 碧玉周莊人影熙

周莊,有著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蘇州崑山市的周莊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潤著周莊,水豐富著周莊,水是周莊的靈魂,“水鄉小巷多,人家盡枕河”。如果不是這古樸秀雅的明清民居,這一片流水也算平常,如果不是這一片流水的生機無限,那青瓦白牆原也顯素淡。在這裡,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就這樣“小橋、流水、人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碧玉·周莊》

揚眉

吳地唐風尚孑遺,古鎮宋水兩依依。

臨渠水閣相互望,咫尺往來須舟楫;

深宅大院高檐脊,依河成街牌樓騎。

河埠廊坊江南雨,碧玉周莊人影熙。

地理位置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周莊古鎮位於蘇州城東南,位於崑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

周莊古鎮四面環水,是一座江南小鎮,周莊始建於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里。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有“中國第一水鄉”之譽,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國家首批5A級景區。

特色景物

周莊,攝影:揚眉 周莊,攝影:揚眉

周莊呈“井”字形的河道,構成了水鄉神韻。條條水巷遊人如織,條條河道輕舟蕩漾。周莊人家因水而築,粉牆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樑畫棟的臨水小閣,比比皆是。尤以沈廳、張廳氣勢非凡,歷經百年,風姿依舊。為周莊的流水小橋平添一分沉重的氣氛。畫過周莊的人很多,而獨特的視角就需要你去慢慢體味和尋找了。

說到周莊就不能不說橋。周莊的橋,古意樸拙,形態各異,耐人尋味:貞豐橋畔詩韻悅耳,富安橋橋樓台壁,而最知名的無疑就是雙橋。雙橋地處周莊中心地段,呈直角狀排列,當地人稱“鑰匙橋”。當年著名油畫家陳逸飛畫了此橋後,曾經被美國石油大王收藏,後來石油大王訪華時又將這幅畫轉送給鄧小平。從此周莊隨著雙橋一起在世界上聲名鵲起。台灣著名音樂家王俊雄在《煙雨江南》系列中就專門譜寫了《周莊雙橋》樂曲,揚眉填詞。

《周莊雙橋》

揚眉

枕著渠水的人家,搖曳在清幽的柔波;拱著腰身的雙橋,橫斜在蕩漾的城郭;

錯落的馬頭牆垣,懸掛著紫花的藤蘿;烏黑的杉木小船,欸乃著悠揚的漁歌。

尋源溯古的石街,歸攏著良渚羽民的部落;流水人家的門戶,散發著粳稻蜜糕的香糯。

水網密、依河成街,街橋相連通向水庵;窗欞多、騎樓過路,路道環水盛開玉蘭;

古宅深、重院高脊,脊檐滴瀑大廳軒寬;油傘黃、臨波水閣,閣樓崇翠竹穿石欄。

船自家中旁側出,咫尺往來友人須駕舢舨;轎從門前斜撇進,千里歸去賓客必乘竹竿。

唐風孑遺的廊坊,煢煢孤立、古樸蒼涼;宋水依依的河埠,商賈往來、蜆江晚唱;

煙雨江南皴染中,桃紅柳綠、麥青菜黃;翠墨周莊映襯下,全福曉鍾、指歸春望。

古鎮千年的周莊,演義了歷史澤國的滄桑;萬種風情的水鄉,編織了文化吳地的絲網。

千年古鎮的周莊,演義了澤國歷史的滄桑;風情萬種的水鄉,編織了吳地文化的絲網。

主要景點

品味周莊,攝影:揚眉 品味周莊,攝影:揚眉

周莊四面環水,為澤國,南北市河、後港河、油車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築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橫跨14座古橋,還有那份敦厚純樸的古鎮民風,呈現一派古樸、明靜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難怪周莊一直成為攝影師、作家、藝術家、甚至電視電影的取景最佳地點。若要選中國最熱門的水鄉古鎮,周莊想必名列前茅。周莊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獨特的生活形態和風味。那絕不是一兩幢古建築、三四座老石橋,就能反映出來的。那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氣息。你可憑個人的觀察力去發覺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駁岸和穿竹石欄;鑲嵌在岸邊,變化多端的纜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婦女;圍坐一起繡花聊天的老婦;街角的裁縫店;甚至民居洗滌後的流水聲……。畢竟,它無處不在,而且常常成為攝影師最愛捕捉的鏡頭。

1、雙橋

周莊雙橋,攝影:揚眉 周莊雙橋,攝影:揚眉

因出現於旅美畫家陳逸飛的油畫《故鄉的回憶》中而聞名雙橋,俗稱鑰匙橋,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由一座石拱橋——世德橋和一座石樑橋——永安橋組成,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中,石拱橋橫跨南北市河,橋東端有石階引橋,伸入街巷;石樑橋平架在銀子浜口,橋洞僅能容小船通過,橋欄由麻條石建成。

2、沈廳

沈廳位於周莊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東朝西,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分布在一百米長的中軸線兩旁,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廳原名敬業堂,清末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在周莊的近千戶民居建築中,明清和民國明期的建築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個磚雕門樓,還有一些過街騎樓和水牆門,這在江南水鄉是有代表性的。在這些建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

3、張廳

張廳是江南民居中比較典型的前廳後堂格局,是周莊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築,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張廳占地面積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間60餘間,前後分為六進,還有一個私家後花園。張廳是周莊鎮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來經過有關部門精心維修,恢復了原有的風貌。張廳原名怡順堂,建於明代,清初轉讓張姓,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廳中一副對聯尤其引入注目,上聯是“轎從門前進”,下聯是“船自家中過”。仔細琢磨,對聯十分貼切地寫出了張廳的建築特色。

4、迮廳

位於富安橋北側,為明代崇禎年間吳江望族迮文煥所建,前後共五進,現存第一、四、五進,其餘已毀。主廳又稱大書房,據《迮氏家譜》記載,清光緒年間,祟陸潤庠在此受蒙從師,成年後考中狀元,遂將當年念書的大廳稱之為大書房。現在大書房已不復存在,只有寬闊宅基上殘留的塊塊方磚和覆盆式青石柱礎,不甘心時光的流逝,向遊人證明著這裡昔日的興盛。

5、章廳

位於中市街,為章騰龍故居。章騰龍,字覲韓,周莊鎮人。年少遊學習武。於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效法徐霞客,遠遊各地,途經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區,經兩年多的長途跋涉,抵達桂林,行程一萬餘里。回到周莊後,撰寫了《嶺南雜記》和《粵游紀程》。晚年,章騰龍采輯故里史實,積十年歲月,於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編纂成《貞豐擬乘》。五十多年以後,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由周莊人陳勰增輯,刊印問世,成為周莊鎮有史以來的第一部鎮志。

6、富安橋

富安橋,位於周莊中市街東端,是古鎮橋與樓聯袂結構完美的獨特建築,也是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築。富安橋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後由沈萬三之弟沈萬四出資重建,成石拱橋,改名富安橋,期望既富又安,心誠可見,後人永不忘懷。位於中市街東端,橫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傳橋旁有總管廟,所以它原名總管橋。橋的四個角上都有一座樓房,而且樓房一、二樓之間是沒有樓梯的,必須走到外面橋階上繞上去,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橋身四側的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氣勢非凡,為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築。

7、全福寺

全福寺又稱“全福講寺”,宋元佑元年(一零八六年),周迪功舍宅為寺,在鎮北白蜆湖畔建全福寺。經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名寺。殿宇曾一度改作糧庫,隨著周莊鎮旅遊業的發展,於一九九五年重建,歷時不到一年,一座以水借景的寺廟園林建成了,大雄寶殿內有三丈多高的如來大佛比江浙一般寺院都來得大。

8、迷樓

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因擅長烹調珍饈佳肴,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著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南社發起人柳亞子、陳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飲酣歌,乘興賦詩,慷慨吟唱,後將百餘首詩編結為《迷樓集》流傳於世。

9、周莊舫

周莊鎮北的白蜆湖,湖水清澈,微波蕩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沿著鵝卵石小徑穿過一個名為“雲海閣”的門洞,便踏上了一條13米長的木質棧橋。棧橋那一頭便連著周莊舫。也叫APEC會議船舫,又名周莊舫,為2001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而建,於2000年11月15日動工,2001年5月20日竣工。周莊舫是鑲嵌在古鎮白蜆湖畔的一片碧玉,是周莊向世界展示風采的一扇視窗。舫長49.71米,寬15.68米,深度1.48米,總排水量850噸,船體為鋼質。

10、澄虛道院

周莊 · 掠影,攝影:揚眉 周莊 · 掠影,攝影:揚眉

澄虛道院位於周莊鎮中市街,面對普慶橋,俗稱’聖堂’, 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自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恢宏,清乾隆時,已形成前後三進的宏大建築,占地1500平方米,為吳中地區知名道院之一。院內主要建築有玉皇閣、文昌閣、聖帝閣等。澄虛道院俗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1093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歷史。

11、財神居

財神居位於周莊鎮東垞,是周莊富貴園根據歷史資料和歷史原貌,在原址設計、修建、布置的仿明式建築。

12、周莊圖書館

周莊圖書館有一千多平方米。館內主要展示了民間的生活用具、農具等,還有當地出土的一些中國有名的黑皮陶器。

特色文化

1、茶文化:周莊古鎮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歷來有吃“阿婆茶”、“講茶”,喝“喜茶”、“春茶”、“滿月茶”等習俗,名目繁多,被稱為“江南茶道”

2、民間曲藝:絲弦宣卷是流傳有近200年的周莊傳統民間曲藝。

3、女子服飾:周莊婦女的傳統服飾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繡精巧。

4、絲弦宣卷:宣卷是周莊鄉村里特有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它近似於堂名,亦有說唱、評彈之風。按藝人眾寡、表演繁簡,宣卷分絲弦宣卷與木魚宣卷兩種。前者一般由六人組成宣卷班子,操二胡三弦、笛子、木魚、銅磬等樂器;另一人和擊佛磬,口念佛號以和卷,形式簡單。

特色美食

1、萬三蹄:萬三蹄是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招待貴賓的必備菜,“家有筵席,必有酥蹄”。經數百年的流傳,已經成為周莊人過年過節、婚宴中的主菜,意為團圓,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餚。

2、萬三糕:鄒氏先世早在明初就開設公茂茶食作坊,逢年過節,其鄰巨富沈萬三家常訂購大批糕點贈送和招待親朋好友,後被傳作“萬三糕”。鄒氏茶食作坊不但生產傳統的萬三糕和全福貢酥,還根據季節變化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生產芝麻糕、花生糕、胡桃糕、玉帶糕、薄荷糕、椒鹽糕、松子糕、香烘糕、千層糕、步步糕等二十多種系列糕點。

3、阿婆茶:年老長者保持著一種古老而又別具風韻的喝茶方式——燉茶。家中放置一隻大龍水缸,積儲天落水盛其中。吃茶時,即以此舀入陶瓦罐中,擱在風爐上,用樹枝燃煮。沏茶用密封的蓋碗或紫砂茶壺,放人茶葉,始用少量沸水先點“茶釀”,後將蓋子捂上,待片刻,再沖人多量開水。

文化情結

張廳、迮廳、章廳這些明代建築,因其年歲久遠,保存較為完整,為文物、建築、美術、攝影、旅遊工作者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國內的許多古建築專家認為,在中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建築文化寶庫中,除了少數始建於明代的寺廟和古塔尚有保留外,明代的民居建築已所剩無幾,因此周莊的幾處明代民居,就愈加顯得光彩奪目。對於旅遊者來說,如今名山大川遊人如織,園林勝境人滿為患,難以覓得大自然的諧趣。而往游周莊,在周莊民居清靜幽謐的氛圍中,細細體味清澄如水的水鎮風情,確是別有一番情趣。

拍攝的影視劇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新白娘子傳奇》、《楊乃武與小白菜》、《聊齋書痴》、《獨行客》、《銷魂刀》、《柳亞子》、《開天闢地》、《阮玲玉》、《鴛鴦錯配錢秀才》、《天若有情》、《胡雪岩》、《濟公遊記》、《江南巨富沈萬三》、《乾隆與香妃》、《華羅庚》、《新亂世佳人》等。

旅遊攻略

地址:蘇州市東南38公里。

交通:上海、蘇州、崑山、青浦均有直達周莊的長途汽車。

門票:7:00--16:00,100元/人(含張廳、沈廳);16:00-21:00,80元/人(含張廳、沈廳)。

開放時間:7:00-21:00。

建議遊玩時間:2天。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皆宜,最佳季節在4—6月間。

住宿:私人旅店開價一般都在60元/天左右,可以砍價,旺季房價有時會漲到100多元。

拆字·同里——富土拆字為同里

無數急的、慢的腳步蹭亮的只是堅硬的石板路,卻驚不了千年的夢。不用凝視,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盡塵世緣……蘇州城和同里鎮,坐車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可是,繁華的城市和通幽的小鎮,卻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很多時候,距離,不是用路程來丈量,而是用心去經歷。所以,當你決定去漂泊的時候,你不用一個人背上包去天涯海角,只需來到同里,這個有“東方小威尼斯”之稱,“小橋,流水,人家”般詩情畫意的江南古鎮。

《拆字·同里》

揚眉

菰雨瀟瀟不生涼,小橋流水枇杷黃。

一園進退思忠過,兩堂出入廢考量;

三橋太平更吉慶,五湖環抱芡實香。

富土拆字為同里,人傑地靈好風光。

地理位置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同里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之畔,緊靠市府所在地。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線。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同里泰來橋,攝影:揚眉 同里泰來橋,攝影:揚眉

同里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吳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稱”富土“。先秦已成集市,隸屬會稽郡吳縣,漢唐日呈繁華,屯村漢代成集市,始稱”屯市“。唐初已達興盛時期。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銅里。尚屬村市,在九里村。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劃吳縣南地、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後,同里屬吳江縣感化鄉、宋代,廢感化鄉,同里屬范隅鄉,正式建鎮。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同里。宋建炎年間,居此地者千餘家。

特色景物

古鎮最有名的當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橋”,三橋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匯處,碧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橋”則是同里古老的民間風俗。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里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鎮百姓為迎接太平軍,一夜之間修建了此橋。橋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馬上報喜”圖,以預祝太平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種古橋吸引著遊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河橋讓前來古鎮的人大開眼界。所謂河橋,北方人稱之為水碼頭,南方人叫它河埠頭、河橋頭。同里是水鄉,鎮區河道總長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水鄉古鎮。

主要景點

同里明清街,攝影:揚眉 同里明清街,攝影:揚眉

1、明清街:明清街是古鎮重要商業街之一。1996年始闢建“明清一條街”,街長160餘米,為明清建築風格,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兩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遺風”匾額由費孝通副會長題書。

2、耕樂堂:位於西柳圩,陸家埭中段,朝東面河,系明代處士朱祥所建,由時任南京國子監學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記。朱祥,字廷瑞,號耕樂。堂名取其號。

3、吳江同里濕地公園:位於吳江區同里鎮東北部。東南與著名的江南水鄉古鎮周莊為鄰,西與千年文明古鎮同里相連,北面和南面傍依澄湖和白蜆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同里與周莊旅遊線路的必經之地。園內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園、香樟園、銀杏園、桃園、藥草園、翠梨園、竹林園、苗圃、魚塘等旅遊觀光區。

4、紹鏊紀念館:落在同里鎮富觀街35號,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平方米,紀念館以弘揚王紹鏊精神為主題,以王紹鏊革命戰鬥的一生為主線,通過實物、繪畫、圖片等手段再現王紹鏊同志生前的光輝業績。其中,一樓為專館,陳列有關王紹鏊文獻、實物、圖片、文字等,內容共分十二個部分,分別展示了王紹鏊同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歷。

5、松石悟園:簡稱“悟園”,即“同里鎮松屏石展館”所在地,古鎮區石皮弄中,毗鄰吉利、太平、長慶三橋,與珍珠塔景區一牆之隔,由富觀橋南行百步即抵。全園占地1600平方米。園名出於收藏者的詩: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書,吾心靜處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譯天書,感悟人生為展館之旨要,故謂“悟園”。

6、陳去病故居:故居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居名,浩歌堂是陳去病會客之所,堂中原懸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橫匾。“女宗共仰”匾系孫中山先生褒揚陳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誨,以致於成”而親筆所題。百尺樓是陳去病藏書和寫作的地方,一樓一底,十分簡樸。他所編著的《百尺樓叢書》,即以此樓而定名。

7、羅星洲:是一塊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聖地,位於同里鎮東,是浮現在湖面上的一個小島,只須乘小船前往數分鐘便抵達。沿途可欣賞同里湖水鄉景色。

8、南園茶社:位於鎮區最南端,歷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曉煙”景致之中,與陳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社”,建於清末初期,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

9、崇本堂: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崇本堂的主人叫錢幼琴,同里人,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購買顧氏“西宅別業”部分舊宅後翻建而成。整個建築群體沿中軸線向縱深發展,共五進,由門廳、正廳、前樓、後樓、廚房等組成,該堂雖不足一畝,建築體量不大,但非常緊湊和精緻。

10、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厙人,先於蘆墟開設油坊,發跡後遷於同里建設宅第,共耗白銀貳萬兩。嘉蔭堂主建築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

同里掠影,攝影:揚眉 同里掠影,攝影:揚眉

11、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太平橋,跨於東柳、 漆字兩圩。橋為梁式。吉利橋跨漆字、兩圩,處太平橋、長慶橋中間。橋型為拱形橋,橋之南北兩側都有橋聯。長慶橋,俗名謝家橋,跨東柳、兩圩,舊名福建橋,又稱廣利橋。

12、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退思園布局獨特,內宅建有十樓十底南北兩幢樓,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以園主字號名為畹薌樓,是園主與家眷起居之處。

美食小吃

同里狀元蹄,攝影:揚眉 同里狀元蹄,攝影:揚眉

1、閔餅:閔餅用“閔餅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餡,蒸製而成,是青團的一種,色澤黛青,光亮細結,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具有獨特的江南農家風味。清代,閔餅曾被列為朝廷貢品,選送給慈禧太后品嘗。民國初年,閔氏在上海創建“大富貴閔餅公司”,產品遠銷海內外。

2、襪底酥:用料以麵粉和豬油為主,配以糖、鹽、芝麻和香蔥等輔料,形如襪底,一層層油酥薄如蟬翼,咬起來清香鬆脆,吃到嘴裡有甜中有鹹,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

3、狀元蹄:此菜雖非同里獨有,但同里製法甚有不同,至於製法則是不傳之密。同里人宴請賓朋,桌上定有此菜。

4、青糰子:相傳青糰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為碧翠色。以此用來包入豆沙或棗泥,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

5、芡實:是同里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

民風習俗

1、走三橋:是老百姓避災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動。

同里走三橋習俗中的“三橋”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靜臥同里古鎮區的三座古石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它們是古鎮同里的橋中之寶。2011年,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橋習俗為第四批吳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打蓮廂:是流傳於浙江滬一帶的一種民間自製竹孔帶銅錢的器樂。打蓮廂就是藝人們手持蓮廂,和著樂曲按照各種方法用蓮廂拍打自己的手腳、胳膊、肩腿等。舞動時,蓮廂內的銅錢會因此發出悅耳的聲響,五彩的綢帶也上下翻飛,煞是好看。

《同里打連廂》

揚眉

呦呦、呦呦、嘿!嘿!嘿!

細細的梅雨呦呦,薄薄的蓮霧呦呦,濃濃的茉莉花開,撐船的哥哥來呦。

無錫的黿頭呦呦,探入了太湖呦呦,白布的船帆升起,掌舵的妹妹來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三月的廿八呦呦,年老的婆婆呦呦,坐在那蒲凳上面,吃著那素齋呦呦。

四月的十四呦呦,神仙的聚會呦呦,各地的善男信女,罪裙來贖罪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五月的端午呦呦,龍舟的競賽呦呦,紮上了彩色綢帶,划起了快船呦呦。

六月的廿三呦呦,閘起了水龍呦呦,漫天的雨露飄灑,快樂的人們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七月的三十呦呦,燒起了地香呦呦,點燃了油紙燈草,放出了水燈呦呦。

八月里七八呦呦,銅銅鼓敲響呦呦,新婚的女兒回家,熱鬧鬧團聚呦呦。

呦呦、呦呦、嘿!嘿!嘿!

八月的十五呦呦,中秋節供月呦呦,香斗移院中焚化,吃餅賞月來呦呦。

新年初一五呦呦,支點起羅漢呦呦,舞起玲瓏的小獅,吉祥平安萬萬年!

呦呦、呦呦、嘿!嘿!嘿!呦呦、呦呦、嘿!嘿!嘿!

呦呦、呦呦、嘿!嘿!嘿!呦呦、呦呦、嘿!嘿!嘿!

文化情結

同里古鎮的民居不少,雖不像周莊全部沿河而建,卻給人空間感。這裡的河道更為開闊,是用青石板鋪成的。在同里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同里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在古鎮,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橋名“思本”,乃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之意。

保護措施

1985年10月,同里鎮、鄉合併,實行鎮管村體制。1980年同里古鎮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1982年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鎮,著名景點“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鎮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退思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同里鎮、陳去病故居、麗則女校、耕樂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文控單位13處;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點82處,消失8處。

拍攝的影視劇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戲說乾隆》、《紅樓夢》、《包氏父子》、《林沖》、《家》、《春》、《秋》、《董小宛》、《半生緣、一世情》,《天之驕女》、《戲曲舞台》、《風月》、《情歸同里》《何以笙簫默》等

旅遊攻略

交通:上海、蘇州、吳江、吳中區均有汽車直達。同里與周莊之間還有公共班車及遊船往返。

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

門票:聯票100元/人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建議遊玩時間:2天。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皆宜,最佳季節在8—10月間。

住宿:同里也有許多小旅館可以清閒度日,但如果想選擇正規飯店,這裡有同里度假村,平時240元/天,周末280元/天。便宜一點的有同里三元大酒店,140元/天。最實惠的則是同里民樂居,60元/天。

夢裡·西塘 —— 夢裡西塘光影長

西塘古鎮隨同《諜中諜3》一起走到了全世界,遠眺水鄉,白牆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的歷史……在煙雨長廊下,聽雨聲滴答作響,在是皮弄里,尋找最初的浪漫,或者乘著小舟,看西街上和煙雨長廊下的小鋪一家連著一家。

《夢裡·西塘》

揚眉

夢裡西塘光影長,斑駁交錯映長廊。

粉牆黛瓦幽古巷,花窗格欞亮弄堂;

水磨湯圓盛土碗,桂花老酒就蟹黃。

烏篷小船輕輕櫓,夜露凝香墜瓦當。

地理位置

夢裡·西塘 夢裡·西塘

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距上海90公里,南距嘉善市區1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蘇州85公里。

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塘全鎮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鎮區面積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萬。西塘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亦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獲世界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特色景物

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古名斜塘。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24座石橋將古鎮的五塊地區連線成一片,這些古橋大都為單孔石柱木樑橋,至今保護完整。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為連通兩條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後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內設在廳堂側面的陪弄,122條巷弄交橫縱錯,構建了古鎮的整體框架,並連線了新、老鎮區。2000多米的煙雨長廊是西塘建築最獨特的標誌,廊棚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著名景點。有薛宅、廊棚、臥龍橋、來鳳橋、石皮弄、聖堂東嶽廟、西園尊聞堂、五福橋、永寧橋、燒香港、里仁港等。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主要景點

夢裡·西塘 夢裡·西塘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澱,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一拱如月的石橋,槳聲四起的流水,青瓦灰牆的人家,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具有別樣的風韻。只是別忘了,在一處又一處誘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尋常的巷陌、尋常的人家,那才是西塘最為迷人的景色。西塘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簫:深沉、幽雅,意境綿長悠遠。悠然自得,溫和面世

1、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鎮下西街,"種福堂"西首,是夾在兩幢住宅之間的露天弄堂,建於明末清初,是王家子孫兩宅第之間形成的一條弄。在西塘鎮122條長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寬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全長68米,由216塊石鋪成,弄面平整,下為下水道。石皮弄左右兩壁梯級狀山牆有6-10米高,至今完整地保留著古老而又獨特的風姿。這條長長的石皮弄,是西塘最長的弄堂。弄深而窄,石薄如皮,故名石皮弄。

2、五福橋:位於燒香港,倪天增祖居陳列館以東,是一座單孔石板橋,橋長14米,橋孔跨度7.5米,是西塘現存最古老的橋之一,建於明正德年間,修於清光緒二十七年,也就是1901年,為單孔石級橋,橋長14米,橋孔跨度7.5米。它連通燒香港東端的南北兩岸。在清代光緒年間重修,此橋保存尚好,石級石欄尚整齊。繼續沿河道向前即到望仙橋。所謂五福即福、禧、壽、祿、善終。這是民間對人生的五大追求和祈願,用在橋上是造橋人對過橋人的祝福,希望此橋能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方便,而且還有每個人所希望的種種吉利。

3、中國紐扣博物館:西塘是中國紐扣之鄉,有紐扣生產企業近五百家,產量占全國生產交易的40%。紐扣館位於西街上,共有六個展廳:古代紐扣展示區、近代紐扣展示區、現代紐扣展示區、貝殼紐扣生產工藝流程展示區、紐扣套用區、中國結展示區。鈕扣博物館的開館開創了中國鈕扣史上嶄新的一頁,也為有著鈕扣之鄉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風景線。

4、明清木雕館:位於燒香港北。該館陳列著250多件明清時期以來以西塘為代表的江南地區民居建築木雕。展品有梁架、梁墊、撐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豐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圖案典雅、工整、精緻美觀,集中展現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細膩、清新、絢麗的格調。

5、陸墳銀杏:在西塘鎮郵電路墳浜弄口,共兩棵,雌雄一對。種植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銀杏老乾婆娑,枝葉茂盛。雄銀杏高13.5米,圍抱3.92米;雌銀杏高9.35米,圍繞3.08米。陸邦出身西塘,做過都堂,為官清正,知識淵博,曾做過明朝通政御使趙文華的老師。陸邦的住宅是趙文華購得修繕城牆時所多餘的城磚建造的,遺址即是現在西塘南棚下的俞家弄。墓現已無跡可尋,只留下了墓周圍的石人石馬與這兩棵老銀杏樹,依舊屹立於此印證著這段歷史。

夢裡·西塘 夢裡·西塘

6、倪宅:位於燒香港南,倪宅前後共五進,前有廊棚,後有花園, 正廳名為“承慶堂”,是近代的人民公僕倪天增的祖居地,倪宅位於西塘燒香港南,遊玩醉園初來,沿煙雨長廊前行,過了魯家橋便到,橋兩邊景色迷人,盡顯小橋流水景色,而今天的主角倪宅便低調的坐落其中,其主人是近代的人民公僕倪天增的祖居地,倪天增廉潔為民的精神也使倪宅成為浙江省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7、煙雨長廊: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多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椅,多為磚木結構,一般寬2-2.5米,大多有廊棚覆蓋,使商人貿易、行人過往無日曬雨淋之憂。廊棚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椅,供行人休息。

文化遺產

1、田歌:作為承載著傳統文化遺存的西塘,有著千年豐厚的民俗草根文化積澱。田歌是漢民族中的原生態民歌,是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明清古建築群西塘古鎮完整保留明清古建築群25萬平方米。

3、杜鵑花:是西塘的鎮花,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清代中期。據最近一版《西塘鎮志》記載,西塘曾有杜鵑品種145種,其中春鵑50種,夏鵑28種,西鵑59種,毛鵑8種,種植杜鵑花的家庭有119戶,被稱為“杜鵑花之鄉”

4、珍稀古樹名木:雖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古樹木正面臨著滅絕的威脅,但古鎮內的種植愛好者盡力搶護,使古鎮至今仍保留了許多古樹名木。古鎮西塘樹齡50年以上的有123棵,200-300年古樹有4棵,400年以上的有2棵。

文化情結

西塘,河流縱橫,綠波蕩漾。晨間,小橋流水,薄霧似紗;傍晚,夕陽斜照,漁舟扁扁,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寫照。望仙橋始建於宋代,來鳳橋、五福橋、臥龍橋等建於明清;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為連通兩條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後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內設在廳堂側面的陪弄,122條巷弄交橫縱錯,構建了古鎮的整體框架,並連線了新、老鎮區。狹窄而幽長的石皮弄,滴水的瓦當陌生而又親切,信步走過,後面似乎還傳來自己腳步的回聲。兩千多米的煙雨長廊是西塘建築最獨特的標誌,廊棚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依河而建的街衢,臨水而築的木格花窗民居,千米的廊棚,使整個小鎮在記中慢慢褪去了色彩,雖有些泛黃,卻逐漸清晰;種福堂、尊聞堂、薛宅等皆是明清時代的建築,古老而又樸素的宅院分明是西塘人的象徵,順著高深的屋壁望上去,陰濕天井中透過的陽光在緩緩移動,似流金撒在了斑駁的馬兜牆壁上,讓人慨嘆逝者如斯的時光。

《月夜裡的西塘》

揚眉

月夜裡的西塘,塘水泛著清亮的柔光,映襯遮雨的棚廊,廊下橘黃的燈光。

月夜裡的西塘,塘水攜著槐花的芬芳,流過翹首的馬頭牆,牆上觀音兜的清霜。

月夜裡的西塘,塘水載著輕巧的舟舫,攜帶著花雕的醇香,香沉了賓客的眸光。

夢裡·西塘 夢裡·西塘

石板的弄堂,燈火輝煌,屋檐下掛著商賈的布幌;

六月紅的蟹黃,細膩噴香,招徠了遠方的遊人品嘗。

七老爺的神堂,旗幡飄揚,巡遊者街道上浩浩蕩蕩;

陪弄子的花窗,圖案吉祥,銀不露白樟箱暗可財藏。

拱曲的橋欄,牽連著四面八方,人們在上面流連徜徉;

梔子花的清香,瀰漫十里的水鄉,伴著裊娜的清音悠唱。

古樸的西塘呦,似一幅歷史的圖卷在鋪張,高聳的粉牆黛瓦護房,任水墨恣意地流淌。

寧靜的西塘呦,似一位恬淡的姑娘在晚妝,冰薄的紗裙透著月光,等待心儀的君郎。

喔,月夜裡的西塘,真想、好想擁你進入恬美的夢鄉;

喔,西塘里的月夜,你是、你是我一生最清幽的懷想。

保護措施

西塘古鎮由於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及時地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城鎮建設規劃,從而使得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得以完整保存。1986年,西塘鎮邀請浙江大學編制了城鎮建設總體規劃,開始提出“保護古鎮、開發新城”的思路。在此基礎上,1996年又請來上海同濟大學的專家,圍繞全面保護古鎮的風貌特色,從城鎮性質、職能、布局等方面對城鎮建設總體規划進行了全面修編。

拍攝的影視劇

夢裡·西塘 夢裡·西塘

《碟中諜3》,《我的青春誰做主》,《五星大飯店》

《像霧像雨又像風》,《別愛我》,《茉莉花》

《夢回青河》,《畫魂》,《長恨歌》,《孤戀花》

《天一生水》,《和你在一起》等

旅遊攻略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

交通:上海,杭州,蘇州等地都有直達西塘的快客。

也可以從上海或杭州先坐火車到嘉善,

嘉善汽車站每隔5分鐘發一輛到西塘的車。

門票:100元/人。

建議遊玩時間:2天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皆宜,最佳季節在6—8月間。

住宿:價格從70-160元/天,不等。

水閣·烏鎮 —— 水閣烏鎮盡枕河

烏鎮是一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走進烏鎮,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攜帶著中國水墨畫的氣息撲面而來,雕梁、畫棟、石巷、老屋,見證著歷史滄桑的風情畫卷映入眼帘。東西柵是遊客最常遊覽的區域,東柵內,東市河內烏篷船不時咿呀往返,藍印花布隨風飄蕩,還有上了年歲的當鋪在訴說著烏鎮的故事。西柵雖缺少些生活氣息,但是每晚西市河的夜景會讓人心馳神往,或者只是在民宿內吃一頓地道的水鄉菜也好,再去老郵局寄上一張明信片,才不枉白來了一次烏鎮。

《水閣·烏鎮》

揚眉

魚米之鄉雨若梭,絲綢之府織機多。

京杭通達走水路,流水行船且當車;

四柵勾連跑官道,百步一橋出城郭。

橫樑架木江南韻,水閣烏鎮盡枕河。

地理位置

江南四大名鎮 江南四大名鎮

烏鎮古鎮是國家5A級景區,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吳江區,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

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著蘇州園林之美,兔耳嶺草甸之奇觀,一九九一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風景名勝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2014年11月19日始,烏鎮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

特色景物

水閣·烏鎮,攝影:揚眉 水閣·烏鎮,攝影:揚眉

烏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其中開放西柵和東柵為旅遊景區,原居民已幾乎全部遷出祖居地。走進烏鎮,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烏鎮和許多江南水鄉小鎮一樣,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謂“人家盡枕河”。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台灣著名音樂家王俊雄在《煙雨江南》系列中就專門譜寫了《蕩舟烏鎮》樂曲,揚眉填詞。

《蕩舟烏鎮》

揚眉

煙嵐霧雨中的烏鎮,是幅水墨的圖卷,波光嶙峋的水渠、欸乃!搖出了群青的色彩。

霧雨煙嵐中的烏鎮,是匹蠟染的棉布,綠水蕩漾的河渠、欸乃!搖出了纏綿的情懷。

青石板的弄堂小路,斜靠臨水的人家,柔波漣漪的水渠、欸乃!搖出了古舊的廳台。

花格窗的徽式瓦房,馬頭牆林立排排,光影浮動的河道、欸乃!搖出了幽香的三白。

花梨木的桐油雕床,清風翻動著紗簾,蘆花飄飛的河網、欸乃!搖出了月影東來。

千年古鎮,烏戌六朝故地;漆黑清幽,吳興數點遠山。

煙嵐霧雨中的烏鎮,是幅水墨的圖卷,凌空飛架的拱橋、欸乃!搖出了伊人油傘來。

燈火闌珊中的烏鎮,是幅炫彩的圖卷,人影傳動的水渠、欸乃!搖出吳儂軟語噯。

觥籌交錯的宴席上,瀰漫豆豉的香靄,三面臨水的軒窗、欸乃!搖出了雲影徘徊。

古鎮千年,六朝烏戌故地;清幽漆黑,數點吳興遠山。

燈影懵懂中的烏鎮,拱橋中駛出小船,斜長的木櫓搖動、欸乃!水浪輕叩石階台。

朗朗的書聲響起來,紅袖頻添豆蔻香,窗下駛過烏篷船、欸乃!不覺三更已泛白。

窗下駛過烏篷船、欸乃!不覺三更已泛白。

旅遊景區

烏鎮,攝影:揚眉 烏鎮,攝影:揚眉

1、東柵景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占地面積約為1.98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

2、西柵景區: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閒度假為主。西柵景區占地4.92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3、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4、江浙分府:代稱浙直分署,是烏鎮歷史上特有的一個政府機關。職掌巡鹽捕盜,兼理地方詞訟,俗稱二府衙門。自明朝嘉靖間設立,至民國初撤銷,幾經革復,數易其址,歷時三百七十餘年。

5、江南民俗館:館內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蠟像塑出婚喪嫁娶的話劇。衣俗廳以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餘年前江南民間穿著習俗。

6、江南木雕陳列館:這裡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木雕館裡的木雕取材豐富,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

7、余榴梁錢幣館:余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鑑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近26000餘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

8、文昌閣: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

9、修真觀:在烏鎮中市。北宋鹹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在此結廬,修真得道,乃創建“修真觀”。修真觀與蘇州玄妙觀、濮院翔雲觀並稱江南三大道觀,地位極為崇高。修真觀的山門正門上方掛有一特大算盤,下方書對聯一副:人有千算,天則一算,極具警世意味。

烏鎮掠影,攝影:揚眉 烏鎮掠影,攝影:揚眉

10、茅盾故居:是嘉興市迄今唯一的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其家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11、古戲台:是道觀的附屬建築,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與修真觀一樣屢遭毀損,但1919年的那次修繕後,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戲台為歇山式屋頂。台為兩層,底層用磚石圍砌,進出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後部有小梯通樓台,亦可通過翻板門從河埠下到船里。

12、匯源當鋪: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五開間的門面,樓上樓下,1.8米高的櫃檯。匯源當是徐東號第九世孫徐煥藻(茗香)於道光年間創辦的。

風俗民情

1、元宵走橋,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烏鎮人有走橋的習俗,入夜三五結伴出遊,途中要走十座橋,路線不可重複,此俗源於舊時普遍流行的一種以婦女為主體的避災禳解活動,稱“走十橋”或“去百病”。

2、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烏鎮更有許多與養蠶相關的習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團、裹粽子、設祭“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弓矢,以祈蠶,煮螺螄,以針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日起四鄉蠶農齊赴普靜寺燒香祈蠶,名“香市”。

3、端午吃粽,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古人都以“重五”為“毒氣橫溢,鬼魅活躍”的“惡日”。食黃魚、飲雄黃酒,乃至啖蛇蟲以毒攻毒,用蒼樹、白芷、鱉甲、芸香“打蚊煙”,牆邊屋角噴雄黃酒、撒生石灰水以驅蟲豸,凡此種種都帶有禳解的性質。

4、分龍彩雨,農曆五月二十五為“分龍日”,各坊水龍會整裝集隊,帶上全副救火器具,會聚於鎮中曠地河畔。

5、天貺曬蟲,農曆六月初六,讀書人家曬書籍,寺廟僧尼曬經卷,普通百姓曬衣物,是日牽貓狗浴於河的習俗,據說可避虱蛀,鎮人曬熱水為孩童洗澡,婦女於是日洗髮,而家家戶戶吃餛飩的習俗則是由混浴引申而來。

6、中元河燈,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當日,道觀作齋醮薦福,佛寺行“盂蘭盆會”,釋道兩教共舉法事,民間則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故又稱“鬼節”。

旅遊購物

水閣·烏鎮,攝影:揚眉 水閣·烏鎮,攝影:揚眉

烏鎮商業區以中市為中心,東南西北四柵各成系統,又有自己的中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商業網路。如東柵的中心是財神灣,全鎮最大的水產集散中心就在這裡,烏鎮最大的批發零售商徐恆裕東號和西號也在這裡。林家鋪子旁有錦和齋,經營南北貨物。在烏鎮外圍,有黃金水岸為中心的商鋪作為一個新興的商業區,已開設多家超市、蠶絲被等商場。

1、烏錦,烏鎮絲綢著名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有一兒子名沈學文,他繼承父業後,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後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

2、絲棉,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堅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勻薄如紙。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

3、布鞋,在中國人原生態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烏鎮布鞋是手工千層底布鞋。

4、篦梳,烏鎮竹、木、羊角、牛角等物產豐富,經選料、開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藝,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貴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5、湖筆,烏鎮歷史上隸屬湖州府,湖筆的製作工藝在這裡十分盛行,湖筆採用山羊、黃鼠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七十多道手工製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

6、白水魚,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

7、手工醬,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製。清鹹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

8、三白酒,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9、姑嫂餅,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鬥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

10、熏豆茶,又稱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輔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蘿蔔絲、蘇子、炒柏子等,故烏鎮人有“吃茶”一說。

11、生鐵鍋,1866年,鐵匠沈濟在烏鎮開設冶坊,是為烏鎮冶業的開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沈家精湛的冶煉技術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製作鐵器,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電爐熔鐵,風箱扇火換成了鼓風機助燃,選料是優質的純生鐵,製作工藝也一如祖輩。

12、杭白菊,杭白菊其實並不產於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並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中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

13、藍印花布,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摺扇、桌布、門帘、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

14、木雕竹刻,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

15、烏鎮定勝糕,定勝糕的形狀為荷花狀,外層是精製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裡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拍攝的影視劇

逝水年華 逝水年華

台灣女生組合SHE歌曲《中國話》MV也曾取景烏鎮,《似水年華》、《美麗無聲》、《旗袍》、《一江春水向東流》、《追日》、《早春二月》《乾隆王朝》、《她從海上來——張愛玲的故事》、《心中有鬼》等

文化情結

烏鎮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極富水鄉韻味,是古鎮上典型的建築。廊棚既可以為路人遮風蔽雨,又是小鎮居民休閒聊天的交際場所。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築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裡。走在河邊,可以看見居民們在這些老屋裡吃飯、打麻將,水鄉的風情和民情還在沿河的老屋裡繼續,構成了一幅幅獨特的江南風景畫。

烏鎮居民的特別之處是在牆上常常塗有類似於黑色的油漆。據說這種塗料塗了以後可以起到保護牆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鄉一帶被稱為“烏”,因此稱“烏鎮”。這裡附近農村以水稻和養蠶為主業,基本上還保持著一些江南農村的風情和建築格局。那些店面和房屋的樣式還有一種“老通寶”時期的遺韻,入詩入畫。最佳旅遊時節:春天與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仿佛夢境。傍晚,夕陽西照,遊人散盡,一個生活著的烏鎮出現在眼前。

《霧雨煙嵐的烏鎮》

揚眉

霧雨煙嵐的烏鎮呦,你是一幅絹絲的水墨圖卷,在江南的土地上鋪張;群青的色調淡雅清新,洇染出濃淡不一的墨跡,呈現著古舊的歷史淵遠流長。烏鎮的煙嵐霧雨呦,你是一團團纏綿的情懷,在水鄉江南的河網間飄蕩;黝黑的瓦當春雨滴落,綠黝的小草吐露芬芳,蜿蜒的路徑淒迷著徽式瓦房。

煙簾低垂的拱橋中,不時鑽出烏蓬的小船,唉乃的櫓聲、輕輕扣著枕河而棲的狹長弄堂。縱貫南北的水道石幫,穿連著臨水的人家,高挑的水閣、三面臨水銀杏的軒窗寬敞明亮。酒旗低垂竹簾稀疏,老鴨岩筍火腿慢燉,水霧中瀰漫、陶泥碗裡三白酒的陣陣幽香。蒸汽升騰的蠟染作坊,竹架上垂掛著冰紋的土布,藍靛的色調、在晨曦霧靄的光芒里更加清爽。

棚架斜揚的制醬小廠,散發出濃郁的豆豉芬芳,齊整的壇缸、竹編的錐形蓋帽下露珠滴淌。老底子的繅絲機吱嘎做響,雪白的桑蠶抽成絲線,柔柔的亮光、嘶嘶地纏進了紡車濕漉綿長。黃楊木的紋理清晰流暢,騰龍舞鳳雲水蕩漾,恣意的舒張、三疊精雕細刻的千工大床。杉木榫成的古宅大門,牆兜高挑石獅成雙,紫銅的扣環、粗大而鋥亮凝著雨露寒霜。兩進兩層的木閣樓房,坐北朝南古樸大方,明暗的天井、散發著沈家世代儒雅的書香。

星羅棋布的小島分布十里水鄉,拱橋鉤連烏墩上遊人徜徉,橋里看橋時隱時現別具風光;空氣中瀰漫著洋槐的芬芳,濕漉的小街青石砌就,春雨淅瀝桃花水隨意在流淌。豐腴的旗袍上盤結鎖扣,細碎的蘭花白蝶飛揚,桐油花傘纖纖的嫩手來擎張;佇立在高高拱橋的石欄旁,霧雨煙嵐中舉目向遠方眺望,喔,那是我心儀已久的水鄉姑娘。

旅遊攻略

門票:聯票150元/人。

開放時間:8:00-17:30(冬季17:00)。

建議遊玩時間:2天。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皆宜,最佳季節在4—6月間。

位置: 浙江省嘉興桐鄉市石佛南路18號

交通:從嘉興或嘉善坐往桐鄉方向的汽車到烏鎮。

住宿:烏鎮的酒店:價格在:425元起;烏鎮的會所:價格:200至400元不等;烏鎮的客棧:價格:60至100元不等;烏鎮的民宿:價格:60元至680元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