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四川省武勝縣民族國小校創辦於1886年,系伊斯蘭教會學堂,始稱清真寺學堂。1941年舉辦伊斯蘭初級國小。1951年7月,經川北行政公署文教廳批准,更名為“武勝縣沿口鎮民族國小”。1965年7月遷至武勝縣沿口鎮九村(現武勝縣沿口初級中學校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更名為“武勝縣沿口鎮東方紅國小”,後又改為“沿口公社國小”、“沿口一小”。1981年初,武勝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武勝縣沿口鎮民族國小”。1981年下半年,省、地、縣撥款25萬元,在校址征地8.5畝,修建了12個班規模的教室和辦公用房。1994年10月,學校征地6.68畝,擴建了運動場、實驗樓、教工宿舍、校門。1996年11月,經武勝縣教育局同意,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武勝縣民族國小校”。
學校自創建以來,辦學規模由小到大。到2014年,學校有教學班49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國小校。在職107名教職工中,有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5人,市、縣優秀教師40餘人;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92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48人。我校有少數民族教師3人,有少數民族校級幹部1人。
辦學規模
武勝縣民族國小是廣安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始建於清朝末年。幾經搬遷,現地處縣城中心,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校園環境,先進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已躋身於市、縣一流學校行列,成為市、縣有名的示範學校。學校設學前班和國小1-6年級,現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近2900人,在職教職工71人。
學校占地近16畝,緊鄰縣城的兩條大街——建設南路和人民南路,為學生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學校建築布局合理,具有鮮明的特色。啟智樓是學校標誌的民族建築,令人稱嘆;明智樓富於時代氣息,教室寬敞明亮;益智樓高大巍峨,矗立於人民南路。走進校園,處處感受到現代的氣息。2002年9月,學校建成了校園廣播系統;2003年4月,學校開通了遠程教育網;2014年5月,學校建成了校園網,各班教室安裝了46英寸的液晶電視機,每個教師配備了手提電腦,使學校走上了教育現代化的快車道。學校建有音樂室、美術室、舞蹈訓練室、練功房、實驗室、儀器保管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等20多個專用教室。學校不斷充實更新圖書資料,學校現有藏書4.2萬冊,報刊30餘種,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重視硬體建設的同時,民族國小也著力美化校園育人環境。假山,草坪,鮮花,翠竹,點綴著校園。嶄新的教學大樓,標準的旗台,寬敞的舞台,古樸典雅的大門,新建的校園文化廣場,成為學校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那走廊文化裝飾和體育文化牆,更昭示著學校教育的信仰和育人成功的風采。優美的校園環境,一流的設施條件,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度過快樂幸福的童年。
所授榮譽
在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把握“立足學生的今天、著眼學生的明天”的辦學理念,長期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實施學校品牌戰略和名師工作,堅持素質教育立校,藝術教育揚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辦學思路,強化學校內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最佳化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實踐“立足廣安、著眼全川、爭創名校”的辦學目標和“學生全面發展,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培養特長”的育人目標,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績。學校連續多年獲縣國小畢業質量檢測一等獎。學校先後被評為了省校風示範學校、省百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省體育鍛鍊達標先進學校。學校大隊部榮獲了全國紅旗大 隊,省雛鷹大隊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