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缽頭

槽缽頭,用豬內臟加香糟鹵燉製而成。 糟缽頭,始於清代嘉慶年間。 邇年肆中以缽貯糟,人以豬耳腦、百及肝、肺、腸、胃等,曰‘糟缽頭’,邑人鹹稱美味。

槽缽頭,用豬內臟加香糟鹵燉製而成。

歷史

糟缽頭,始於清代嘉慶年間。由上海本地著名廚師徐三首創。清代《淞南樂府》載;“淞南好,風味舊曾諳。羊胛開尊朝戴九,豚蹄登席夜徐三,食品最江南。羊肆向惟白煮,戴九(人名)創為小炒,近更以糟者為佳。徐三善煮梅霜豬腳。邇年肆中以缽貯糟,人以豬耳腦、百及肝、肺、腸、胃等,曰‘糟缽頭’,邑人鹹稱美味。”到清代光緒年間,上海老飯店和德興館等本幫菜館烹製的“糟體頭”已盛名滬上。近百年來,此菜幾經改革,從40年代起,因原來製法已不能適應顧客需要,就將原來用生豬內臟加香糟逐只蒸製,改為用熟豬內臟,加火腿、筍片等入砂鍋,加鮮湯、香糟鹵燉製而成。它製法簡易.迅速方便,又不失原來特色。

製法

將豬肺、豬直腸、豬肚、豬爪、豬肝分別洗淨,燒熟。再將各種內臟及豬爪切成小條或小塊,入砂鍋,加鮮肉場、酒、蔥、薑片,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燉半小時左右。至豬內臟酥軟,加筍片、熟火腿片、油豆腐(先用微鹼水略泡,清水過清)、精鹽、味素,再燉10分鐘左右,淋上熟豬油、香糟鹵,撒上青蒜葉即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