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東部門戶玉山、德興兩縣(市)交界處,東與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接壤。地理坐標是東經118°03’、北緯28°54’。周邊有浙贛鐵路、滬瑞高速公路、景婺黃常高速公路和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公路連通。古為饒、信、衢三州之會。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具體詳盡的位置是:位於上饒市玉山縣懷玉鄉、南山鄉、紫湖鎮大部分範圍和德興市皈大鄉小部分範圍內。東距浙江衢州90千米,南距福建武夷山120千米,西距上饒市78千米,北距德興市85千米,距安徽黃山市263千米。
玉山縣城是距離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最近的城市,距三清山風景名勝區50千米,有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公路緊密相連。
地理位置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東部門戶玉山、德興兩縣(市)交界處,東與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接壤。地理坐標是東經118°03’、北緯28°54’。周邊有浙贛鐵路、滬瑞高速公路、景婺黃常高速公路和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公路連通。古為饒、信、衢三州之會。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具體詳盡的位置是:位於上饒市玉山縣懷玉鄉、南山鄉、紫湖鎮大部分範圍和德興市皈大鄉小部分範圍內。東距浙江衢州90千米,南距福建武夷山120千米,西距上饒市78千米,北距德興市85千米,距安徽黃山市263千米。玉山縣城是距離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最近的城市,距三清山風景名勝區50千米,有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公路緊密相連。
景區歷史
晉代醫藥學家、道教理論家、著名道士葛洪,約在東晉昇平年間來到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煉丹。唐乾符年間,紫金光祿大夫、信州太守王鑑,暮年攜家隱退在山下的大源塢(今德興反大鄉引漿村)。宋乾道六年(1170),王鑑的第十代孫王霖創建三清道觀,後因世亂荒年,道觀毀。
明景泰年間(1450-1456),王鑑的第二十八代孫王祜,在舊基再建三清宮,並沿途設景,增設殿宇,並施田以膳羽士。當時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孫原貞為其手書“三清宮”坊額,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乃因此日漸聞名遐邇。
清代,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天姿國色吸引著八方遊客,時有名人程雲吉、程一先、毛九瑞、肖立選、陳壎、程光壁、余朝楷等先後上山觀光,浙江、安徽等省香客亦到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進香。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旅遊業得到發展。而在清末和民國期間,由於連年戰亂,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一度衰落:在近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是皖浙贛閩邊區革命老根據地之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發展對外貿易,粉碎了國民政府的封鎖,成為蘇區食鹽、醫藥、布疋等物資的重要供應站。
198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並列為全省四個旅遊區之一。1985年,成立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1988年8月,國務院又批准為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旅遊服務設施已成規模,北麓建有汾水賓館,經營住宿、飲食、商店、停車、攝影、導遊等業務,山間還建有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第一、第二招待所、汾水村旅行社以及一些個體戶經營的小吃部等。南麓的山谷里,新建了一座山莊式的響波橋賓館以及梯雲嶺、日出山莊、青年茶社等。
2005年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7月8日,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12年9月21日,在葡萄牙阿洛卡舉行的第11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江西省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2011年被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景區文化
道教文化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興衰沉浮,始終與道教的興衰有密切的關係。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文化開始於晉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擁有特殊地位。據史書記載,東晉昇平年間(357-361),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蹟。尤其是那口丹井,歷時一千餘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後人稱之為“仙井”。於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開山始祖”,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的第一位傳播者。
時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為國教,士穿行往返於大江南北,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道教也隨之興盛起來,香火不斷,朝山香客絡繹不絕。唐(周)聖元年(639),朝廷為了加強統治,割衢州須江(今稱為江山市)之南鄉、常山之西鄉和饒州弋陽之東鄉,設玉山縣,遂將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劃為玉山縣所轄。其後,方士將化緣所得,在葛洪結廬煉丹之處建設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第一座道教建築--老子宮觀(此觀被稱為“三清福地”),進一步鞏固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寧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時,在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一帶開始出現成批的道教建築。方士們為了紀念葛洪開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觀,內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書石像;同時建起的還有福慶觀、靈濟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們在天門峰的懸崖之上,用天然花崗岩雕乾砌成一座六層五面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至今巍然不動,被譽為三清山道教建築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元時,朝廷把道教當作控制漢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進一步受到重視。此時三清觀內出現了信奉全真派的方士,他們專門從事道教活動,多時達幾十個人;更多的方士則信奉正一派,他們受道教經典戒規約束,諳熟各種醮禱儀式,在民間從事道教活動:一為從事陰事,超度亡靈,如做功德、關殮等;一為從事陽事,如打醮等。據元人魯起元在《游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記》中說,此時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正在大動土木,擴建三清觀。觀內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神像;山上景物、地點也以道教稱謂命名,如仙人橋、雷公石、判官石等等。由此可見當時三清山上興盛一斑明太祖朱元璋特別推崇道教,張天師為全國教主,貴溪龍虎山遂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距龍虎山僅300里,近在咫尺,傳教、化緣的方士來往頻繁,聯繫也極為密切,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教務活動幾乎直接在張天師控制之下進行的,此時山上朝拜之風極興盛,散居於贛、浙、皖、閩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組織香會“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華”。他們結隊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開道,點燃香燭,抬著豬牛羊各種祭品,並鳴三眼銃助威,配以鼓樂,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向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進發,每日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千人。明朝為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教活動的鼎盛時期。山上的道教建築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至景泰年間,山上已經建起龍虎殿、方士羽化壇、玉零觀、糾察府、演教殿、九天應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門石坊、飛仙台、流霞橋、石階“眾妙千步門”、“沖虛百步門”等建築,並重建三清觀,改建三清宮。明代的宮宇建築十分獨特:前後兩進,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崗岩雕鑿乾砌而成,石樑石柱,四周配以石牆,內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題刻45處。民間傳說
猴王法相的由來
傳說當年大鬧天官的孫大聖,奉觀音法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功德園滿。師徒四人到西天佛國,參見如來佛祖,聽候佛祖嘉封,以成正果。唐玄奘率領悟空、悟能、悟淨參拜佛祖畢,侍立一旁,聽候佛祖賜封佛號。當時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不料孫悟空突然向佛祖如來叩首說道:“謝佛祖賜號封佛,悟空理應知足常樂。怎奈那東土神州,大千世界,妖魔並未盡除,黎民深受其害,悟空怎能安心禮佛,靜坐旁觀,豈不有負佛祖賜封鬥戰勝佛的本意!”佛祖笑問悟空:“如此說來,爾意欲何為呢?”梧空答道:“悟空欲往東土神州選一清靜聖地,繼續修煉降魔大法,妖魔一天不除盡,鬥戰一天不能止,這樣才能不負封賜佛號之意。”佛祖聽後笑道:“想吾西天淨上,乃極樂世界,黃金鋪地,白玉為池,地涌蓮花,瓔珞垂地,七寶菩提,萬劫不滅。大千世界,哪裡還有比這更好的清靜聖地呢?”悟空回道:“東土神州,有座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是天地生成的瑤台仙境。那裡奇峰參天,彩霞鋪地,白雲生幽谷,飛瀑掛山間;怪石奇松忘色相,不老須岩萬古蒼。悟空欲去修煉降魔大法,又恐老君教祖不能容我。因為當年大鬧兜率宮,蹬翻了老君八卦爐。”佛祖聽完。便問兩旁侍立的門人弟子:“誰願代我東去三清,帶領悟空向老君教祖說情,讓他留下悟空,以成全他齊天宏願。”觀音菩薩閃出班來,雙手合十道:“弟子願領悟空東去三清,向老君教祖傳達佛祖法旨。”佛祖點頭大喜,眾門人口誦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悟空當殿辭別師父師弟子,跟隨觀音駕彩雲,直向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飛來。觀音菩薩身穿紫繹色法衣,腳踏著金蓮,頂放七寶光輪,一路香氣彩雲護擁。悟空駕起雲頭,緊緊相隨,不多時,便飛抵三清仙境,來到玉京峰前,參見教祖太上老君,傳達佛祖如來的旨意。教祖聽觀音說明來意後,笑對悟空道:“好一個美猴王啊,過去便讓他過去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目然。難得你有如此齊天宏願,我豈能耿耿前嫌呢?我賜你九天錦屏洞唐一座,三才多寶靈珠一顆,此珠在手,天地人三界纖毫畢現,哪裡出現妖魔為害,立即看得分明,你就直接去除妖降魔捉怪,用不著再翻那跟斗雲去巡查了。”老君一席話說得眾神仙都大笑起來,觀音便拜辭老君教祖,駕彩雲回西天復旨。悟空也叩謝教祖,自去九天錦屏洞唐收拾新居。洞府前,古松環繞,恰有一光坦坦大石塊,悟空很喜歡坐在這石塊上,久而久之,竟成悟空修煉觀寶的“妙高台”。
天帝賜玉
隋唐以前,懷玉山本無山名。玄奘西行取經後,佛教大興。唐大曆年間,有個叫志初的僧人來到懷玉山,見這裡山青水秀,景色絢麗,與世隔絕,俗塵不染,正是念經學道、修身養性的寶地,心中大喜,便四處化緣,討乞布施,之後在懷玉山結廬定居,將其住地取名“定文寺”。志初佛心虔請願書誠,不僅天天擊磬誦經,還在峰巔之上設一香爐,每天五更時分便登峰敬香,久而久之,爐中香灰竟又堆積成峰,人稱這峰為“香爐峰”。
香爐峰爐中香菸裊裊隨風飄上天廷,玉帝甚為詫異。他召來千里眼和順風耳,吩咐道“凡間不知何人如此虔誠,天天進香誦經,朝拜於我。你們兩人前去察訪一番。快去快回。”千里眼、順風耳步出天門,降下雲頭,來到人間,不一會兒便察訪清楚,稟告了玉帝。玉帝深為感動,當即宣來財神佛爺,命他從寶庫中取出寶玉一塊,投下凡塵,賞給志初。
這天晚上,志初和尚正在寺中擊磬念經,忽聽霹靂一聲震耳欲聾,抬眼一望,只見天空閃出一道白光,照得山上如同白晝。志初不知凶吉,連忙起身,剛出寺門,便見一個明月般晶瑩光亮的圓盤倏地當空墜下,直落在定文寺前的土墩上,圓盤落處,迸進萬點火星,定睛看時,那圓盤早已無影無蹤了。志初不知是甚物,便取來一把鋤頭,奮力在圓盤消失的地方挖掘,掘至深處,得到一枚銅鏡般大小的寶玉。志初又驚又喜,忙收藏於袖中。這土墩便被後人稱為“白玉墩”。
葛洪開山
東晉年間,一天,葛洪來到玉山的金沙地方。那時的玉山還沒有建縣,到處古木參天,荒草遍野,虎嘯鋃嚎。道人抬眼西望,只見層巒疊嶂之中,巍然屹立著三座巨峰,其勢劈地摩天,崢嶸崔嵬,不禁連聲讚嘆,又忙向老農打聽此是什麼山。老農答“是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道有問:“何以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老農指著前面三座山峰說“聽老輩人說,這三峰是三清列坐處,是仙山,山頂曾有金光紫雲出現哩!”
葛洪心想既是三清列坐的仙山,何不上去謁拜,當即辭別老農,向山上攀登。葛洪走著走著,仿佛來至蓬萊仙島中,不由心馳神往,讚不絕口。他一邊攀登,一邊觀賞,轉瞬間日已西沉,道人環顧四周,附近既無村舍,又無人家,正愁沒個打歇過夜的地方,忽見前面密林之中升起一縷裊裊的青煙,心中大喜,朝著青煙升起的地方大步走去。青煙升起的地方為本在戶部供職李尚書隱居之所,二人相談良久,後來李尚書一把扯下頭上方巾,順手掛在身旁石柱上面,緊隨葛洪而去了。
兩人登上頂峰,卻見三位銀髮長髯的老翁盤坐在一塊巨石之上,其中兩們正在對弈,另一們在旁觀看。葛洪想:這三位老翁個個鶴髮童顏,定然是三清天尊了。正想上前朝拜,突見一老翁身後跳出只白額大蟲,一聲長嘯後,徑直朝自已和李尚書撲來。葛洪鏇即閃身岩後,李尚書則躲避不及,“啊呀”一聲嚇癱在地。待葛洪扶他起時,猛虎早已不見,只見那三位老翁各騎著四不像、梅花鹿和斑虎,飄然而去,天地間恢復一片黑暗。葛洪和李尚書朝天拜了八拜,心中頓有所悟。此後,他們便在玉清峰北面山腰上結廬定居,築爐掘井,一面煉丹,一面求乞丹藥之入人絡繹不絕。從此,葛洪被尊為開山始祖。
貫休畫羅漢
據說志初圓寂後,覺空禪師為了振興師門,邀請當時著名畫師貫休和尚來畫十八羅漢。貫休接到覺空禪師的邀請,當即欣然允諾,但提出條件,要覺空大師親手磨兩盆點睛墨,待研磨七七四十九天后,自已方能動手作畫。覺空禪師雖有振興山門之念,卻無含辛菇苦之心。聽說貫休要他磨四十九天墨,心中老大不情願,無奈貫休是當時不可多得的畫師,且除了貫休,無人能畫羅漢,他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他磨磨停停,停停磨磨,好不容易熬了四十九天,卻只磨了一盆墨。為了應付貫休,覺空取來一盆水,胡亂地磨了幾下,加進些早已磨好的濃墨拌了拌,遂成一盆,第二天一早將兩盆墨交給了的貫休。
剩下的十六個羅漢,雖也已有半仙之體,但因有眼無珠,結群逃到香爐峰西麓,被一塊巨石依次絆倒在地。可憐這些半仙之體,一旦倒地便不能復生。於是跌成一堆,日後便成為一座山峰,形同羅漢疊坐,後人據此形態,便叫它“羅漢峰”。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區域地層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區域地層自元古宙至第四紀地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包括有中新元古界的張村群、河上鎮群、南華系、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等。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山勢是東、南、西三面陡峻,北面平緩,地勢高差很大。從整體看,東坡從金沙至玉京峰,西坡從橫坦、汾水至玉京峰,恰為兩個相靠的凹球面,它們與南部的凸球面合成高聳入雲、層巒疊峰的奇特地貌。東坡比西坡平緩,南坡又比東坡平緩。組成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主體的岩石為燕山晚期花崗岩,其中邊緣相和過渡相的花崗岩是構成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峰巒的主要岩石,近谷底則多為內部相的中粗粒斑狀、似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因其極易風化剝蝕,故多形成稍緩地形。 岩石構成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地區岩漿岩活動較頻繁,岩漿岩分布較廣泛,其岩漿岩主要為超酸性侵入岩,即燕山晚期形成的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花崗岩體(屬懷玉山岩體的一部分),構成了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岩體主要礦物成分為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雲母等。氣候類型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地處中亞熱帶,東距東海約340km,故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兼具山地氣候特徵。具有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春秋漫長,冬季雪漫群峰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0.9℃,7~8月極端最高氣溫為33℃,7月平均氣溫為21.1℃,1月極端最低氣溫為-16℃,平均為-0.6℃。年平均降水量為1857.7mm,年平均蒸發量為1331.6mm,相對濕度為82%。水文特徵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位處長江流域中游、鄱陽湖水系之一的信江源頭,地表水為溝谷溪流水系,東南面分數股順溝而下,匯入信江;西北側經樂安河流入鄱陽湖。山體上水源均來自雨水,降水順著發達的構造裂隙就近排泄於溝谷,雨季水源充足,旱季水源較貧乏,季節性變化明顯。地下水主要含於基岩裂隙中。自然資源
植物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屬於東亞植物區的中國—日本植物亞區中的華東地區,植物區系組成豐富,垂直分布比較明顯。已查明高等植物253科984屬2373種,其中苔蘚植物65科165屬368種;蕨類植物34科71屬179種;裸子植物6科22屬24種;被子植物148科726屬1802種,是中國亞熱帶地區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松科黃杉屬的分布中心。該地區的菌類和地衣植物的分布也非常突出。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植物不但物種豐富而且保存大量的珍稀品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19種,屬於《中國植物紅皮書》的有19種。不僅如此,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還保留了許多樹齡在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的古樹。
名花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花開四季,其主要品種有杜鵑花、天女花、木海棠、瑞香、紅茶華、玉蘭、櫻花、梅花、含笑、鳳仙、萱草、二月蘭、獨蒜蘭、水晶蘭、黃精、百合花、山桃花、六月雪、扁枝越桔及野牡丹等。
古樹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古樹名花是景區自然景觀四絕之一,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根據調查鑑定,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珍稀樹種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樹、華東黃杉、華東鐵杉、福建柏、木蓮、高山黃楊等。這些多為國家保護樹種,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華東黃杉也是江西首次發現,華東黃杉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珍稀樹種。而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華東黃杉總面積達到8000餘畝,株數最多的每畝有23株,蓄積量最大的每畝15.23m³,分布之廣,數量之多,極為罕見。
在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西北麓,還有方竹、古銀杏、金桂、羅漢松、纓絡柏等名貴樹種。
藥材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境內原始森林茂密,植被以常綠
針闊天然混交林為主,因而有效地保存了大量的草本類。
藥用植物和木本類藥用植物。早在1971-1978年,中國中藥研究所和北京中醫院中藥系就派出了醫療隊對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藥用植物資源作過多次調查,其後又有其他的普查組對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地區作過多次調查。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有藥用植物349種,隸屬於124科。其中蘭類植物6科7種,地衣類植物2科2種,苔蘚類植物2科2種,蕨類植物14科23種,裸子植物6科8種,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85科272種,單子葉植物9科35種。
從採集到的藥用植物看,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上既有傳統的中成藥材,比如大血藤、厚撲、鉤藤、杜仲、南沙參、前胡、括萎、細辛、麥冬、黃蓮、黃精、何首烏、石耳、靈芝、忍冬、銀杏、辛。
動物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已知的動物種類同植物一樣具有多樣性,已知的野生動物1827種,其中有脊椎動物401種,昆蟲1327種。在脊椎動物中,有獸類22科67種(或亞類),鳥類47科226種(或亞類),爬行類11科49種(或亞類),兩棲類8科23種(或亞類)。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野生動物不僅種類繁多,區系成分複雜,而且還棲息有大量珍稀、特有的種類。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麂、雲豹、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金斑啄鳳碟等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獐、鬣羚、鴛鴦、虎紋蛙等47種;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的有10種,附錄Ⅱ的有36種,附錄Ⅲ的有10種。其中中華鼠耳蝠、藏酋猴等為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特有動物。
風景名勝
十大景區
1、南清園景區
南清園景區位於三清山中心位置,是三清山自然景觀最奇絕的景區,平均海拔為1577米。南清園集中展示了十四億年地質演化形成的花崗岩峰林地貌特徵,是三清山自然景觀的精華。範圍包括從瀏霞台經禹皇頂、巨蟒出山、東方女神、杜鵑谷、一線天至遊仙谷,構成一個環線。
2、三清宮景區
三清福地為三清山的中心,在三清山腰,玉京峰下。東晉昇平年間,葛洪偕李尚書結廬煉丹修道於此。唐建老子宮元建三清觀,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等的像。
3、玉京峰景區
玉京峰景區是三清山最高峰所在地,海拔1819.9米。景區範圍從九天應元府、紅茶花石,經郁松嶺、跨鶴橋、登真台、玉華峰、玉虛峰,到蓬萊三峰一帶。景區內除了玉京、玉虛、玉華三座主峰高凌雲端,還有蓬萊三峰、垂直千米的飛仙谷、深淵萬丈的王母谷,更有天象奇觀雲海、霧濤、日出、佛光等。
4、西海岸景區
西海岸位於三清山的西部,是三清山觀景最為開闊的景區,平均海拔1600米。三清山曾經三次被海水淹沒,西海岸就是當年的海岸線。景區南起瀏霞台過後50米的叉路口,北至三清宮景區的涵星池,游線大約4公里,其中3600米無一台階,游步道由一條全國最高、最長的高山棧道構成。
5、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景區)
陽光海岸景區位於三清山的東部,所以又名東海岸,是三清山新開發的高空棧道景區。陽光海岸全長3600米,平均海拔1600米,景區南起三清山中心景區南清園的禹皇頂,北至道教聖地三清宮景區的九天應元府並由此連線三清山西海岸景區形成了三清山核心景區環形棧道旅遊線路。漫步於陽光海岸之上,腳踏浮雲,身披霧紗,猶如遨遊於仙境之間。放眼望去,遠處高山石林等壯麗景觀盡收眼底。
6、萬壽園景區
萬壽園景區位於三清山南麓,以祥壽文化為主題的景區。萬景區內奇峰巧石天然渾成,仙峰秀色中蘊涵著中國傳統祥壽文化和道家修身養性之道。整個景區就如同一座天然盆景,景區內景點以精緻神韻見長,各景點景觀契合祥壽文化主題,啟示健康養生之道。景區從彭祖祝壽像經觀音台、鶴壽頂、得祿台、逍遙石至樹開石一帶,游線呈環狀,全線路程約1.5公里。
7、玉靈觀景區
玉靈觀景區位於三清山景區風門以下至金沙、龍泉橋一帶,為東部登山的通道。景區內曲折盤鏇的山道,迂迴於奇峰嶺嶂之間,穿行於青松綠竹林蔭之下,於攀登中覽賞,一路水月松峰,直叩風門雲關。
8、西華台景區
西華台景區位於三清山北麓,是宋明以來的登山石級古道,範圍從汾水村至風門。這一景區最突出的特點是: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尤如陶淵明寫下的“桃花源”。一路上松聲合泉聲、萬木蔥籠、百花爭艷、石徑穿行於林蔭中,即盛夏三伏天氣,也無暑熱之苦,人們讚美為“綠色王國”、“清涼世界”、“百花園”。
9、石鼓嶺景區
石鼓嶺景區位於三清山東麓,該景區最大的特點是流泉飛瀑集中,氣勢壯觀。如“玉簾瀑布”是三清山最大的瀑布之一,高34米、寬30米,形如水晶玉簾高掛九天,其它還有“川橋雙色瀑”及“石門四疊瀑”等。
10、三洞口景區
三洞口景區位於三清山西部,其主要特點是從高峰進入幽谷深處,探索三清山腹部迷宮般的深溝大谷,並從不同角度遠眺玉京雄姿、蓬萊仙境、瓊台閬苑,這是其它景區所不能取代的最大特色。
主要景點
東方女神位於南清園東北部,三清山標誌性景觀。海拔1180餘米,通高86米。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髮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傳說女神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稱之為“東方女神”。 | |
巨蟒出山位於南清園北部,三清山標誌性景觀。海拔1200餘米,相對高度128米,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但經過億萬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碩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 | |
玉女開懷景點位於南清園。玉女開懷是三清山至純至美的象徵,堅硬石峰卻呈現出豐腴柔美的形態,舉世罕見,造化之奇可見一般。 | |
猴王獻寶位於西海岸景區西北部。猴王身高約7米,端坐懸崖之上,手捧寶物,凝神觀看,憨態可掬。 | |
老道拜月位於萬壽園內,在日上山莊附近觀賞,山體形似一老道,遙對蒼穹,肅然靜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當空,老道對月虔誠遙拜。訪客觀之,靜心寧神。 | |
觀音賞曲位於南天門群峰之間。由兩座山峰構成,一為觀音像,一為葛洪像。相傳晉代道士葛洪有感於民間疾苦,以琵琶對天傾訴。琴聲感動天庭,觀音下凡探訪合十聆聽,留此法相。此處觀音也是三清山觀音三法相之一。 | |
葛洪獻丹位於南清園景區。道教丹鼎派創始人之一葛洪被奉為三清山的開山鼻祖,在三清山備受尊崇。公元357年至361年,葛洪雲遊三清山,在此節廬修道,三清福地至今還留著他當時煉丹留下的痕跡。這座山峰頂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藥葫蘆,因而人們以“葛洪”為之名,以作為對開山祖師的紀念。 | |
神龍戲松位於南清園景區一線天下。山峰石壁上緊貼這一條長蛇,眼睛緊盯著山頂上一顆松樹,似乎和松樹遊戲,又似乎在謀劃什麼陰謀。民間傳說這條蛇蟄伏與此,想找機會進南天門,卻被守護南天門的鯤鵬發現,一直苦無良機。 | |
三龍出海位於南清園景區,在禹皇頂觀賞,氣勢最佳。三座造型奇崛的山峰,狀如三條巨龍,從山谷中騰身躍起,橫空出世於雲霄間,大有破空而去之勢。 | |
海獅吞月又名蒲牢鳴天,位於萬壽園景區。蒲牢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歡鳴叫,是種瑞獸。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萬壽園祥壽文化主題,寓意吉祥。 |
雲海寶光
雲海是三清山一大奇觀。海之奇,就在於似海非海,浩瀚而平,澎湃而而靜,潔白而潤。三清山雲海四季皆有,冬春多見,盛魯少嬈多姿,嵯峨的奇峰紅潤如玉閃輝,蒼翠的古松丹紅如華蓋閃亮,淨衣池的清泉流霞,玉華峰陡壁金碧輝煌。“極目樹雲無際處,千山紫氣入斜陽”。 寶光是三清山另一奇景。寶光即是晴天霧日出現在雲霧屏上圍繞人影的彩色光環,絢麗色彩如虹,小巧似環。此一奇景,在隴首山的捨身崖和天門峰的紫煙石及玉京峰等地可以看到。站在懸崖高處,背對太陽,面向雲霧,陽光通過雲霧小水滴,在雲霧水滴的後面形成一個太陽實像。這實像好象第二外光源,從雲霧後面發出光線,通過衍射作用,形成以太陽與太陽實像線為軸心的一至數個彩色光環。光環內的人影由於觀測者正在太陽與太陽實像的連線上,所以人的影子正好在光環的中心位置。寶光的光環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彩奪目,看去好似如來佛像頭上的靈光,故又稱“佛光”。峰林景觀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花崗岩峰林微地貌景觀類型,主要有峰巒、峰牆、峰叢、石林、峰柱、石錐、岩壁、峽谷和造型石景等9種類型,是研究花崗岩微地貌形成演化的關鍵地區。在核心景區3780公頃的範圍內,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處,景物、景觀384餘處,堪稱天下花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館。造型石景豐富奇絕,主要為構造侵蝕、沖蝕作用形成的造型石景,石蛋很少,其中“東方女神”、“巨蟒出山”兩處標誌性造型景觀,為世界“絕景”。 形成了標型實例有球形石(葫蘆石)、龜形石(神龜探海)。如尖角石(仙人現指、仙姑曬鞋、犀牛石、鶴壽頂、蝸牛戲松)和一些具獨特形態的石景(狐狸啃雞、葛洪煉丹、狸貓待鼠、老莊論道)。文物古蹟
遺址:洋堂寺、靈濟廟、卓旗石、玉零觀、老子宮觀、葛仙觀、韓無咎故居、丹爐、丹井觀宇:潘公殿、方壕上、九天應元府、糾察府、演教殿、飛仙台、天門、三清宮、方士羽化壇、龍虎殿 石塔:方士羽化壇石塔、風雷塔三清宮三清宮海拔1460米。東晉昇平年間,葛洪偕李尚書結廬煉丹修道於此。唐建老子宮,元建三清觀。據元魯起元《游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記》所載,“稍下得平地,寬可八、九畝,有老僧結廬其上,作三清觀”。明景泰年間擴建後,改稱三清宮。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毀於火。玉山、德興兩縣方士化緣重建。 宮宇坐北朝南,前後兩殿,二層二進。前殿高5.6米,後殿比前殿地基高2.3米;兩殿總面積310平方米。殿為九脊頂,四周為明建舊牆,用花崗岩石條。前後兩殿相連,每進三直,中間大門,兩邊小門。前殿立有四條大方石柱,頂著石樑(明代建築),樑上為大架屋(新修)。後殿為四根大木柱頂木樑,上蓋以紅瓦。整個梁、柱、牆、池、門以花崗石琢磨鋪造為主,鑲嵌得天衣無縫,是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之一。宮門上方額寫“三清福地”四字,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立。 演教殿位於九龍山北側,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後面的松林里。殿宇4拼3間,頂中間高為懸山式,左右兩間低為半邊歇山式,全部花崗岩結構。內有石雕神像18尊,中間門坊上刻有“演教殿”三個字,兩邊石柱上刻有“法本自然演玄源之正教;經由元始闡道德之沖科”的楹聯。 糾察府糾察府位於三清宮東北150米處的塍岡西側。岩石結構,歇山屋頂,正面額枋上刻有“糾察府”三字,廟裡有石刻神像6尊,廟前兩旁各有石雕武士像1尊,姿態各異,廟後南側有巨岩,上刻王永櫝書題的“螣岡”兩個大字。 龍虎殿龍虎殿位於海拔1568米的龍首山之巔。建築面積46平方米,庭院式布局,廊型結構,歇山式屋頂,全由花崗岩石砌造而成。殿前左側石刻青龍盤踞,右側石刻白虎雄視。 潘公廟潘公廟位於海拔1557米的靈龜峰頂上。廟不大,全由花崗岩石疊砌而成,頂部廡殿式,廟宇四方形,簡單古樸。九天應元府座落於九華山東南的坡地上,是一座亭式花崗岩小廟。基高一米,中部四面通風,頂上為歇山式,造型粗獷,正面額枋上刻有“九天應元府”五字,廟內供奉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石雕神像。 玉零觀玉零觀位於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東北,龍泉橋至風門的中部。觀內供奉道教玉樞火府天將。觀始建於明景泰年間,後毀於火,清嘉慶十八年重修,又遭火毀,今僅存殘碑斷柱。 西華塔西華塔位於汾水至風門中間的慶雲嶺西華台。塔有七層,上4層為6角密檐實心,下3層為6角密檐空心,檐角翹起,每層由6塊條形長石構成6面拱門,空間通透,塔的下部有兩層很高的方形基座,基石上刻有“西華台”三字,寶塔全身不用粘結材料,製作粗放,造型獨特,實為罕見。 風雷塔風雷塔位於靈龜峰和龍首山之間的山口懸岩上。塔為5層,密檐6角,全塔身由一整石雕鑿而成。塔雖不高,但建在突起的巉岩之上,從下仰視卻有居高臨下之勢。塔原為王祜墓的附屬建築,當時堪輿觀點為避山口之風而建,故名“風雷塔”。 步雲橋步雲橋位於汾水村頭,是登山的第一座古石拱橋。從步雲橋開始沿石磴古道登山至三清宮5200米,至玉京峰6900米,步步登高入雲,故名。 浮雲橋浮雲橋位於千步嶺上、百步嶺下的沖虛門內,是一座石拱橋。橋的北面是沖虛門,南面是天門,東面是深淵。橋倚絕壁,跨越險崖,面臨深谷,高架在海拔1500米的天門要隘上。 流霞橋流霞橋是一座用石架的小平橋。上方是淨衣池,下游是清華池。登真台登真台位於玉京峰北下方380米處,海拔1700餘米,面積約20平方米。東南深整,峭壁懸崖,西北平緩,有路可上。台上有一岩,上書“登真台”三個正楷大字。台的南沿有兩隻大腳印,相傳為方士羽化留下的足跡,旁刻有“履跡”二字。 尚書悟仙台尚書悟仙台位於玉華峰頂西南側,海拔1700米。有一方巨岩突起如台,高約4米,陡險難攀。台上有石雕神像一尊,頭部已經風化,峭壁上刻有“尚書悟仙台”五字。相傳明朝兵部尚書孫原貞曾游山到此,見台下雲濤涌動,霧氣飄忽自如,頓悟玄機,心身如入仙境。 飛仙台飛仙台位於虎頭山上,是一座塔式建築。基部有兩層大方腳,上層正面基石刻有“飛仙台”三個楷書大字。中部由4塊大角石組成,平面為方形,每面有一小拱門。上部是圓形,比中部略小,亦由4塊大石構成,四面拱門,中間空透,僅存半邊。頂部為凸圓形,已倒塌。 岩壁浮雕岩壁浮雕從風門至三清宮沿途有石像24尊,大小相近,高約1米,多為明代文職官員服飾,形態慈祥,工藝粗獷。雷神像一百步門岩壁上雕刻雷神像,尖嘴赤腳,身著盔甲,手執兵器,神態威武,雕工精細。 伏魔上相刻於涵星池堤壩北頭岩壁上,神像寬袍大袖,頭戴道巾,手握玉笏,垂目端坐。龍虎雕像一龍虎殿前左右巨岩上,有石雕龍虎。石龍蟠於左,面積約4平方米,突眼揚須,張牙舞爪。石虎踞於右,高寬近1米,長約2米,蹲伏於地,昂首曲尾。 花崗岩圓雕少華福地有石雕神像、石雕香爐等。三清宮、演教殿、糾察府、龍虎殿、九天應元府、少華福地和天府諸處有石雕神像30餘尊。少華福地石坊前的左右神將,三清宮門坊神龕內的靈官、魁神,均系花崗岩雕成,高達1米多,雕工精細。石香爐高1米餘,爐腿系獸頭花紋,工藝精湛,古樸大方。詹碧雲藏竹之所的平台欄乾,設計樸實,雕工粗獷,欄於石柱上的石獅。 峭壁字刻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壁刻,主要是峰名、景物和地名,共63處,如白石井、香葩籠、王家岩、登漢橋、掛冠嶺、玉京峰、尚書悟仙台等字均刻揩書,筆力剛勁;雕工精湛,傳字之神韻。旅遊簡介
名優特產
純生野葛粉、紅菇、蕨菜、野生葛花茶、三清山白玉豆、馬齒莧、三清山雞心栗、三清山藥材、三清山羅紋硯、三清山毛筆、三清山根雕、三清山四季花果香、三清雲霧茶、三清山獼猴桃、上饒特產山雞腿、三清山紅花山茶油、三清山葛粉、野生黃金茶。索道位置
三清山外雙溪索道(南部):位於玉山縣南山鄉東坳村外雙溪。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金沙索道(東部):位於玉山縣紫湖鎮以北10千米的金沙村石鼓嶺下。
交通路線
三清山自駕車線路(1)江浙滬廣東一帶
滬昆高速玉山出口下,約1公里,第一個紅綠燈左拐,進了320國道直走3.5公里在左拐,進入三清山環山公路又直走45公里就到三清山景區了,左拐是去三清山南部外雙溪索道,右拐是去東部金沙索道(婺源方向),一般是江浙滬廣東一帶的遊客。
(2)武漢、九江、景德鎮、武夷山、婺源、黃山
一般是上景婺常高速—德婺高速,從婺源的第一個高速路口上,到小關下高速,然後經小關收費站入三清山環山公路,大約再開個40分鐘就能到達三清山金沙索道站,直走約30分鐘到三清山南部外雙溪索道。
第二條路是不上高速的,走國道,到直接到小關,再進到環山公路。
自助公共運輸自助交通中轉站一般是首選在玉山縣下,次選上饒市下。
(1)玉山縣
坐火車到玉山,然後坐公車、電動三輪子或計程車到玉山縣汽車站,電動三輪子較多,約5元/人,半夜也有車的,可以講價,到汽車站約5-8分鐘。去三清山有兩種班車,分別是去東部金沙和南部外雙溪的,票價16元/人,根據選擇乘坐東部和南部索道,兩邊都可以上山。間隔40分鐘一趟,需要一個小時到達,停靠地點都在索道附近。最早6:10,去南部班車最晚5:00,去東部的班車最晚是下午6:10(季節不同會有所調整),不過還有一趟上饒——三清山東部(金沙)—婺源的車子,上饒17:20齣發,18:00到玉山汽車站門口會停。
(2)上饒市火車站或汽車站
因為上饒市與全國火車車次較多,像動車在玉山縣是不停的,缺點就是上饒到三清山的汽車班次較少,上饒市帶湖路汽車站到三清山南部索道發車時間(7:30,13:30)。去東部索道只有17:20的一班車。
最常見的走法:從上饒市火車站下車,坐公車1元或摩的5元約3分鐘到320國道,在國道另一側等,上饒市到玉山縣班車(約20分鐘一趟),看到中巴車上面標明(上饒—玉山)招手上車,車費15元/人,到玉山汽車站後轉車見上,上饒市到三清山總計時間約1小時50分鐘。如果在上饒火車站已很晚錯過去玉山班車,可以選擇坐公車到上饒市區住宿,第二天早上到上饒市中央公園,中巴車6:00到18:00之前是15分鐘一趟,之後轉為晚班車,車次依次為:18:10/18:40/19:20/20:00為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