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歷史悠久。鄉人民政府駐地楊廟集,明朝稱“楊家廟”,是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糧》的發源地。境內有孔子弟子陳子勤的墓葬,八歲孔半橋遺址。子勤墓屬省級保護文物。全鄉廣大幹部民眾團結協作,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本鄉實際,本著“求實、創新、廉潔、高效”的原則,充分發揚“團結奮進、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求實爭先”的精神,以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實施“科教興鄉、農業興鄉、商貿興鄉、企業興鄉”戰略,促進了全鄉兩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以鄉科技服務站為依託,實行技術人員包村入戶的辦法,搞好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和套用。全鄉已基本達到一戶一個能掌握1--2項實用技術的明白人。
水利條件優越,全鄉骨幹溝河34條,溝河相通機井1100眼,節制閘6門,有效灌溉面積5萬畝,旱澇保收田3.5萬畝,96年獲周口行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單項工程獎。基本達到了“儲好天上水,用好地下水,留住過境水”。
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逐步發展。現有麵粉廠、糧油加工廠、防水塗料廠等企業25家,產品有麵粉、食用油、防水塗料、小型電器、農機配件等,遠銷浙江、湖南、石家莊等地,深受廣大用戶歡迎。99年新上“書記工程”企業16個,私營企業5個,個體工商戶250戶,吸納入鎮經商戶150個,有專業市場2個,工業小區1個,占地100畝。
行政區劃
2006年,轄31個村委會:西街村、孔樓村、呂莊村、葛莊村、西張村、南街村、祁樓村、韓莊村、曹莊村、小河村、大王莊村、馬莊村、龐樓村、陳莊村、後店村、東街村、陳留張村、軍營村、耿莊村、小祁村、北街村、王灣村、前街村、洪廟村、牛王莊村、后街村、鐵佛寺村、格針園村、李大莊村、柳莊村、後大莊村。
農業發展
種植業:小麥品種逐漸由高產,優質,高效轉化。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糧食總產3622萬公斤,小麥單產496公斤。經濟作物面積不斷加大,全鄉棉花種植面積發展到3.7萬畝,棉花總產315萬公斤,單產85公斤;薄荷種植達到1.5萬畝,薄荷油總產15萬多公斤;油料、瓜菜、中藥材、石榴、蓮藕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已達1.21萬畝。食用菌生產發展迅速,以西張、前街、大王莊等村為主的雙孢菇種植,發展大棚150多個,面積4萬多平方米。養殖業:養殖大戶、養殖場、養殖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養殖大戶已發展到755戶,養殖場18個。
林業、農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林業結構有較好改善,經濟林、高效果林面積增大,發展到2000多畝。廢坑塘改造300多畝,“四旁”利用率達到80%,完善林網6.9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13%。
農業機具不斷改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狠抓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田、林、路、井、橋”綜合治理,基本達到了50畝地一眼井,旱澇保收面積達到4萬畝。99至2001年連續3年被地區行署評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競賽先進鄉鎮。
基礎設施
鄉黨委,政府把鄉村規劃納入了議事日程,先後對18個村進行了統一規劃,98年又進一步加大力度,對楊廟鄉鎮街道進行規劃,拆除房屋3000餘間,街道擴至60米。同時完善專業市場2個,取消了馬路市場,以優惠的政策,吸納農民入鎮經營,現已有210戶農民進鎮務工經商,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色。
社會事業
重視學校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注重能力培養,切實把素質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95年後,全鄉通過多方籌資,完成了26所行政村國小的標準化教室個三所中學的硬體建設,配齊了教學設備,儀器和圖書,並且配備了電腦,落實了電化教育,98年順利通過了“普九”驗收。全鄉國小的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均達到100%。連續四年教育綜合考評位居全縣先進行列。河南省太康縣楊廟鄉切實加大利益導向兌現力度,結合省、市、縣相關政策,最大程度維護計畫生育家庭的利益,確保廣大計生戶“三有”。
社會上有地位。鄉黨委明確要求:在發展農村黨員、選拔村幹部、鄉鎮企業招工等方面計生戶優先。計生戶在辦理外出務工證件、子女戶口申報等事項都有計生辦派人全程協助辦理。該鄉每年舉行一次計生戶表彰大會,讓那些遵守計畫生育的模範披紅戴花,身感社會上有地位。
生活上有保障。認真落實獎勵扶助制度、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切實讓廣大計生戶生活上得到保障。同時實行困難計生戶定期走訪機制,給予生活一定的照顧,在辦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時困難計生戶優先。
經濟上有實惠。一是協調鄉信用社優先為計生戶辦理小額貸款,幫助計生戶致富。二是要求鄉農技站、畜牧站等部門為養殖計生戶免費提供技術指導。
安徽省固鎮縣楊廟鄉
概述楊廟鄉位於固鎮縣西南部、轄區面積16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9萬畝,人口67518人。現轄2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34個自然莊,309個村民小組。
全鄉總戶數16920戶,其中農業人口15552戶,非農1368戶。總人口中,農業人口65532人,非農業人口1986人;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畝。全鄉黨員1909人,轄53個支部,其中農村黨員1463人,非農黨員446人。
歷史區劃
固鎮縣轄鄉。1962年設楊廟公社,1965年由宿縣劃歸固鎮縣,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公里,面積98.4平方公里,人口3.8萬。固(鎮)懷(遠)公路橫貫鄉境。轄安集、石門、張莊、劉湖、趙廟、趙湖、興隆、桑園、魏湖、楊廟、王塘、王湖、田湖、胡趙、北圩、東嶺、孟廟、蔣園、曹圩、南圩、徐店、任湖、後陳、安圩、胡圩、門東、姚王27個村委會。以農為主,產小麥、水稻、山芋、菸葉、油菜。鄉辦企業有磚瓦、農機修配、電焊、食品、榨油等廠。
資源優勢楊廟是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僅10公里。楊廟東接101省道,西連206國道,以楊廟為中心條條柏油路輻射全鄉27個村居。楊廟三面環水,水運也尤為便利,因此,楊廟集鎮交易活躍、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是縣城西部一個有名的商貿重鎮和物資集散中心。
楊廟地處淮北平原南部,地形平坦,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多種農副產品,是聞名遐邇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這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熱情好客,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發展較快,變化日新月異,人民安居樂業,集鎮建設初具規模,街道寬闊整齊、清潔衛生,樓房鱗次櫛比,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碧水藍天,綠樹環繞,景色宜人。
楊廟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引人入勝、令人神往。如古劉溜井、清代武舉功名房、吳谷堆等,雖時代久遠,一些古蹟仍依稀可尋,民間更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楊廟歷來學風悠長,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學子層出不窮。一批熱愛家鄉的有志之士積極倡導大力發展地方文化事業,發揚“文以載道、寓教於樂”的優良傳統,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招商引資堅定不移的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一號工程”,把招商引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拓展招商思路、延伸招商視角,創新招商方式,跑在談項目、盯簽約項目、抓新建和在建項目,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全年實現投產項目2個,新建項目2個,在建項目4個,續建項目2個,簽約項目9個,協定資金達1.2億元,完成招商引資6000萬元(預測,含空心村搬遷)。威爾特橡膠製品廠、鑫源建材等招商引資企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靚點。
全民創業呈現多元發展。創業主體逐步擴大,氛圍更加濃厚。全年新增創業項目252個,累計投入資金4114萬元。全民創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建設一期工程開工,首批建設面積50畝,入駐企業3家。全民創業園成為我鄉招商引資與全民創業的重要平台與載體。
項目工作順利實施。加大對上爭取項目的力度,累計爭取項目12個,強勢推動項目經濟,確保項目早落戶、早實施、早見效。2008年我們先後完成了門東王水毀耕地復墾、法庭、派出所改擴建、敬老院附屬工程、飲用水、道路建設、養殖、糧食補貼等項目,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98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