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從2015年7月13日開始,陝西師範大學的七位老教授,將連續一周完成通知書的書寫,年紀最大的老師已82歲。著名書法藝術家龐中華也加入。這些“毛筆體通知書”因為它是全國高校中唯一用毛筆手寫的。“毛筆體通知書”。
歷史
中國是一個書法大國,毛筆書法源遠流長。毛筆是秦朝蒙恬發明的,至今已經數千年。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形式表示文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古代長期用毛筆寫字,便產生了書法。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毛筆書法現在一共有六種書體,即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楷書體和馬書體六種書體書法。
涵義
書法,體現了中國人的風骨和精氣神。“橫平豎直”、“方塊字”,預示著每箇中國人,行得端,做得正,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中
中國人將書寫的文字,構築成了一種博大精深的美,是一個民族創造力和智慧的無意體現。進而生出濃厚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情感認同感。
國學大師饒宗頤說:“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肌理骨幹,可以說是整個漢文化構成的因子。”“造成中華文化核心的是漢字,而且成為中國精神文明的旗幟。”
媒體評論
“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彩,賦以生機,”今天,將“毛筆體通知書”,捧在手上,也一下子讓人感覺到了傳統文化、大學精神的厚重,一所大學,連通知書都製作得如此博雅優雅、美輪美奐,充滿了厚重的文化氣息,想像一下,那應該是一個讓人無限敬畏的“學術的重地”,是一個崇高的“知識的殿堂”,是值得信賴的“學術的樂園”、“精神的家園”。還沒有抵達學校,已經形成了這種先入為主的人文影響和教育震撼。這種敬畏和感受,正是很多人內心的真實的聲音:希望我們的大學精神、教育文化,也像傳統書法一樣,厚重博雅,“厚德積學、勵志敦行”,經得起考驗。
藉助“毛筆體通知書”,認真落實“大學之‘大’”、“在明明德”等大學信仰吧!無論是做學問、做人,都請讓我們把“傳統文化敬畏感”、“道德的崇高”、以及“胸懷的寬廣和博雅”,放在第一位。把士志於道的國家情懷、民族情懷,放在第一位。師者自己率先登高望遠,自成風景,令人景仰,把厚重、美好等價值觀,傳遞給學生,讓大學真正成為教書育人的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