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殺

卷殺一種建築用語,是中國古人在做建築時,將構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緩和的曲線或折線形式,使得構件或部位的外觀顯得豐滿柔和。

簡介

卷殺是木構件外輪廓、端部採用轉折的弧形藝術處理作法。如唐宋木構建築的梭柱、棋頭、月梁頭、闌額等均有此類作法,有的卷殺呈若干段折線相連而形成優美的曲線。宋《營造法式》中對不同構件的卷殺均有定製。

西方古典柱式中指柱子向上收分的外輪廓線不是直線.而是向外凸出曲線的形式。

卷殺的作圖方法

卷殺 卷殺

“卷殺”是用作簡單折線求得近似拋物線的方法,主要用來保持外觀及構件上的弧線有共同變化規律。它的作圖方法是:把欲制弧線部分在縱、橫坐標上的高度、長度都均分為相同分數,並把諸段自外至內、自下至上編為1至n號;自橫坐標之1、2……至n-1諸點分別向縱坐標上的2、3……至n點連直線;諸線相交後連成幾段的折線,即為所需弧線之近似線。這方法可用來製作棋頭、梭柱、月梁、柱頂及柱礎覆盆、飛椽頭等,立面上當心間以外各柱之生起、檐口曲線等也套用此法求得。此外唐代大量磚砌的密檐塔,塔身外輪廓都作拋物線形上收,目前只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有立面實測圖,從中可以看到利用卷殺控制其輪廓曲線的手法。

栱頭折線或弧線是使用“卷殺”最明顯的例子。宋以前的栱頭曲線都由三至五段折線組成,每段稱一“瓣”。栱頭分瓣始見於漢代,只一瓣或二瓣,如一些東漢明器陶屋和四川渠縣漢馮煥闕所示。到北朝末期的北齊時,栱頭分瓣又明顯出現,在天龍山石窟第十六窟,南響堂山第十二窟和山西壽陽厙狄迥洛墓木槨上都有栱頭分三或四瓣的斗栱。這時斗栱的瓣還有一個特點即每瓣都向內凹,宋式稱之為“顫”。這種做法源於何時,限於資料,尚不能確定。它的出現很可能是由施工工具決定的。古代木工加工多用錛為平木工具,栱頭弧線用錛錛成,故很自然地分為若干段,即形成“瓣”。用錛加工揮動時呈圓弧運動,故加工之面如不加平整則為微凹之弧面。就其勢加以強調,使之起裝飾作用,遂出現了內凹的“顫”。栱瓣內凹的做法沿用到唐,五台南禪寺大殿的華棋、令栱頭都是有內顫的五瓣卷殺,平順天台庵的華栱頭做有內顫的四瓣卷殺。唐代也有不內顫的栱頭卷殺,如五台縣佛光寺大殿華栱分四瓣,西安大雁塔門楣石刻佛殿之栱刻作分三瓣,形成優美的曲線。栱頭卷殺分瓣明顯,弧度大,故很可能卷殺的方法是受用錛加工栱頭形成折面的啟發,加以整理而形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