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起源
水龍節其實是客家水龍節,而傳說前期來洛帶的客家移民備受乾旱煎熬,他們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歷盡滄桑。後得知洛帶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蜀太子劉阿斗遊玩甑子場時,不慎將手中玉帶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監淘井撈帶,不料一淘井便風雨大作,一停止便風平浪靜,再一淘又風雨大作,無法將玉帶撈起,從此甑子場更名落帶。又得知八角井為東海的海眼,其水甘甜,取之不盡。受此啟發,客家人便自發地將老祖宗的舞水龍配合以淘井祈雨,既得雨水,龍王又不發怒,甚是靈驗。之後即使不再天旱,每年端午節洛帶客家人均以舞水龍感謝上蒼風調雨順,(元宵節則舞彩龍、火龍),並慶賀豐年。舞火龍和水龍遂成為客家獨特的漢族傳統文化習俗。
節日活動
每逢天旱,當地民眾便自發組織起來舉行,整個活動時間為1至3天,走街串巷的舞龍,龍到之處,每家每戶用木盆、木瓢舀水潑龍。
節日中民眾舞龍祭祀山神,拜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國泰民安。祭祀結束,民眾齊聚一堂,唱起山歌、跳起莎朗、品嘗咂酒,共享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慶美好幸福的生活。
龍紮好後,先由一位敲鑼的人,在頭一天沿街串巷的喊: “家家戶戶水缸裝滿水,明天青龍來時,用水潑龍。”出龍前,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擺上供品,焚燒香紙,向天神、龍王祭祀,隨後,玩龍的隊伍便可出發了,出發時配置鑼一個,作為玩水龍的前導,青龍跟其身後,邊走邊玩(稱“過街龍”),水龍在街頭邊舞邊走,街道兩旁的住戶用瓢、盆盛水潑向龍身,以龍頭為重點潑水對象,男女老少都可參與潑水,其景其情,熱鬧非凡,具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因此,水龍所到之處,特別深受民眾歡迎。
節日傳說
關於“水龍”,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久旱無雨,太陽像火一樣曬得百花凋謝,五穀不長。人們想盡了各種方法,而老天爺根本沒下一滴雨,天下越乾越厲害,沒有辦法的人們只好聽天由命了。 一天晚上,一位神仙託夢給一位叫寶公的老人說:“龍、人和狗是親兄弟,人是老大,龍是老二,狗是老三。兄弟仨長大後,龍分家得到的家產極少,他想不通而負氣出走,不想回家。後來,龍成為了掌管風雨的神,可只要一想起分家的事就很生氣,於是故意不下雨,讓天干使人得不到好收成。你們如果想得雨,就扎一條水龍,抬上狗,敲鑼打鼓上街舞一趟,還要邊舞邊潑水,一直把龍舞到河邊,讓龍知道你們心裡還有他這個兄弟,這樣他就會降雨了。”寶公喜獲此言,第二天立即去和寨老們一商量,大家都很贊成扎一條水龍來舞。於是,寶公和寨老便組織各條街道的民眾編扎龍,熱熱鬧鬧地舞上街,一直舞到河邊做完祭祀儀式才回家。果然,龍見到人舞著龍,抬著狗來到河邊,想三兄弟又象當初團聚在一起,念及弟兄之情,就呼風喚雨,降下甘霖,解除了人間的旱情。從那以後,每逢五黃六月久旱無雨,民眾就擇定吉日玩水龍求雨,舞龍的隊伍所到之處,街道兩側的居民就用水潑龍,舞龍結束後將水龍投入舞陽河任其自行沉入水中。民眾都說潑水龍的水是“吉祥水”,水潑得越多,則表示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當年就一定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如果誰要有幸被潑上吉祥水,就會事業發達,財運興隆,萬事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