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樂詩沖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薄竹鎮,地處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2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66公里。轄樂詩沖大、小寨,以塢新寨舊寨等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48戶,有鄉村人口1674人,其中農業人口1667人,勞動力110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86人。全村國土面積17.88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1210毫米,適合種植蔬菜、三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721畝,人均耕地1.63畝,林地14327.8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0畝,其中:田75畝,地155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47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1畝,主要種植李、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7畝;草地7.8畝;荒山荒地1291.36畝,其他面積395.1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6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46戶通電,有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7%和8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65%和4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26%。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9.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0.2萬元,占總收入的71.6%;畜牧業收入42.8萬元,占總收入的30.5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4頭,肉牛23頭,肉羊43頭;林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1.01%;第二、三產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4.2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2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三七、蔬菜,主要銷售往省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三七、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三七、辣椒、蔬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6戶,共鄉村人口229人,其中男性116人,女性113人。其中農業人口224人,勞動力151人。該村漢族217人、少數民族12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享受低保14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于樂詩沖完小,中學生就讀于樂詩沖中心校。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0人,其中小學生40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自然條件差,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資金缺乏,投入不足,發展受限;二是經濟基礎薄弱,人民民眾文化素質整體較低,很大部分民眾生產生活貧困,使今後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缺少支柱產業,規模化與產業化程度偏低,經濟效益未能充分體現出來,農民增收困難;四是教育科技文化落後,醫療衛生條件較差,普遍民眾反映看病貴看病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布局,加大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的發展和投入力度,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櫻桃、蔬菜、三七種植面積,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把結構調整與農民增收、市場需求、資源開發緊密聯繫起來,科學發展畜牧業生產;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勞務經濟的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努力建設文明、安全、發展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