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瘋
母豬瘋,又稱癲癇(epilepsy)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徵是突然和一過性症狀,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
母豬瘋釋義
癲癇俗稱”母豬瘋“ “羊癲瘋”或者“羊角風”,早在兩千二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人們對這種疾病並不陌生,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抽風”往往表明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疾病的狀態,由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導致驚厥與抽搐,另一種即形容某人不規範、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為。 癲癇(母豬瘋)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徵是突然和一過性症狀,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又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精神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和警覺程度的變化。對臨床上確實無症狀而僅在腦電圖(EEG)上出現異常放電者,不稱之為癲癇發作。因為癲癇是腦的疾患,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異常和過度放電不屬於癲癇發作。 2005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對癲癇的定義做了修訂,其推薦的定義為:癲癇是一種腦部疾患,其特點是持續存在能產生癲癇發作的腦部持久性改變,並出現相應的神經生物學﹑認知﹑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方面的後果。診斷癲癇至少需要一次癲癇發作。然而,迄今為止,國內學界的共識為反覆出現的癲癇發作方可診斷為癲癇,僅有一次發作不診斷為癲癇。因此,正確理解ILAE的癲癇定義,對癲癇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母豬瘋分類
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大多具有間歇性 、短時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點。
( 1)大發作,又稱全身性發作,半數有先兆,如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發作時(痙攣發作期) ,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後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強直、呼吸停頓,頭眼可偏向一側,數秒鐘後有陣攣性抽搐,抽搐逐漸加重,歷時數使秒鐘,陣攣期呼吸恢復,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現血沫)。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後全身鬆弛或進入昏睡(昏睡期),此後意識逐漸恢復。
( 2)小發作,可短暫(2~15秒)意識障礙或喪失,而無全身痙攣現象。每日可有多次發作,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 低頭、兩眼直視、上肢抽動。
( 3)精神運動性發作,可表現為發作突然,意識模糊,有不規則及不協調動作(如吮吸、咀嚼、尋找、叫喊、奔跑、 掙扎等)。病人的舉動無動機、無目標、盲目而有衝動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有時長達數天。病人對發作經過毫無 記憶。
( 4)局限性發作,一般見於大腦皮層有器質性損害的病人表現為一側口角、手指或足趾的發作性抽動或感覺異常, 可擴散至身體一側。當發作累及身體兩側,則可表現為大發作。
母豬瘋病因
1.先天性疾病:如染色體異常、遺傳性代謝障礙、腦畸形、先天性腦積水、腦發育不全、腦萎縮等。
2.外傷:成人閉合性腦外傷後約有百分之五發生癲癇,重症及開放性腦外傷後約有百分之三十發生癲癇。
3.產傷:是嬰幼兒期間症狀性癲癇的常見原因,造成產傷的原因有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吸引、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胎兒過大、產程過長、初產婦年齡過大、產道緊張、羊水早破等。
4.羊水吸入胎兒窒息、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臍帶脫垂、剖腹產等,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
5.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病人愈後部分人可有癲癇後遺證。
6.腦血吸蟲、腦囊蟲病可引起癲癇。
7.顱內腫瘤:30歲以後發生癲癇病的病人,腦腫瘤是常見原因,以緩慢性生長的少突膠質瘤、腦膜瘤、
星形細胞瘤多見。
8.腦血管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出血及缺血性腦血管病均可引起癲癇。血管畸形產生癲癇發作時年齡較輕。
9.中毒:鉛、煤氣、農藥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腦病、高血壓綜合證、急進性腎炎、尿毒症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10.營養代謝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維生素B6缺乏、甲亢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11.變性疾病:結節性硬化、老年性痴呆等也常伴有癲癇發作。
12.先天性因素:產要指胎兒出生以前在母體內受到的損害,它可造成大腦發育異常,生後出現癲癇發作。如孕婦腹部受傷、子宮出血、紫外線照射、服用對胎兒有害藥物、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風疹、麻疹病毒及弓形體感染等。
母豬瘋檢查
1、EEG、BEAM、Holter(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動態腦電圖監測):可見明確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
2、如為繼發性癲癇應進一步行頭顱CT、頭顱MRI、MRA、DSA等檢查可發現相應的病灶。 3、癲癇與生化: 癲癇與人體內各種化學物質有密切的關係,神經生物化學在分子水平上對闡明癲癇的發病機制有重要作用。 一、發作過程中大腦的生化變化 (1)癲癇發作過程中常伴有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血糖、非脂化脂肪酸、ATP、鉻、磷、谷氨酸鹽、谷醯胺、乳酸鹽、GABA等的異常變化。 (2)癲癇發作時需氧量增加,糖代謝加快,腦磷酸肌酸濃度降低,肌酸濃度升高。 (3)癲癇發作時腦內5-羥色胺降低、多巴胺含量減少、膽鹼酯酶活性增強。
二、發作時大腦能量狀態和代謝儲備 發作開始大腦的葡萄糖含量迅速下降,兩小時後糖原恢復正常。這與癲癇發作時血漿胰島素濃度升高有關。癲癇全身發作開始幾秒內肌酸濃度升高而磷酸肌酸濃度降低。發生缺氧、動脈低血壓或低血糖時ATP濃度下降。
三、癲癇與單胺類遞質 單胺類遞質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等,癲癇發作時腦內5-羥色胺降低、多巴胺含量減少、膽鹼酯酶活性增強。
四、癲癇與胺基酸類遞質 胺基酸類遞質包括GABA、Glu、ASP、Gly、Ala、Tau。其中GABA是腦內主要的抑制性遞質,而谷氨酸則是腦內主要的興奮性遞質。
五、癲癇與環核苷酸 環核苷酸包括環磷腺苷(CAMP)和環磷鳥苷(CGMP),是中樞神經細胞的“第二信使”,對中樞神經系統活動起重要調節作用。
六、癲癇與神經肽 神經肽是由幾十種低分子量單鏈胺基酸連線的一類化合物。它參與癲癇的發病機制。
七、癲癇與鈣離子和鈣調素 鈣離子通過活化鈣調素能調節眾多的細胞生物學過程;鈣調素是人體的一種重要的鈣結合蛋白,作為鈣離子作用的受體,是協助鈣離子完成多種生理機能的媒介。 鈣離子與癲癇發作的關係已經明確,鈣離子細胞內流是癲癇發病的基本條件。 研究癲癇與生物化學的關係,對開辟治療癲癇的新方法、新途徑有重要意義。
母豬瘋急救
急救護理(一)有發作預兆的病人 病人應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因為發作不可避免,有條件及時間可將病人扶至床上,來不及就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作為家屬及身邊的人,應密切觀察病人發病時間,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包括意識喪失時間、抽搐時間),要注意觀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還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識喪失及兩目上視,二便失禁等,這些表現對醫生進行定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經期發作的病人,發作時情緒激動,可能發生自傷、傷人、毀物、自殺、殺人等過激行為,應立即採取緊急控制措施,嚴格限制其行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地西泮,對興奮並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可採用抗癲癇藥與抗精神病聯合治療,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應急措施。對於失神小發作的患兒,家長和教師不要以為孩子漫不經心、不認真而責備孩子,因為有時癲癇發作只表現為患兒突然停止原來的活動,雙目直視,呼之不應,或手中所持之物墜地,這是病情發作,並不是孩子搗亂、頑皮。
(二)癲癇大發作的護理 出現先兆,首先要保護好舌頭,搶在發作之前,將纏有紗布的壓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若發作之前未能放入,待病人強直期張口進再放入,陣攣期不要強行放入,以免傷害病人。發作期使病人平臥,鬆開衣領,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抽搐時口中不要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有些人看到癲癇病人抽搐時常常採用掐人中的辦法,希望以此來終止病人的發作,病人抽搐是大腦過度放電,一旦發作,不能控制,只能等放電終止,抽搐才能停止,所以遇到病人抽搐發作,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這樣對病人毫無益處。有人在病人陣攣期強制性按壓病人四肢,試圖制止抽搐而減少病人的痛苦,但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反而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三)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危重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家屬一旦發現病人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應立即送往醫院,送醫院之前如家裡備有苯巴比妥針劑、地西泮針劑或灌腸劑,可給予一次藥物,然後送往醫院,送醫院後要向醫生詳細報告發病過程,給藥時間及劑量,以利於醫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1:西藥注射→安定(地西泮)10~20毫克,靜脈推注,可立時止住!但千萬要注意:注射的速度不能超過2毫克/分鐘!如果出現了呼吸抑制,應立即停止注射。 2:針灸→發作時,用1~1.5寸毫針快速提插雙手臂的“內關穴”,不久就可止住。
急救要點癲癇大發作--癲癇大發作也叫強直—陣攣性發作,是最常見的發作類型,約占所有癲癇發作的81%。其表現:突然意識喪失、兩目上翻、瞳孔放大、牙關緊閉、大小便失禁、面部蒼白或青紫,可有豬叫(或羊叫)聲,繼全身強直痙攣,約幾分鐘全身抽搐後自然停止,口吐白沫或血沫(舌和口腔黏膜咬破時),最後肌肉鬆弛,病人呈昏迷或昏睡狀態,臉色漸漸正常,神志逐漸清醒。 癲癇大發作時,病人意識喪失,跌倒後可導致外傷,痙攣時又可引起關節脫位、骨折、昏迷,可導致吸人性肺炎、窒息等等。如果短期內癲癇大發作接連發生,病人始終呈昏迷狀態,則叫癲癇持續狀態(另述),必須及時搶救。
典型的表現分4個期: (1)先兆期: 在意識喪失前感到頭暈、恐懼、胸悶、心慌、感覺異常、精神異常、噁心、胃部不適等。可單項或多項出現,先兆一般時間短促,發生率較低,約占15%。
(2)強直期: 患者突然意識喪失,跌倒在地,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頭後仰,雙上肢屈曲強直,雙下肢伸性強直,口部先張後閉合,此時可能咬傷唇、舌和頰部。由於膈肌、肋間肌強直收縮,使肺空氣壓出,同時喉部痙攣、咽喉狹窄致發生尖銳的叫聲稱為癇叫,此期瞳孔散大,血壓上升。起初皮膚結膜發紅,繼之由於呼吸肌強直收縮,呼吸暫停,口唇及全身皮膚青紫,此期歷時10—20秒,進入陣攣期。
(3)陣攣期: 此期全身肌肉發生節律性收縮,往往先從面部開始,因咀嚼肌抽動,可咬傷舌唇,在肢端逐漸呈現細微的震顫,幅度逐漸增大並延及全身,呈現間歇的屈曲痙攣,其頻率逐漸減退,持續l~3分鐘,最後在一次強烈痙攣後突然停止,在發作期常伴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唾液和汗液分泌增多、呼吸聲粗大,唾液呈泡沫從口流出,有時混有血絲,並口吐血沫,瞳孔散大,小便失禁,甚至大便失禁等。此時瞳孔反射和各種深淺反射均消失。
(4)恢復期: 此期患者呈昏睡狀態,經過10多分鐘清醒或繼續睡眠數小時不等。心率、血壓、反射、瞳孔趨向正常,昏迷逐漸減輕而清醒,有的在清醒前表現精神錯亂、興奮躁動,甚至亂跑。清醒後除先兆症狀外,對發作情況完全不能記憶。自覺有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表現。
識別癲癇大發作 (1)突然尖叫,似羊叫,神志喪失,立位可摔倒地上。 (2)全身抽動,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口吐白沫。 (3)舌唇常被咬破,有小便失禁等表現。 (4)每次發作歷時數分鐘,發作停止後昏睡數十分鐘,醒來對發作過程毫無記憶。 (5)少數病人連續發作數小時或十幾小時,神志始終不清醒,伴有發高燒和脫水現象。
癲癇大發作的急救方法 (1)癲癇大發作開始,應立即扶病人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然後解開其領帶、胸罩、衣扣、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 (3)頭側立,使唾液和嘔吐物儘量流出口外。 (4)取下假牙,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傷,可將手帕捲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6)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病人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7)發作過後昏睡不醒,儘可能減少搬動,讓病人適當休息,可給吸氧氣。 (8)已摔倒在地的病人,應檢查有無外傷,如有外傷,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9)有癲癇病史者,必須按醫囑規律性地服用抗癲癇藥物,切忌擅自減量或停服,否則會導致癲癇病復發或持續發作。 (10)首先癲癇大發作,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電話,請醫生前來急救,即使發作已停止,也必須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對症治療,防止復發。 (11)小兒驚厥(類似癲癇發作)以高燒引起的多見,這時應儘快地把體溫降下來,有利於防止再次發生驚厥,並應儘快送到有兒科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母豬瘋日常注意
基本注意事項1、不能限制發作。患者抽搐時,旁人不能用力按壓或屈曲其身體。立即躺下,將病童側臥或僅使頭部側向一邊,使病童口液易於從口中暢流。
2、不要試圖在患者口中放任何東西,如放置木筷、勺子等。有些家屬擔心患者發作時咬傷舌頭,情急之下將自己的手指放在患者的牙齒間,這是絕對禁止的。
3、用軟墊子保護病人的頭部,預防意外傷害,移開周圍尖銳、硬、燙之物,以免受傷。可以枕頭、棉被等軟物圍護在病童四周。
4、發作結束後,輕輕地將患者放置於良好的恢復姿勢以改善呼吸。不需作人口呼吸,尤其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因易將嘔吐物擠入肺部,造成窒息。
5、救助者應等到患者完全恢復再離開。不要在患者完全恢復之前給其吃喝任何東西。
6、不要採取任何措施企圖弄醒患者。除非發作持續超過5分鐘以上仍不止時才需即刻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