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劃分: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Cervidae)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偶蹄目:
包括9科82屬,近200種動物。它們幾乎遍布全世界,澳大利亞、紐西蘭、北極和南極除外。本目中有許多體型優美的動物,也有相當醜陋的,還有一些對人類很有用的動物。
偶蹄目的動物特徵是趾為雙數,第一趾已完退化,第二趾與第五趾不發達或缺如,第三、四趾發達,支撐全身重量。胃有二至四室。
偶蹄目動物具複雜的消化系統,絕大多數偶蹄動物(真反芻動物有170多種)胃有四室,即有特殊的反芻系統。這使它們能迅速吞咽食物,進入瘤胃、網胃,等它們避開猛獸能安全休息時,再使食物逆轉至口中重新咀嚼並第二次咽下去,慢慢地消化。
本目動物的體形大小也相差很多,最小有鼷鹿肩高僅20厘米,體長46厘米,體重2.5公斤。而最高的長頸鹿肩高達3.5米,軀體笨重的河馬體重可達4.5噸。
鹿科:
有17屬約40餘種動物,產在亞洲、歐洲、非洲、南美和北美各地,被引進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幾內亞。它們棲居地區多種多樣,包括森林、北極苔原、乾旱的沙漠、開闊的灌木地帶和海洋。
這些細長腿動物的特點是頭上有角或有獠牙。本科中僅兩屬兩種動物無角而具獠牙,即麝與河麂。除馴鹿雌雄均有角外,其餘鹿類都僅雄性有角。角為分叉而無鞘的骨質實角,每年脫換。新長出的角有一層茸毛並滿血管(即中藥中的鹿茸)生長完全後血管停止供血,角骨化,外皮茸毛脫落,成為硬角。鹿在一、二歲時長第一對角,一般只是短而直的小角,不分叉。角的大小和叉數隨年歲增長而增大加多。
雌性比雄性軀體小且更加細長。本科動物均每足四趾,第三、四趾發達,第二、五趾小。雌獸有兩對乳頭,麝只有一對乳頭。它們胃分四室,反芻。本科中體型最小的成員是麝和普度鹿,最大的駝鹿。它們均為食草動物,吃草、樹皮、細枝、嫩樹芽和其它植物。
水鹿:
國內分布於雲南、四川、湖南、廣西、廣東、台灣等省區。國外產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水鹿體型粗壯,頸長,具長而蓬鬆的鬣毛;尾甚長,密生長而蓬鬆的毛,顯得尾很粗大;體毛一般為暗栗棕色,臂部無白色斑,頜下、腹部、四肢內側、尾巴底下為黃白色。
水鹿一般棲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各類森林、稀樹高草坡等環境中,喜歡活動於夾雜在森林中的草坡地帶。有季節性小區域的垂直遷移現象。其活動範圍大,沒有固定的窩,很少到遠離水的地方去。水鹿全年均喜歡在泥水中跋涉,甚至在冬天地面上出現寒霜時,也常見到水鹿臥在淺水中。水鹿在雨後特別活躍,夏天常到偏僻的水窪地打滾洗浴,弄得滿身泥污藉以防止蚊蠅。
水鹿主要在夜間活動覓食。它主要吃草,尤其喜歡吃靠近水源的嫩草,也吃樹葉、嫩芽和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