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位置
歐陽修家族墓地位於新鄭市城西13公里歐陽寺村。自熙寧八年(1075)歐陽修葬此以來,陸續陪葬有歐陽修的祖母李氏、歐陽修的繼配第三夫人薛氏、長子歐陽發、次子歐陽奕、三子歐陽棐、四子歐陽辨、孫歐陽遜(古時寫作上孫下心,與遜字相通)、歐陽愬等人。
墓地具體介紹
歐陽修墓,墓冢高約5米,周長約15米,並排右側有薛夫人墓。陵園坐北向南,在南北中軸線上建有外照壁、大門、內照壁、東西兩廡、大殿、墓冢,四周建有圍牆,外照壁高約5米、長6米、厚0.7米。大門3間,門前左右修有台階,階旁各有一銜環石獅。內照壁與垣牆同高,將庭院分為前後兩部分。左右兩側各有便門,庭院中間修有南北甬道,直達大殿。甬道兩旁立有石豬、石羊等石雕,對稱排列,間距3米,石雕高約1米,甬道兩側各建有廂房3間。
大殿又稱拜殿,計3間,內設暖閣1座、牌位1座、神幔1掛、供桌1張、錫香爐1個、錫燭台1對。殿前築有祭台,長10米,寬5米,高1米。祭台前左右兩方,各侍立一文官石雕像,像高約2米。此外,還有宋、元以來石碑40餘通。其中有蘇轍所寫的神道碑。石碑兩旁植有古柏,蒼勁挺拔,四季常青。沿大殿東西兩山各建有攔馬牆一道。
穿過大殿即是歐陽修及夫人薛氏之墓。兩墓東西並排列,陵園東南有小瓦房8間,為其族人看守陵園者居住。
破壞與修善
歐墓陵園在1958年“大躍進”和“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古柏被砍伐一空,碑碣流失,垣牆倒塌。現僅存大殿、大門和東西廂房。1988年文物部門開始著手修復。
其他
歐陽修祖母李氏墓在歐陽修墓西南方399米處,冢高約3米。宋追封李氏吳國夫人。1920年於其墓前建享堂3間、門樓1間,四周圍以垣牆,並有柏樹數株。享堂內修暖閣一龕,龕內設有歐陽修祖父歐陽偃、祖母李氏、父歐陽觀、母鄭氏諸碑。
夫人薛氏墓與歐陽修墓東西並排。薛氏,歐陽修繼配第三夫人,宋資政殿學士尚書戶部侍郎簡肅公薛奎(後任參知政事即副宰相之職)之女,薛夫人為發、奕、棐、辯四子之母。元祐四年(1089)八月卒於京師,十一月祔葬於文忠公墳塋。
歐陽發墓在歐陽修墓左次下,宋時原立墓碑已倒圯,清宣統三年(1911))曾重立墓碑1通。歐陽發(1040~1089),字伯和,歐陽修長子,據張文潛撰墓志銘載,官至承議郎、積勛輕耳都尉,元祐四年(1089)卒,享年46歲。《宋史》有傳。夫人吳氏,故丞相正獻公兗之女,封壽安縣君。元祐四年(1089)十一月葬於新鄭。
歐陽奕墓和歐陽發墓並列,宋代原立墓碑已倒圯。清宣統三年(1911)曾重立墓碑一通。歐陽奕,字仲純,歐陽修次子,官至光祿寺丞監陳州糧科院。歐陽奕為人聰穎質敏,剛正豪爽,歐陽修曾寫《誨學說》以勵其學。
歐陽棐墓位於歐陽修墓右次下,宋時墓碑已倒圯,清宣統三年(1911)復立墓碑1通。歐陽眞(1047~1113),字叔弼,歐陽修第3子。慶曆七年(1047)生於滁州,政和三年(1113)以疾卒於潁州私第,享年67歲。初蔭將士郎,任秘書省正字。累官朝請大夫,管勾南京鴻慶宮。宋人畢仲游《西台集》有“歐陽叔弼傳”,對歐陽棐之卓越文才讚不絕口,認為其足以傳其家。
歐陽辯墓在歐陽棐墓東,宋時墓碑已倒圯,清宣統三年(1911)復立墓碑一通。歐陽辯(1097~1102),字季默,歐陽修第四子。生於皇祐元年(1049),卒於崇寧元年(1102),享年53歲,官至承議郎、寶德所監澶州河北酒稅。
歐陽遜(1064~1094),字誼伯,歐陽奕長子,初以祖蔭任秘書省校書郎。官至行政假承務郎,任陝州司戶參軍。秋滿,任齊州臨邑縣尉。紹聖元年(1094)卒於任上,享年30歲。政和三年(1113)四月葬於歐陽修之塋。
歐陽愬(1071~1105),字元直,奕之次子。初以祖蔭授秘書省校書郎,歷瀛州防禦推官,後改宣義郎,知虢州朱陽縣事。秋滿留再任。崇寧四年(1105)六月卒於任所,享年34歲。於政和三年(1113)四月葬於歐陽修之塋。
1982年元月,原新鄭縣人民政府將歐陽修家族墓地公布為新鄭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