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茴香[中藥]

水茴香[中藥]
水茴香[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茴香,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大葉石龍尾Limnophila rugosa(Roth) Merr.的全草。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健脾利濕,理氣化痰之功效。用於水腫,胃痛,胸腹脹滿,咳嗽氣喘,小兒乳積,瘡癤。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甘,性溫。

歸經

歸肺、脾、胃經。

功效

健脾利濕,理氣化痰。

主治

用於水腫,胃痛,胸腹脹滿,咳嗽氣喘,小兒乳積,瘡癤。

相關配伍

1、治水腫(包括腎炎水腫):水茴香、臭茉莉根、海金沙藤、雞矢藤、地骷髏、白茅根各30g。水煎服(有腹水者,加腹水草、葫蘆殼、半邊蓮各15g)。

2、治脘腹氣脹,胃痛:水茴香、南五味子根、徐長卿各9g(胃痛加青木香、烏藥)。水煎服。

3、治濕阻脾胃:水茴香15g,藿香、陳皮、南五味子根、樟樹根各9g。水煎服。(1-3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具橫走而多鬚根的根莖。莖自根莖發出,1條或數條而略成叢,直立或上升,通常不分枝,略成四方形,無毛。葉對生,具長1-2厘米帶狹翅的柄;葉片卵形、菱狀卵形或橢圓形,長3-9厘米,寬1-5厘米,邊緣具圓齒;上面無毛或疏被短硬毛,遍布灰白色泡沫狀凸起;下面脈上被短硬毛;脈羽狀,每側約10條,直達邊緣,在葉的下面隆起。花無梗,無小苞片,通常聚集成頭狀,總花梗長2-30毫米,苞片近於匙狀矩圓形,全緣或前端略具波狀齒,基部無柄,與萼同被緣毛及扁平而膜質的腺點,花除上述排列外,亦有單生葉腋的;萼長6-8毫米,果實成熟時不具凸起的條紋或僅具5條凸起的縱脈;花冠紫紅色或藍色,長可達16毫米;花柱纖細,頂端圓柱狀而被短柔毛,稍下兩側具較厚而非膜質的耳。蒴果卵珠形,多少兩側扁,長約5毫米,淺褐色。花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水旁、山谷、草地。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乾燥全草長10-50cm。莖黃棕色,略呈四方形,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髓。葉多脫落或皺縮捲曲,灰棕色,對光視之有多數透明腺點,揉之具八角茴香氣。氣香,味微甘。以葉多、香氣濃者為佳。

藥理作用

降血壓作用。

相關論述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寬腸理氣,利尿消腫。治蓄水膨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