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孔憲蓬萊閣

《次韻孔憲蓬萊閣》是宋代詩人趙抃所作一首七言律詩,敘述了其臨海觀潮時的感受和興奮心情。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次韻孔憲蓬萊閣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趙抃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次韻孔憲蓬萊閣

山巔危構傍蓬萊,水閣風長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

遙思坐上游觀遠,愈覺胸中度量開。

憶我去年曾望海,杭州東向亦樓台②。

作品注釋

①憲:御史的省稱。蓬萊閣:在越州(今浙江紹興),位於鑑湖之濱。

②末句原註:“杭有望海樓。”

作品賞析

詩的前半,不僅寫了水閣、大海和海潮,也透露了臨海觀潮時的感受和興奮心情。寫得這樣真切,從字面上看,觀潮人就是作者自己,但詩題是“次韻孔憲蓬萊閣”,觀潮者實際上是孔憲。第五句,詩人在開合收縱方面從容自如,運調得力。“遙思坐上游觀遠”,“遙思”二字極自然地把前四句所寫的感受,轉移給了孔憲。而“游觀遠”不僅概括了觀潮的宏遠景象,且將筆勢拓開,由宏大闊遠的視覺感受,引向“逾覺胸中度量開”的心境感受。詩人構想,對方此時必然格外心胸開豁。這雖是出於作者的揣度,但由於有前四句作鋪墊,使人覺得“度量開”既豪邁而又著實有力。以情結景,成為前面寫觀潮的絕好收束。至此,詩意已經豐足,但收尾又轉折推宕開去。“憶我去年曾望海,杭州東向亦樓台。”詩人由對方轉而聯想到自己,回憶前一年在杭州亦曾望海。雖只是淡淡提起,但“憶”字卻又可以引人回味前六句所寫的觀潮情景,原來那情景作者亦曾是親有體會的。由遙思對方而“憶”及己方。圍繞觀潮,詩人的想像和情感縈繞迴環,給這首總體上是雄直豪邁的詩增添了迴環之美。

這首詩無論寫海潮,寫人的胸襟,都顯出一種開闊的景象,豪邁的氣概,但不靠描摹刻畫,而多用健筆直接抒寫,那水閣風長的快感,那涵容天地百川的大海,那晨昏兩次浮動的海潮,那“游觀遠”的視野,“度量開”的心胸,都顯得開張雄闊。語言上絕去藻飾,不用典故,造語的質樸勁健,感情的豪邁,加上章法的開合轉折,於律詩中融進了參差拗健之美。《宋詩鈔》說趙抃寫詩“觸口而成,工拙隨意,而清蒼鬱律之氣,出於肺肝”,這首詩是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

作者簡介

趙抃(1008—1084),字閱道,號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早年成孤兒。1034年(景祐元年)中進士。後任殿中侍御史,彈劾官員不避權貴,京師一帶號稱“鐵面御史”。歷知杭州、青州、成都。宋神宗時,擢參知政事,與王安石議政不合,調任成都。卒謚清獻。有《清獻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