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遠古時期
約數十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一地區繁衍生息,是東北亞諸多民族活動的場所。
上古文明
夏商時為肅慎地。 西周初年,殷太師箕子率領五千殷商遺民走之遼東聯合當地土著建立箕子侯國,周武王得知後將遼東封給了他,今樺南一帶屬箕子侯國以及肅慎、濊貊等各民族地方政權。肅慎,古籍中把“肅慎”部落領地稱為“肅慎國”,與中國中原王朝有往來;歷史學家多認為舜的時代已經有肅慎,可能生活在山東一帶,向舜朝貢,後受西周壓力北遷。戰國時稱真番,秦漢恢復原名,漢四郡中的真番郡可能與他們有關。
濊貊,濊貊族是濊族與貊族的合稱,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遊牧族。濊族可能與肅慎一樣, 在夏商時本居于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東北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竹範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朝貢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
戰國至秦漢
肅慎,秦、漢時被稱為“挹婁”、“勿吉”。
濊貊,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余,後改為扶餘。
公元前239年,北夫余國建立、並向東擴張迫使挹婁臣服。
西漢初年,燕王盧綰背叛漢朝,前往匈奴亡命,衛滿亦一同前往,並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遼東,之後衛滿召集戰國時齊國和燕國亡命者成軍。
公元前194年(漢惠帝元年),衛滿推翻了箕子侯國哀王“箕準”,並奪取了箕子侯國都城,建立衛滿侯國。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 ),漢武帝滅衛滿侯國,在衛滿侯國故地設立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夫余國隸屬於漢朝玄菟郡管轄。
樺南小八浪遺址出土的漢代五銖錢說明夫余國與漢朝已有了聯繫。夫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走之卒本夫余,在公元前37年建立高句麗。
魏晉南北朝
北魏滅北燕後,今樺南一帶形成高句麗人與勿吉人的聚居地之一。491年,北魏孝文帝冊封高句麗長壽王為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今樺南地區成為高句麗人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高句麗在這段時間內發展壯大,使扶餘,勿吉等民族臣服。南北朝時東北亞強國高句麗的首都國內城,是高句麗第二個都城(公元3年-公元427年),是高句麗人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
隋唐五代
隋朝時勿吉改稱靺鞨。
貞觀十七年(643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攻打唐的友邦新羅,新羅請唐援。唐太宗便以此下令攻打高句麗與百濟。貞觀十九年(645年),李勣率軍從陸路,張亮率舟師從水路,兵分兩路進攻高句麗,唐太宗親自到遼東前線督戰。唐軍攻下遼東城後,接著攻打安市城(今遼寧海城),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歷時三月沒有攻下。
公元668年唐朝和新羅的聯軍滅高句麗後,唐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高句麗舊都國內城為唐朝安東都護府之哥勿州駐地。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史稱安史之亂。
唐朝時靺鞨共七部,其中粟末部日趨強大,公元698年,粟末部首領大祚榮聯合部分高句麗遺民建立震國,713年(唐·開元元年)唐朝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國名渤海,今樺南地區屬渤海國鐵利府汾州。
公元926年渤海國被遼國(契丹)所滅。
遼金時期
遼滅渤海後,廢除州縣制。黑水靺鞨改稱女真,今樺南一帶屬五國部之一的越里篤部。
金設路治,屬胡里改路、呼爾哈路。
元朝建立後,樺南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呼爾哈萬戶府管轄,後由開元路劃出歸合蘭府水達達路管轄。
明清時期
明朝時部分屬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為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地。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四月,努爾哈赤與明邊將立碑劃界,從此自稱為國。樺南一帶等地進入女真人的國家。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御八角殿稱汗,建元天命,定國號為金,史稱後金。
清初屬三姓副督統管轄。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在今樺南境內有漢族人開採金礦在這一地區居住,以附近的長龍山命名“長龍鎮”(長龍崗)。
1909年(清宣統元年)原東寧知事張浩然(湖南籍人)招30名湖南籍移民到長龍崗一帶(現在的樺南縣樺南鎮)墾殖,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張浩然設立艮記墾務公司“招佃墾荒”將長龍崗改稱湖南營,隸屬於依蘭縣管轄。
民國至現代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占領東北並向東北武裝移民,1933年4月日本第一次武裝移民到偽三江省樺川縣永豐鎮屯居(今樺南縣孟家崗鎮),後定名為彌榮村。同年7月第二次武裝移民到依蘭縣的湖南營(今樺南鎮)改名為千振。
1945年,抗日勝利後設定千振區。
1946年初,廢除千振區恢復湖南營。
1946年6月,合江省政府決定將樺川縣南部的湖南營、孟家崗等地區劃出,設定樺南縣。
1948年6月,撤銷依東縣,將原依東縣太平(現在的樺南縣土龍山鎮)、五道崗、金沙河3個區劃歸樺南縣管轄。
1949年5月,將合江省併入松江省,隸屬於松江省管轄。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樺南劃歸新設之合江專區管轄。
195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樺南縣併入樺川縣。
1964年6月,國務院批准恢復樺南縣,以併入樺川縣的原樺南縣行政區域為樺南的行政區域。
1985年1月,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劃歸佳木斯領導。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樺南縣隸屬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長白山余脈完達山麓,北與佳木斯市、樺川縣、集賢縣接壤,東北與雙鴨山市毗鄰,東、南與寶清縣、勃利縣相連,西與依蘭縣以倭肯河、松木河為界。樺南處於佳木斯、雙鴨山、依蘭、七台河四個城市之中間區位。
地貌
樺南縣地形呈橢圓形,由東向西傾斜,東部為連綿起伏的山巒,中部丘陵漫崗,西部為平原地帶。樺南縣距佳木斯市72公里、七台河市61公里、雙鴨山市96公里、依蘭縣82公里、鶴崗市125公里。
氣候
樺南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暖快,降水少,風力大,易發生乾旱;夏季降水集中,雨熱同季,局部有洪澇;秋季降溫快,伴有早霜;冬季寒冷,大風多,降水少,氣候乾燥。年平均氣溫3.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7.9℃,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2.1℃,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7.4℃,歷年極端最低氣溫-38.6℃。年平均降水量523.4毫米,其中5-9月降水量435.8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83.3%。年平均相對濕度68%,最小相對濕度3%。年平均無霜期1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59.3小時。年平均≥10℃積溫2679℃。年平均風速3.3米/秒,最多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蒸發量為1278.8毫米。年平均雷暴日數28.9天。
行政區劃
2013年,樺南縣轄6鎮、4鄉:樺南鎮、土龍山鎮、孟家崗鎮、閆家鎮、石頭河子鎮、駝腰子鎮、梨樹鄉、金沙鄉、明義鄉、大八浪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3年,樺南縣耕地面積342.5萬畝,森林覆蓋率35.1%。樺南縣森林樹種有45科106種,牧草110餘種,優良畜禽品種10多個,農作物品種285個。
礦產資源
2013年,樺南縣有煤炭、石灰石、黃金、石墨、鐵等20多種,資源儲量占佳木斯市總儲量的70%以上。
生物資源
2013年,樺南縣藥用植物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參、當歸、桔梗、黃芪、龍膽、滿山紅、蒼朮、柴胡、三棵針等百餘種。
2013年,樺南縣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刺老牙、老山芹等28種,蘊藏量達6000多噸。
2013年,樺南縣漿果植物有山葡萄、獼猴桃、山丁子、草莓等10多種,是釀製果酒、飲料理想原料。
2013年,樺南縣油料植物有榛子、山核桃等。
2013年,樺南縣蜜源植物有椴樹、胡枝子、暴馬丁香、山槐等蜜源植物60餘種,年產蜂蜜200多噸。
人口民族
2013年,樺南縣總人口4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2萬人;其中包括滿、回、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
交通運輸
樺南縣有公路493條,計2236公里,80%的縣鄉公路通水泥路。穿境而過的濟廣高速和泉南高速已正式建成通車。2009年農村公路改造完成水泥路218.6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39個。
經濟概況
綜合
2014,樺南縣生產總值實現111.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9.3%。公共財政收入實現3.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6.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8952元,同比2013年增長10.9%;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640元,同比2013年增長13.5%。
第一產業
2014,年樺南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5.23億元,增長14.7%。糧食實現九連豐。流轉土地43萬畝,辦理抵押4800畝,發展木耳2億袋、堅果林8000畝、漿果林1500畝、中草藥2000畝、紫蘇3萬畝,樹立“一村一品”示範村10個、重點推進村20個。
第二產業
2012年,樺南縣工業增加值實現18.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新增規上企業9戶,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9戶。主導產業中,水泥、風電行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億元、3億元,支柱作用比較明顯。建龍鐵礦順利復產,生產鐵精粉3.8萬噸。深入實施節能減排環保惠民行動,單位GDP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9%。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現增加值33.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4.8%;實現稅金4.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3%,民營經濟已成為樺南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第三產業
2014年,樺南縣大佛寺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侍郎湖成功創建3A景區,商業網點已達6878個。向陽湖風景區、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成功晉升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00萬元,分別增長11.5%和12.3%。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4年,樺南縣26項城市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5.2億元,超出年度計畫投資15個百分點。涇河南岸景觀綠化帶建成開放,濱河大道等市政道路工程基本完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實施,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健全,我縣被評為“全省縣城建設先進縣”。樺南縣投資2.87億元,實施了57個新村莊建設項目,建成農民新居2800套。開工建設了水口馨苑、永樂家園等5個“集中居住、設施完善、管理統一”的新型農村社區,完成了皮革城、保衛路中段、健康路北段、城西環島、環路改線等道路建設,城市路網進一步最佳化 。實施鐵西街、樺西湖、南外環等排水工程樺南縣建成農民進城住宅樓37幢1486戶,新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1.7萬人。
教育事業
2014年,樺南縣在全市率先實施了15年免費教育,惠及城鄉3萬多戶民眾。3所幼稚園、3所中國小教學樓、3個鄉鎮體育健身工程、77個農民健身工程均已建成。教育園區、新民教育園區建成啟用,北極、龍高等6所鎮公辦幼稚園投入使用,小章、炭店等7所鎮公辦幼稚園主體竣工,18所學校青少年宮建成開放,高考二本上線人數首次突破千人。
醫療事業
2014年,樺南完成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1128對,救助特殊困難家庭330戶,為57664名已婚育齡婦女提供了服務治療。
社會保障
2014年,樺南縣新增城鎮就業崗位5042個,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市上下達控制指標8個百分點。改建了就業創業服務指導中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89萬元,創業帶動就業2106人,新就業10686人。新增社保1007人、城居保1550人、職工醫保264人、居民醫保2786人。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7%,開展了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直報、鄉村兩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統籌報銷工作,取消普通疾病轉診,補償時間由52天縮短至3個工作日。新增城鎮低保1600人、農村低保2340人,清理7193人。完成了惠德居養老服務中心主體工程、3所公辦敬老院規範化建設和4個農村社區建設。分配廉租房278套,發放補貼金594.5萬元。改造泥草(危)房21萬平方米,地震受災居民受損房屋全部維修重建。改造老舊小區65個,成立業主委員會6個,移交北辰物業管理45個、堯蕾物業管理3個。清繳稅費901萬元,解決了4934戶居民辦照問題。
風景名勝
向陽湖旅遊度假區 向陽湖風景區位於樺南縣樺南鎮北側,距樺南縣城9公里,2004年向陽湖被評定為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向陽湖景區內的園覺寺為三江平原地區最大的寺廟;坐落於西屏山峰頂,香菸繚繞、幽靈肅穆、鐘聲迴蕩;無數香客揖禮參拜;是景區的一大景觀。 | |
七星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七星峰位於縣城東北50公里。在開發自然風光旅遊資源方面;樺南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以七星峰國家森林公園旅遊風景區為核心,打造“三江第一峰”旅遊品牌。旅遊景點有七星峰觀光旅遊區、抗聯文化旅遊區等。 | |
古城堡 橫岱山古城堡和古山寨是漢魏時期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一帶歷史人文景觀很多,據統計約有110多處。 |
政治體制
姓名 | 職務 |
魯長友 | 樺南縣縣委書記 |
梁慶民 | 樺南縣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
葛立彬 | 樺南縣縣委副書記 |
王洪軍 | 樺南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兼縣委黨校校長 |
麻世先 | 樺南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
劉世友 | 樺南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李廷軍 | 樺南縣縣委常委、武裝部政委 |
李德剛 | 樺南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
胡婧 | 樺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
地方榮譽
2013年,樺南縣是被授予“中國商品糧基地縣”、“糧食生產先進縣”、“綠色能源示範縣”、“生態建設示範縣”、“中國南瓜之鄉”和“中國白瓜籽之鄉”等稱號。
地方特產
樺南白瓜籽
樺南白瓜籽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的特產。由於樺南縣山區、丘陵地居多,氣候良好,特別是秋季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宜南瓜生長,中國白瓜籽有三分之一出自該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白瓜籽之鄉”。
著名人物
陳俊生:國務委員、政協副主席。
祁致中:抗日名將。
馬廣福:歌手。
黑龍江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哈爾濱市 | 松北區 |道里區 | 南崗區 | 平房區 | 香坊區 | 道外區 |呼蘭區 | 阿城區| 雙城市 | 尚志市| 五常市 | 賓縣 | 方正縣 |通河縣 | 巴彥縣 |延壽縣 | 木蘭縣 |依蘭縣 |
齊齊哈爾市 | 龍沙區 |昂昂溪區 |鐵鋒區 | 建華區 | 富拉爾基區 | 碾子山區 |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 訥河市 |富裕縣 | 拜泉縣 | 甘南縣 | 依安縣 | 克山縣 | 泰來縣 | 克東縣 | 龍江縣 |
鶴崗市 | 興山區 | 工農區 | 南山區 | 興安區 | 向陽區 | 東山區 | 蘿北縣| 綏濱縣 |
雙鴨山市 | 尖山區 |嶺東區| 四方台區 | 寶山區 | 集賢縣 | 寶清縣 | 友誼縣 | 饒河縣 |
雞西市 | 雞冠區 |恆山區 | 城子河區 | 滴道區 | 梨樹區 | 麻山區 | 密山市 |虎林市 | 雞東縣 |
大慶市 | 薩爾圖區 |紅崗區 | 龍鳳區 | 讓胡路區 | 大同區 | 林甸縣 |肇州縣 |肇源縣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
伊春市 | 伊春區 | 帶嶺區 |南岔區 | 金山屯區 | 西林區 | 美溪區 | 烏馬河區 | 翠巒區 | 友好區| 上甘嶺區 | 五營區 | 紅星區 | 新青區 | 湯旺河區 | 烏伊嶺區| 鐵力市| 嘉蔭縣 |
牡丹江市 | 愛民區 | 東安區 | 陽明區 |西安區 | 綏芬河市 | 寧安市 | 海林市 | 穆稜市 |林口縣 | 東寧縣 |
佳木斯市 | 前進區| 向陽區 |東風區 | 郊區(佳木斯市) | 同江市 |富錦市 | 樺川縣 | 撫遠縣 | 樺南縣 | 湯原縣 |
七台河市 | 桃山區 | 新興區 | 茄子河區 | 勃利縣 |
黑河市 | 愛輝區 | 北安市 | 五大連池市 | 遜克縣 | 嫩江縣 | 孫吳縣 |
綏化市 | 北林區 |安達市 | 肇東市 | 海倫市 | 綏稜縣 | 蘭西縣 | 明水縣 | 青岡縣| 慶安縣 | 望奎縣 |
大興安嶺地區 | 呼瑪縣 | 塔河縣 | 漠河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