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文化

水稻種植文化

當今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是以大米為主食。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國考古有了重大發現: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發掘出大量稻穀、稻米炭化物,經C14測定距今5000到8000年之間;河南舞陽遺址,1991年發掘時在紅燒土塊中發現10枚稻殼印痕,經光學顯微鏡(LM)和掃描電鏡(SEM)觀察比較,發現與現代稻粒長度接近。印痕縱溝寬140—350微米,也與現代稻粒的140—280微米大致吻合。經測定為8000年左右;浙江河姆渡遺址,20世紀70年代末發掘,在400M2的範圍內發現很厚的人工栽培稻炭化物,以及石磨、骨耜、木鏟等穀物生產工具。經測定距今6700±200年左右;等。

概述

水稻種植文化 水稻種植文化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被《考古》雜誌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要考古發現之一。

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約4米左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層的時代,經過對地層中出土的遺物的碳-14測定,確定其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

第四文化層較大面積範圍內,分布著稻穀、稻殼、秕谷、稻草、莖葉、木屑碎渣等互動混雜的堆積層,厚度從10一40厘米不等,最厚處達70~80厘米。稻穀、穀殼、稻葉、米粒保存較好,出土時稻稈、稻葉和稻穀與秕谷推斷。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和穀殼,換算出稻穀當在12噸以上。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大,保存之好,不僅堪稱全國第一,就是在世界史前遺址中也是十分罕見的,這填補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史上“有粳無秈”的空白。

伴隨出土代表農具是骨耜,有170餘件。骨耜大部分取材於大型偶蹄哺乳動物(如水牛、水鹿和四不象)的肩胛骨。在耜柄、耜面鑽孔,用藤條或繩索把木棒與骨耜捆緊做成後世稱為“耒耜”的農具。

重要意義

稻穀和骨耜的發現,生動地告訴我們:當時先民們在這一大片土地上撒下谷種,就是用這種農具進行耕作。他們手執耒耜,開田翻土、引水灌溉,辛勤耕作、同時還出土了動物肋骨製作的一面磨成鋸齒狀的骨鐮、中耕農具鶴頂鋤和穀物加工工具木杵等,反映了在7000年前。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先民們已經脫離了“刀耕火種”的落後狀態、發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產工具、普遍種植水稻的階段,作農業已成為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河姆渡文化稻作農業的耕作形態堪稱世界上最為先進發達的耜耕農業。

河姆渡遺址大量稻穀的發現,還有存在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往人們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這裡的水稻比印度發現最早的水稻還早了三千餘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