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洋佛號石柱

新譯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佛教菩薩之通稱。 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脅侍。 在娑婆世界,他與文殊菩薩並為釋迦牟尼的兩大脅侍。

水洋佛號石柱

水洋佛號石柱在臨海沿江鎮水洋村,位於村後的殿頭山山崗。1986年10月17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石柱方形,由頂部、柱身、基座三部分組成。通高3.37米,粗0.275×0.25米,其中頂部高約0.30米。柱座為方形礎盤,柱身四面體,柱頂作六角形三層塔帽攢尖頂。頂部直徑大於柱身,柱身上端做成卷殺。柱四面均刻有文字,由於年代久遠,東西兩面的文字已無法辨認,僅南北兩面的文字尚依稀可辨。南面偏西的文字為:“南無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摩訶薩,甲子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六日口口口人口捐賄建立,立此等讚曰……”。北面偏東的文字為:“南無釋迦牟尼世尊、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下刻雙行“癸酉至順四年(1333年)九月二十二日樹閒後人阮口等徙立”題記。從石柱的僅存的文字來看,主題均為佛號。南面為“南無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摩訶薩”佛號,按照佛教的解釋,“南無”為梵語namas,巴利語namo。又作南牟、那謨、南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對象,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大慈大悲”,指佛菩薩濟度一切眾生之大慈悲心而言,即廣大無邊之慈悲。“觀音”為佛教菩薩名,舊雲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雲觀世自在,觀自在。“摩訶薩”舊譯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譯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佛教菩薩之通稱。北面三個佛號,“釋迦牟尼”梵名S/a^kya -muni,巴利名Sakya-muni。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釋迦牟尼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文殊師利”或作曼殊師利、妙吉祥,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脅侍。“大行”即行業廣大之意,指菩薩之修行。菩薩為求佛果菩提,乃發大誓願,歷經三祇百劫,修波羅蜜等諸善萬行,積大功德,故稱大行。“普賢菩薩”漢譯有普賢、遍吉等名。是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的大乘聖者。在娑婆世界,他與文殊菩薩並為釋迦牟尼的兩大脅侍。在我國,則是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地藏、普賢)之一。從石柱的造型來說,當為佛教中的經幢。東西兩面無法辨認的文字,應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或《心經》、《楞嚴經》。
中國古代的佛教經幢,始創於初唐,盛行於唐、宋,以後衰落。“幢”是梵語“馱縛若”的譯名,原為用絲帛製作的傘蓋狀物,頂裝如意寶珠,下有長桿,立於佛前。佛教徒建幢立於寺院或通衢大道,以作功德。經幢一般由幢頂、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組成,主體是幢身,刻有佛教的咒文或經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此經幢建於元代,已屬難得。而柱身作四面體,則更為可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