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實圖

榴實圖

這幅《榴實圖》,畫了一枝倒垂的石榴,碩果成熟,向日開口而裂,飽滿的榴子,滋潤透明,富有質感。蒼勁有力的枝幹,稀疏鬆動的榴葉,豪放不塌,涉筆成趣,雖寥寥數筆,卻處處有畫境,筆筆見精神。畫面上留有大塊空白,使全圖氣勢磅礴,境界開闊,給觀者以無窮的回味。這幅畫筆墨無多,但很耐看,細細體味畫中的筆情墨趣,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藝術修養和筆墨功力,比一般大寫意畫家高出一籌。這是一幅以少勝多,以簡取勝,頗有大寫意派畫風並具有高度概括表現力的傑作。

作者簡介

徐渭(1521年—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作品簡介

榴實圖榴實圖
“山深熟石榴,向日便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這是明代著名畫家徐渭在《榴實圖》中的題畫五絕。徐渭緣物寄情,以深山石榴自喻,沉痛地抒發了他那胸懷“明珠”而無人賞識,被社會棄置的悽慘心情。

大寫意派畫多為文人墨戲,比一般的寫意畫更顯得奔放、潑辣。其特點是只花片葉,隨意點染,縱橫歷落,奇趣盎然,只求筆墨精練,富有情趣,氣韻生動,而不拘於真實的描寫。這種畫風,是明代花鳥畫的特色。作為水墨大寫意畫派的開創者,徐渭的功績是不容抹煞的。

作者經歷

徐渭在這幅畫中用狂草的書法題詩,字跡飛舞有勢,字與畫的風格,互相映襯,耐人尋味。題畫詩的內容,反映了他悲觀厭世、懷才不遇的心境。物我兩融,寓真情實意於“深山石榴”的藝術形象之中。他在另一幅《墨葡萄》的題畫詩中寫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顯然,這同樣流露了他自嘆落魄潦倒的心情。徐渭的藝術作品,往往表現他憤世疾俗的心情,其中有不趨權貴的,有孤高自賞的,也有抨擊社會的。總之,藉助筆墨抒發胸中鬱積怨恨,是他美術作品的特點。

徐渭的創作意圖,可從他的身世得到反映。他一生失意、坎坷。他青年時代,很有文才,但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第, 由此心灰怠懶。中年在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府當書記,參加過東南沿海抗擊倭寇的鬥爭。後來,胡宗憲受彈劾兩次被捕,不久傳出胡瘐死於獄中,徐渭因受株連,清名受污,並受到排擠,幾次自殺未遂,以至精神失常,誤殺了妻子,被逮入獄,過了幾年獄中生活。嗣後,在友人營救下,才僥倖出獄。這時,他已五十三歲。不幸的遭遇,使他對當時混亂、腐敗的社會激憤不滿,對世俗人情有了較清醒的認識,再也不願躋身仕途。此後,開始了他一生真正的藝術生涯。他遊歷名勝,著書作畫,他的不少重要著作和繪畫,都產生在這個時期。他以犀利的筆墨,用揶揄諷刺,嬉笑怒罵,旁敲側擊,含沙射影的筆調發泄心頭的激憤。如他畫《雪壓梅竹》,表示對當權者迫害抗銨將領的抗議;畫《伐木圖》,揭露統治者耗費民力修築宮殿,等等。暮年,他貧病交加,數千卷書籍變賣一空。正如他自己所說:“幾問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至年邁古稀,終於結束了悲慘的一生。

相關內容

徐渭生活在明代後期,不悅為一位傑出的具有革新精神的文學家、畫家書法家。他的藝術才能是多方面的,不但詩、文、書、畫縱橫一時,對戲曲亦有很大貢獻。特別在繪畫方面,更有突出的成就。他對山水、花卉、人物、走獸、蟲魚、瓜果等無一不能,尤擅大寫意花鳥畫。他中年開始學畫,繼承梁楷、林良、沈周、文徵明諸家寫意花鳥畫的風格,而不拘程式,用筆您肆狂放,潑墨汪洋淋漓。從他那隨意揮寫的寫生畫法,可以看出他“不求形似求生韻”的意境。他反對復古主義,抨擊一味師古者為“鳥學人言”。徐渭的大寫意花鳥畫法,出現在明代後期的畫壇上,說明了當時的“文人畫”已經走向成熟,這一成就對於後來寫意花鳥畫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徐渭留傳後世的作品不少,除了《榴實圖》、《墨葡萄》之外,還有《水墨花卉卷》、《芭蕉雪梅圖》、《蕉石圖》、《黃甲圖》、《墨荷圖》、《十賢集撰圖》、《驢背吟詩圖》等,為我國文化寶庫貢獻了一份重要的財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