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河南省
永泰寺塔V-355
概述
位於鄭州登封市區西北11公里永泰寺。建造於唐代,為單層十三級密檐疊澀式磚塔,平面呈方形,塔基底邊長5.05米,塔高37.6米。塔門拱券形,南向。塔身自下而上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塔檐逐漸內收,外輪廓呈優美的拋物線形。塔室內部仍為方形,空筒狀。塔剎由仰蓮及相輪組成,已殘。
簡介
永泰寺,原名明煉寺,位於登封市西北,始建於北魏正光二年(521年),

因孝明帝的妹妹永泰公主入寺為尼,唐代更名為永泰寺。該寺是佛教禪宗傳入中國後建設的第一座女僧寺院,也是我國現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寺院。永泰寺塔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系單層密檐式磚塔,平面呈正方形。塔身南面辟券門,塔身之上11層為密檐,各檐外輪廓的連線呈明顯的拋物線型。其精美的造型,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唐塔塔剎中的佼佼者。永泰寺群山環繞,寶塔點綴,溪水縈迴,林木蔥鬱,景色宜人。寺後有一座淹沒在樹叢雜草中非常矮小的塔,仿樓閣式方形兩級,磚砌,形制比較罕見,為金代永禪寺(永泰寺)均庵主的墓塔,建於金大安元年(1209年)。

均庵主塔為四邊形雙層磚塔,高3.5米。塔基為須彌座,周圍有磚雕花紋。塔身前面辟一方形磚券門,門外沿飾磚雕花紋一周,塔室內空蕩無物。塔身背面嵌有《嵩山永禪寺均庵主塔記》刻石一方。碑載北魏時期明練、永泰二公主出家前後的景況及均庵主之功德和生平。當地民眾傳說塔室內放有“永泰公主包骨像”,故該塔俗稱“永泰公主包骨塔”。
歷史
塔西南50米處有金大安元年(1029年)建造的方形雙層磚塔,高3米餘,塔剎已毀。塔東北約150米處,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建造的磚砌喇嘛塔1座,高約6.18米。永泰寺位於塔的西南方,始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12年),以後屢有修建。現存多為清代建築,建築面積989平方米。

建築風格
在永泰寺院後,有一形制極具典型盛唐建築風格的古塔――永寺泰寺塔。黃泥砌磚而成,塔室內部仍為方形,

上部呈空筒狀直通塔頂,塔身之上為11層密檐,密檐外的輪廓連線呈明顯的拋物線形,柔和、優美、秀麗,塔的最上部是由仰蓮、五重相輪等組成的寶剎,其精緻的造型,可以說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唐塔塔剎中的佼佼者。永泰寺共現存建築共分五進山門、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寶殿、皇姑樓,廂房有伽藍殿、六祖殿等。
建築
永泰寺塔,單層密檐式建築,平面呈正文形,塔體高通24米,壁厚4.8米。青磚黃泥壘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