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áoshǔ
注音
ㄏㄠˊㄕㄨˇ
解釋
毫黍
毫毛與黍粒。比喻極微小。清惲敬《上汪瑟庵侍郎書》:“析毫黍之理,舉邱山之事,恐未能盡其精微,周其博大。”
háoshǔ
ㄏㄠˊㄕㄨˇ
毫黍
毫毛與黍粒。比喻極微小。清惲敬《上汪瑟庵侍郎書》:“析毫黍之理,舉邱山之事,恐未能盡其精微,周其博大。”
毫 háo 部首:亠 讀二聲 【釋義】 ①細長而尖的毛:毫毛|毫髮|明察秋毫。②指毛筆:揮毫作畫|羊毫筆。③數量極少,一點兒:毫無道理|毫不留情|毫無消...
基本信息 詞語 詳細解釋 出處 古籍解釋隋書•律曆志》列舉了從周到隋的十五種尺,經用晉前尺來作比較後發現,十五種尺的長短雖不相同,但都有由短而長的傾向,從周代到東魏,尺的長度共增長了五寸零八毫。
概述 詳述曰:“十黍為絫,十絫為一銖。 註:“六粟曰圭,十抄曰撮,十黍曰累。 《平權衡賦》:“黍累無差,毫釐必究。
,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的說法。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為算術上...到毫位為止。“量”詳解量器是封建社會計量農產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複雜不一。例如《孫子算經》卷上:“稱之所起,起於黍,十黍為一絫(“累...
釋義 “度”詳解 “量”詳解 “衡”詳解 淵源詞源釋義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
詞源釋義 地理範圍 歷史沿革 歷代都城 聖城洛陽詞源釋義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
詞源釋義 地理範圍 歷史沿革 歷代都城 聖城洛陽詞源釋義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
詞源釋義 地理範圍 歷史沿革 歷代都城 聖城洛陽出處《山海經》《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禹、伯益所作,大約出於周秦人的記載,不可信。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
出處 目錄 版本 結構 特點古籍名:錦州府志 作 者:(清)劉源溥,孫成修 出版社:遼海書社,偽滿康德元年(1934) 錦州府志 版 本:鉛印本 目錄 序修...
目錄 正文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