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嵩山永泰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太室山西麓子晉峰下,它依山就勢,坐東面西,面對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南望千崖萬壑的少室山,北依風景秀麗的太子溝,面臨碧波蕩漾的少林湖,整個寺區依山傍水,環境古幽。歷史
永泰寺原名明練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現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寺院,也是嵩山現存寺院中唯一的尼僧寺院。永泰因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為尼而命名。
永泰公主的父親宣武帝元恪,兄長孝明帝元詡在嵩山都建有行宮,永泰公主常隨父兄到嵩山遊玩,被嵩山幽美的環境和寧靜的寺院生活所吸引,多次要求到嵩山出家。為滿足妹妹的要求,孝明帝特詔令為妹敕建尼寺一座,讓永泰公主侍佛傳法,因寺建在南朝梁武帝的女兒、禪宗初祖達摩的四大弟子之一明練公主塔旁,故名明練寺。其生活費用由朝廷供給,永泰公主經常把錢糧賑濟周圍百姓,因此,嵩山地區廣大僧尼對永泰公主十分崇敬和愛戴。
唐神龍二年,嵩岳寺僧道瑩上奏朝廷,整修明練寺。竣工後,把永泰公主供奉在皇姑樓內,把明練寺改名永泰寺。明練寺從創建到易名永泰寺共經歷了185年。永泰寺現存建築共分五進,有山門、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寶殿、皇姑樓,廂房有伽藍殿、六祖殿等。紅牆綠瓦,鐵馬釘鐺,建築技藝精美,古樸典雅大方。在寺院後山坡上有:唐永泰寺塔,金代均庵主塔,明代肅然、無為普同之塔,這些古塔,造型優美,秀麗挺拔。寺內散存有唐代以來的碑碣、石雕40等余品,雕工精細,書法流暢。古樹名木有:我國稀有名貴的娑羅樹,被稱為佛門旗桿的大楊樹,單株結果的銀杏樹和我國第一部武打動作片“少林寺”電影中的“牧羊女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這些文物均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63年永泰寺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嵩山文物群中一顆丙燦的明珠。
永泰寺塔,位於寺院後山坡上,建造於盛唐時期,單層密檐式建築,平面呈正文形,塔體高通24米,壁厚4.8米。青磚黃泥壘徹而成,塔的外壁敷有一層薄薄的白灰,塔身高聳,南面辟有高2.6米,寬1.74米的券門,由門要至塔室,塔室內部仍為方形空筒狀,塔身11層密檐,各檐外輪廓的連線呈柔和的拋物線狀,塔剎由仰蓮、五重相輪組成,其精美的造型,是我國現存唐塔中的佼佼者。據碑文記載,永泰寺塔是因供奉舍利而敕建的。現已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泰寺碑,刻立於唐天寶十一年。龍首方跌,碑首與碑身渾為一石,高2.35米,寬0.9米,厚0.24米,造型精緻,雕刻生動,碑頂六龍盤首,從側面看,有三條垂首含碑,龍的軀體充分體現出盛唐時期石雕藝術的水平。
碑的正面為線刻畫像,碑額陰刻,佛端坐於雲朵之上,作說法相,佛像背後刻有火焰和頭光,碑身的上半部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本尊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圓形胡床上,施無畏印,頂部有一華蓋,裝飾繁華。碑身下半部刻有二天王,披甲戴胄,形象兇悍,可鎮凶辟邪,碑的兩側又刻有二天王、二辦士與碑陰相銜接。縱觀整個畫面,線條流暢,形象優美,是我國佛教文物中的珍品。
碑陰額部中間刻“唐永泰寺之碑”六字,碑身刻有龍興寺沙門靖彰撰文、穎川處士荀望書丹的“大唐中嶽永泰寺碑頌並序”。內容主要敘述了北魏至唐230多年間,嵩山永泰寺的歷史沿革和一些僧尼的活動情況。該碑字型為楷書,肥潤端莊工整,剛勁俊逸,正如清人畢沅在《中州金石記》中評曰:觀荀望書丹,結體茂密,實為唐代之佳品。
娑羅樹高20餘米,粗2.5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老稀有名貴樹種之一。樹冠濃密,枝繁葉茂,形狀猶如一柄大傘,故當地民眾稱之為釋迦牟尼佛的“涼傘”。夏秋之際,串串娑羅花開,恰 似尊尊小塔立於綠叢之中,微風拂過,颯颯輕顫,分外引人,實為嵩岳一景。
娑羅樹,屬七葉樹科植物,因每穗必有七葉,故又名七葉樹。其花穗似塔,花如豆大,色白如絨,香氣芬芳,使人賞心悅目。它每朵花內的花蕊都是七芯,所結的果實核心是一半紅一半黃,被稱為陰陽果,說明釋迦牟尼歷經人生滄桑,以他的慈悲和大智慧,悟通天地陰陽和因果對應關係的道理而成佛。顯示了佛教與世無爭的哲理。這棵樹是由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帶入中國的。漢明帝8年(公元68年)漢明帝夜夢金神,寓意西域有神,醒後就與大臣商議,派秦景,蔡音去西天取得真經,並請來了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當時就是這兩位高僧用缽帶到中國的,先植於鴻臚寺(今白馬寺),後於公元79年由二位高僧移栽法王寺,孝明帝為永泰公主修此寺院時把娑羅樹賜於公主,公主親手把它栽在寺院。說也怪,無論是在白馬寺還是在法王寺,娑羅樹總不見長,移栽永泰寺後,竟然枝繁葉茂,猛長起來,可見娑羅樹與公主有緣。
經過2000年的佛光普照,2000年的博愛精深,使娑羅樹每根枝條、每片葉子、每個花蕊,每顆果實都盈滿了普渡眾生的佛心。基人在娑羅樹下靜坐,一切疲勞疾病全無,任何私心邪念與煩惱頓消,有一種超然脫俗的感覺,若能再喝上一口公主井水泡的娑羅花茶,則更是心神舒爽。娑羅樹是中、印佛文化交流和中、印友誼的歷史見證。
旗桿楊,又名佛爺旗桿,樹高26米,樹圍4.6米,是當時建寺所立的旗桿,古代在寺院用來懸掛佛旗所用,又相當於現在的通訊工具,有召集善男信女來寺院舉行法會的作用。據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樹身已空但枝葉狐朋狗友茂盛,已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堪稱“天下第一楊”,又稱“順運樹”、“智慧樹”、“天然指南針”。當大家站在此樹前會悟出許多道理,增加智慧。此樹下半部樹皮蒼老,上半部樹皮細嫩,正好是返老還童的表現。因佛教講的是空,是戰勝煩惱和邪念的最高境界,這棵樹經過佛光普照,已具有佛性,所以它很受信徒的膜拜,都想吸取它的靈氣,使自己身體健康長壽。
經幢:呈八棱形石柱,刻立於唐天寶九年,是李隆基親自下旨所立。因李隆基的母親當時在此許下宏大的願望,在其願望實現後,還願讓李隆基所立。經幢上首有石龕,內刻有一佛兩弟子。佛有兩種坐法,一種是佛教打禪的坐法,稱為結跏趺坐,另一種是手敷在膝蓋上,在佛教中愚意佛、菩薩與眾生是一體的,也就是說現在的人如果有什麼願望,只要心誠,佛、菩薩都會使咱們願望實現,得到滿意。下部刻的是經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它的用途是莊嚴佛教道場和還原延生所用。這兩個經幢是嵩山地區最大的。
公主井:此井是初祖達摩為嘉獎永泰公主所賜。所說當年永泰公主在此修行時,寺院沒有水源,寺內尼僧要到後山去擔水,因當時山內經常有狼蟲出沒,有很多尼僧遇害,有許多僧人藉故參學離開寺院,而永泰公主卻一直堅持下去,親自上山擔水,她的誠心感動了天地,在她得到正果時,初祖達摩用禪杖賜她一眼井,井水甘甜,常年飲用可強身健體,並養顏護膚。此水現已被宗教人士、周邊民眾及各地遊客信徒供奉為甘露聖水。另外,寺內還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蹟及歷史文物,如傳書匣、元碑、明碑、蓮花燈座(現已收藏在省博物館)等,均具有較高鑑賞價值,屬珍貴文物。
寺外還有神奇的太子溝、達摩一葦渡江圖、丫環溝、子晉峰、望都峰、皇姑洞、臣宰溝、七星石、萬人功德路及皇姑橋等名勝古蹟,構成了一處完整的以佛教尼眾文化為特色的名勝風景旅遊區,隨著開發力度,宣傳推廣力度的加大,永泰寺重現昔日光彩,知名度大大提高,遊客人數日漸凝增,並接待大量國際友人(如韓國高僧佛心道文大法師等)。另外,根據永泰寺的文化背景,新近成立了永泰寺女子武術學校,弘揚國萃,在為地方旅遊事業做貢獻的同時,展開與國內外友人的交流合作,將永泰寺推向世界,展現永泰寺正道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