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殷不害 [南朝·陳](五o五至五八九)字長卿,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初仕梁為廷尉,入陳官晉陵太守,後主即位(五八二)加給事中。少孤家貧,事母養弟,士大夫以篤行稱之。工書、畫。卒年八十五。史傳記載
陳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殷不害字長卿,陳郡長平人也。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家世儉約,居甚貧窶,事老母,養小弟,勤劇無所不至,士大夫以篤行稱之。
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長於政事,兼飾以儒求,名法有輕有重不便者,輒上書言之,多見納用。梁武帝嘗謂庚肩吾曰:“卿是文學之士,吏事非卿所長,何不使殷不害來邪?”其見知如此。侯景之亂,不害從簡文入台。及台城陷,簡文在中書省,景帶甲將兵入朝陛見,過謁簡文。景兵士皆羌、胡雜種,衝突左右,甚不遜,侍衛者莫不驚恐辟易,唯不害與中庶子徐摛侍側不動。及簡文為景所幽。遣人請不害與居處,景許之。不害供侍益謹。簡文夜夢吞一塊土,意甚不悅,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晉文公出奔,野人遺之塊,卒反晉國,陛下此夢,事符是乎?”“簡文曰:“若天有徵,冀斯不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為中書郎,兼廷尉卿,因將家屬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於別所督戰,失母所在。於時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凍死者填滿溝塹。不害行哭道路,遠近尋求,無所不至,遇見死人溝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閱視,舉體凍濕,水漿不入口,號泣不輟聲,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屍。不害憑屍而哭,每舉音輒氣絕,行路無不為之流涕。即於江陵權殯,與王裒、庚信俱入長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見者莫不哀之。
梁元帝立,以不害為中書郎,兼廷尉卿,因將家屬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於別所督戰,失母所在。於時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凍死者填滿溝塹。不害行哭道路,遠近尋求,無所不至,遇見死人溝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閱視,舉體凍濕,水漿不入口,號泣不輟聲,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屍。不害憑屍而哭,每舉音輒氣絕,行路無不為之流涕。即於江陵權殯,與王裒、庾信俱入長安,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見者莫不哀之。
太建七年,自周還朝(摘編者註:575 乙未 南朝陳宣帝陳頊,詳見《周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王褒、庾信傳》----北周放殷不害南歸記錄),其年詔除司農卿,尋遷光祿大夫。八年,加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感疾,詔以光祿大夫征還養疾。後主即位,加給事中。初,不害之還也,周留其長子僧首,因居關中。禎明三年,京城陷,僧首來迎,不害道病卒,時年八十五。
(選自《陳書·不害傳》)
譯文
節選殷不害字長卿,陳郡長平縣人。他待父母特別孝順,父喪期間過於盡禮,因此年少時就很知名。他家世代崇尚節儉,平時家裡很窮困,既要伺奉老母親,又要撫養小弟,很勤勞。當時士大夫因他行為敦厚而稱道他。十七歲時,任梁朝廷廷尉。殷不害擅長於政事,同時修治儒家學術,禮制和法制或輕或重不適宜的,殷不害就上書指出,多被採用。梁武帝曾對庾肩吾說:“你是文學之士,做官處理政事不是你的長處,為何不讓殷不害來呢?”他被皇上重視到如此地步。侯景叛亂,殷不害跟隨簡文帝入宮。到了宮城陷落,簡文帝住在中書省,侯景帶領穿著鎧甲的士兵入朝謁見天子,經過簡文帝住處順路進見他。侯景的士兵都是羌、胡等雜族人,常與身邊人發生衝突,很不恭順,侍從護衛都害怕而避開他們,只有殷不害與中庶子徐摛毫無畏懼。簡文帝被侯景幽禁後,派人請求殷不害同他居住,侯景答應了,殷不害侍奉更加恭敬。簡文帝晚上夢見吞了一塊土,心裡很不高興,把它告訴殷不害,殷不害說:“從前晉文公出逃,一個平民送給他土塊,最終返回晉國奪得君位,皇上此夢,莫非與此事相符。”簡文帝說:“如果上天有預兆,希望你的話不是胡言亂語。”梁元帝即位,讓殷不害做中書郎,兼任廷尉卿,於是殷不害舉家西上江陵。江陵淪陷時,殷不害先到別處去督戰了,與母親失去了聯繫。當時天氣很寒冷,冰雪交加,老弱凍死的填滿水渠壕溝。殷不害邊哭邊走,到處尋找母親,遇見溝渠中有死人,就跳下去捧扶細看,以致全身都濕透凍僵,他滴水未進,高聲哭泣不停,這樣經過七天,才找到母親的屍體。殷不害靠在母親屍體上痛哭,聲斷氣絕,過路的人無不為之流淚。他就在江陵暫停靈柩葬了母親,與王裒,庾信去了長安,從此殷不害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極度消瘦,看見他的人沒有不傷心的。
個人作品
靈禽幽卉圖摹南朝·殷不害·本,設色紙本軸,絕非印刷品。畫心尺寸: 128x62cm
殷不害[南朝·陳](五0五至五八九)字長卿,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初仕梁為廷尉,入陳官晉陵太守,後主即位(五八二)加給事中。少孤家貧,事母養弟,士大夫以篤行稱之。工書、畫。卒年八十五。
殷仲容
殷不害之孫[唐]聞禮子(一作舍名子)。武則天深愛其才,官至申州刺史。善書、畫,工篆、隸,題署尤精。嘗書汴州安業寺額,京師裒義、開業、資聖寺,東京太僕寺,靈州神馬觀額,皆精妙曠古。流杯亭侍宴詩,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汝州刺史陸長源以為仲容書。工寫貌及人物、花鳥,妙得其真,亦邊鸞之次。或用墨色如兼五采。《唐朝名畫錄、歷代名畫記、集古錄、述書賦注、書斷、圖繪寶鑑、舊唐書本傳》歷史評價
性至孝士大夫以篤行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