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氏

死氏

死氏,古姓氏。據學者講,“死”氏早就沒有姓的了,不吉利。死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鮮卑族姓氏,隋、唐時期即已經漢化,族人皆融入漢族,但人口數量非常稀少。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拓跋部中有()、自、獨、膊四個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稱為姓氏,後漢化分稱氏(氏)、自氏、獨氏、膊氏,並世代沿傳至今。有關倒數第三位的“丨氏”, 本書已經在前面“0683姓氏略考-丨姓”中簡單介紹了,人口百餘,今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信陽市息縣一帶;另外兩個倒數第一的“ヽ氏”和倒數第二的“乭氏”,將在以後分別介紹。

死姓的起源

玄機一

:姓氏暗藏遺傳密碼。袁義達說,「此次的姓氏調查,目的並非僅局限於統計姓氏數量,實際上,姓氏是連線文化遺傳和生物遺傳的一個橋樑。」袁義達解釋說,中國長期以來姓氏隨男,而從遺傳學角度來說,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就同姓氏一起遺傳給男性後代,由此,具有同樣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樣類型的Y染色體以及它所攜帶的遺傳基因。調查中發現,很多遺傳疾病只在同樣姓氏的人群中傳播,統計好姓名的數量和分布,對於研究人類遺傳學就有了很大幫助。

玄機二

:同姓不一定同家。袁義達說,中國人見了面,總是要問姓名,如果發現跟自己是同一個姓就會倍感親切,認為兩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實際上這並不可信,經過調查,發現一個大姓可能有上百個來源,比如說中國第二大姓「李」,有些是來自「嬴」姓,有些是來自「趙」姓。

玄機三

:中國姓氏最有內涵。袁義達說,實際上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姓氏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傳承符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姓氏傳承得像中國這樣完整而且有內涵。比如說日本,雖然也有姓的存在,但文化內涵極少。

其他

此外,袁義達指出,在這次姓氏調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發現,這些姓氏從來沒有被記載過,過去看到時,還以為這些怪姓是因為筆誤產生的。袁義達舉「三小姓」倒數第一的「難」姓為例說,在河南,研究組發現四個姓「難」的小村,裡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當時研究組曾認為這個姓是筆誤造成,但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訊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原來,「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有韓國人士表示,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跡,他的名字就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

倒數第二的「死」姓,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氏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拓跋部中有()、自、獨、膊四個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稱為姓氏,後漢化分稱氏(氏)、自氏、獨氏、膊氏,並世代沿傳至今。

在古代,“()”字就是“死”的古體字,因此,氏(氏)就是死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於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396),北魏孝文帝將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今河南洛陽)入主中原之後,氏(死氏)與大多數鮮卑民族一樣,皆逐漸融入漢族。隋、唐以後,有氏(氏、死氏)族人嫌其姓氏用字不雅,遂改為諧音的思氏、肆氏、氏、亖氏等,但原本的氏(氏、死氏)仍世代相傳至今。其後,肆氏、氏、亖氏皆簡化為四氏,世代沿傳至今。

按:近有學者認為死氏是由“自獨膊氏”複姓演化而來,這是錯誤的。自、()、獨、膊分別是鮮卑拓跋部中各自獨立的四個小氏族部落,不是一個複姓部落。

遷徙分布

死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鮮卑族姓氏,隋、唐時期即已經漢化,族人皆融入漢族,但人口數量非常稀少。在中國科學院的調查結果中,死氏在“難氏”、“死氏”、“山氏”這三小姓中名列在倒數第二位,人口總數在千人左右,僅在今河南省的洛陽市、開封市,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市等地區有零星分布。不過,死氏人口雖然稀少,但郡望卻多,多以平城、代北、洛陽為郡望。

按:

按本書(《中華之骨 華夏民族炎黃子孫姓氏淵源略考》) 的調查結果,其實中國大陸上的“三小姓”,應當是“ヽ氏”、“乭氏”和“ㄧ氏”。當然,隨著姓氏歷史研究的深入發展,“三小姓”的排行可能還會有所變化。

有關倒數第三位的“丨氏”, 本書已經在前面“0683姓氏略考-丨姓”中簡單介紹了,人口百餘,今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信陽市息縣一帶;另外兩個倒數第一的“ヽ氏”和倒數第二的“乭氏”,將在以後分別介紹。

郡望堂號

1.郡望:

平城郡: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的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從公元四世紀初起,鮮卑族拓跋部在山西和內蒙古交界的代北地區建立了代國。東晉太元元年(丙子,公元376年),代國被前秦國所滅。東晉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386年),故代國君主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再次稱王,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後魏、或元魏。東晉隆安二年(北魏天興元年,戊戌,公元398年),拓跋·珪建都平城,並於次年稱帝,即為北魏道武帝,隨後於農曆7月定都於平城。至北魏孝文帝於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北魏王朝立都於平城長達九十七年之久,前後經歷了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大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魏獻文帝、北魏孝文帝共六位皇帝,使平城在近一個世紀間成為北方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當時就已是一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北方重鎮。今天,大同(平城)是世界著名的煤都,特低硫、特低磷、中高發熱量的優質煤炭蘊藏量為五十億噸,屬於國際級戰略儲備物資。大同原煤年產量在七千萬噸左右,每年出口五百萬噸,其中大部分超低硫的五千大卡以上優質原煤竟然都通過大秦鐵路(大同-秦皇島)出口泊運至軍國主義日本。

代北郡:即古代代北地區,泛指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唐朝以後代州以北的廣大地區,即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以西、山西省外長城以南、忻州市原平縣、定襄縣、代縣、五台山市東北一帶,包括河套地區東南部。

洛陽府: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始置洛陽縣,縣城以設在在洛水之陽(北岸)而名,當時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洛陽開始成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時期的曹魏國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郡的轄境曾一度抵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唐、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歷史上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2.堂號:

平城堂:以望立堂,亦稱大同堂。

代北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