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經過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楚大夫斗廉率楚、巴聯軍在鄾國(今湖北襄樊東北)擊敗鄧軍的作戰。周桓王十七年,巴(又稱巴子國,今四川重慶北)君派使臣韓服赴楚通報欲與鄧國(今湖北襄樊西北)交好。楚武王遣大夫道朔帶句韓服等人前往鄧國行聘。在接近鄧同南部邊地時,韓服等受到當地鄾國人的襲擊。韓服、道朔被殺,財物被搶。鄾是鄧的屬國。楚武王遂令大夫章赴鄧,譴責鄧應對此負責。鄧不予接受。於是,楚武王令大大斗廉率軍會同巴軍圍攻鄾國。鄧大夫養甥、聃甥率鄧軍救鄾,向巴軍發動三次進攻,均未填勝。斗廉將巴軍部署於兩翼,自率楚軍列橫陣為中軍,迎戰鄧軍。接戰後,楚軍佯敗後撤。鄧軍求勝心切,全力追擊,將其側背暴露給巴軍,巴軍隨即由兩翼向鄧軍側背攻擊。楚軍亦停止後撤,實施反擊。鄧軍腹背受敵,大敗。鄾人乘夜奔城逃走。此戰,是春秋時期運用後退包圍戰術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相關人物
周桓王,在位時間(前719-前697),姓姬,名林,東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繼續削弱卿權,以加強王權,依然保持“宗周”之餘烈。是時,衛國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晉國內亂,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於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鄭國之田。周桓王初即位時,周天子的勢力還很強大,控制的地盤也大,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此時與周相鄰的鄭國在鄭莊公的統治下日趨強大,常與周發生邊界衝突。桓王為顯天子權威,多次率兵伐鄭,結果均遭失敗。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奪鄭伯政,鄭莊公不朝,自此周王室與鄭國交惡。桓王率蔡、衛、陳聯軍諸侯之師伐鄭,雙方戰於葛,但被鄭軍打得大敗,桓王本人更於此役中箭傷。此後周王雖仍能影響虢國,但已無力阻止王室轉衰,也無力阻止諸侯間的互相攻伐。“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業已形成。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桓王崩,傳位於子姬佗,是為周莊王。自周桓王后,周天子的威信愈加低落,各大諸侯國之間爭霸的序幕已經拉開。
斗廉,楚武王熊通在位時的一代著名文臣。公元前703年(楚武王三十八年),巴(在鄂西,後遷川東)君遣使至楚,請與鄧通好。楚武王允許,派大夫道朔送巴使往聘,半途被鄾(鄧屬邑,今湖北襄樊市東北)人劫殺。楚、巴於是出兵圍鄾,鄧來救,結果鄧被打敗,鄾人宵遁。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四十年),楚屈瑕將與貳、珍結盟。鄖為阻遏楚國勢力東進,駐軍於蒲騷(鄖地,今安陸東南),聯合隨、州、絞(今鄖縣西)、蓼等國,謀略攻楚。楚屈瑕、斗廉乘隨等四國軍隊未至,出銳師襲擊蒲騷,大敗鄖國軍隊,其他各國軍隊不敢出,貳、軫只得屈與楚訂盟。在這次軍事行動中,斗廉(楚大夫)富有戰略斗腦,表現突出。他提出“師克在和,不在眾”,只要自己團結奮戰,就不怕敵之眾多。當屈瑕按慣例要先占卜,斗廉反對說:“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左傳·桓公十一年》。)體現了楚人朝氣勃勃、積極進取的精神。歷史背景
漢東諸國中,鄧國(今湖北襄樊西北)是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一國。他扼守著楚國從鄂中北上河南腹地的水路要道。以鄧為界,攻鄧則可北上進入河南南陽;不攻鄧國,從鄧南部東進則可先進入鄂東地區。楚王熊通經過慎重考慮,認為“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決定首先沿鄧國南部東進,而其實目標則是指向鄂東的隨國,計畫以逼迫隨國臣服來瓦解漢東各國的聯盟狀態,然後再圖北上。
公元前706年,周鄭繻葛之戰次年,熊通率其三軍渡漢伐隨。這是在若敖、吩冒時都不敢有這樣的奢望。隨國在今湖北隨縣境。是周王朝封在漢江以東的最大的諸侯國,也是漢東諸國之首。熊通採取的是伐謀,想以逼服隨國的方式示威漢東,先斷漢陽諸姬半壁江山。楚軍進逼隨國,隨侯派人責問緣故。熊通回答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左傳》桓公六年也載,楚國陳兵於瑕地,先派人到隨國去求和。隨國派少師主持和談。斗伯比便建議楚王把精銳隱藏起來,讓隨人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之兵。果然少師回去後便請求隨侯追趕楚軍,隨國大夫季梁勸止,說:“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隨侯害怕,便只好答應楚國向周天子轉達楚君熊通的要求,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絕。熊通得知後不知是假裝義憤填膺,還是真的生氣了,他大吼道:“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今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於是在公元前704年自立為王,成為春秋歷史上楚國第一王,即楚武王。
熊通稱王之後便在沈鹿會盟周邊諸侯,但隨、黃兩都國沒有參加。楚武王就親自率軍攻打隨國,大敗隨軍,俘虜了隨國的戊車和右少師,隨國承認了楚國的王號之後,楚國撤軍。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巴國派使臣前來楚國通報欲與鄧國交好。楚武王對巴國的要求表現的很大度,專門派出嚮導領巴使前往鄧國行聘。但到了接近鄧東南部邊地時,巴使一行突然遭到當地人的襲擊,楚武王派出的嚮導也被殺害。楚武王大怒,立刻派人趕赴鄧國予以譴責,並要求鄧國應對此事負責。鄧國態度傲慢無禮,對楚武王的要求不屑一顧。楚武王怒,派大軍聯合巴軍攻打鄧國,大敗鄧軍。
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大將斗廉護送大夫屈瑕去與漢東貳、軫兩國結盟。鄖國(今湖北沔陽縣)為了阻遏楚國勢力東進,陳兵於蒲騷(今安陸東南)阻擋楚國使團,並聯合隨、州、絞、蓼等共謀攻楚。
面對五國聯軍,楚使團內部出現了意見分歧。楚將斗廉主張率兵奇襲,先擊破隕軍。斗廉認為只要趁他國軍隊未到的時機先將事件的策劃者隕國擊敗,其它各國自然望風而逃。大夫屈瑕則認為手中軍力不足,提出向楚王要求增兵,斗廉說:“軍隊的勝敗在於團結與否,而不在於人數多少。當年周商之戰,將軍應該是聽說過的。今天我軍已準備就緒,又何必請求援軍呢?”莫敖說:“那我們占卜吧。”斗廉毅然拒絕,說:“遇到無法決擇的事才需要占卜,現在我等決心已下,何需占卜?”隨即出銳師襲擊隕軍。鄖軍措手不及,很快失敗。其它各國見隕軍大敗,果然調頭返回。於是楚軍敗鄖軍於蒲騷,並最終完成了會盟凱鏇而歸。
戰役分析
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林立,在襄樊一帶發生了多次戰爭。見諸於史載的即達5次。楚巴鄧鄾之戰是比較大的一次。這次戰爭發生在周桓王十七年,魯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其根本原因是日漸強大起來的楚國積極向外發展,不斷擴充兵力,問鼎中原,圖謀霸業。具體原因是楚國派往鄧國(今樊城西北6公里)的使臣道朔和楚國的友國巴國的使者,遭到鄧國西南邊境的屬邑鄾人的襲擊,財物被搶走,道朔和巴國的使者被殺死。這樣就惹怒了楚王,於是就在當年的夏天派遣斗廉率楚巴軍隊包圍了鄾國。鄧國為了援救鄾國,就派遣大將養甥、聃甥率領鄧軍前去抵抗楚巴軍。鄧軍與楚巴軍三次交鋒,不分勝負。後來斗廉用計謀將巴軍列為橫陣和鄧軍交戰,並令楚軍偽裝敗退,鄧軍誤以為楚軍失利,便乘勢追擊,結果遭到楚巴軍的夾擊,鄧軍招架不住而大敗。鄾人也連夜逃散。歷史意義
楚巴與鄧鄾之戰,是春秋時期運用後退包圍戰術取得勝利的典型戰例,斗廉在作戰中採用的後撤誘敵,兩翼包抄,合圍敵軍的戰法,比西方的坎尼戰役早了487年。
相關詞條
春秋戰國相關戰役(一)
太多的戰爭鑄就了春秋戰國的年代,而秦國終於在殘酷的戰爭中勝出,滅六國,一統天下,體現了強者為王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