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祠堂[山西省代縣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山西省代縣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位於山西省代縣縣城東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楊業父子而修。 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

楊業,北宋名將,初為北漢軍官,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因為屢 立戰功,人稱“楊無敵”。後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邊事,任命他為代州刺史,長駐代州(今代縣)抵抗遼兵。楊業與其子能征善戰,威震中原,楊家將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頌。

建築結構

從不同角度拍攝的楊家祠堂 從不同角度拍攝的楊家祠堂

元代時,楊家十七代孫奉旨建祠,明清時又曾予重修,已大部分成為明代遺物。

楊家祠堂[山西省代縣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山西省代縣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分為前後兩院,有堂屋、東西廂舍、正殿等。前院,奉祀楊業後裔。後院,東西廂房三間,正殿五楹,殿頂為懸山式。正殿內,塑有楊業與其妻佘太君的坐像。楊業八個兒子的彩塑分列兩旁。祠內,有“佘祖圖”碑一通,碑文銘記著楊業後裔世系。大殿前,豎有鹿蹄石一塊,形狀奇特,雕刻秀美。

楊家祠堂內部景觀 楊家祠堂內部景觀

楊家祠堂坐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楊家祠堂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門、戲台、過 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占地770平方米。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歷史價值

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

祠堂坐北向南,門前有一對蹲坐的石獅子守護在祠堂。祠門以南,有三間樓台,名為“頌德樓”,這裡是楊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階而上,抬頭即可見到祠門上懸掛的金字匾額:分別是“奕世將略”、“一堂忠義”、“三晉良將”,祠堂兩廂有描述楊家將戰績的連環壁畫,陳列著楊家將史跡展覽和相關文物。後院是祠堂的主體部分,有正殿五間,正中是楊繼業夫婦的塑像,兩側是楊門八子像。此外還有許多石碑,都是歷朝歷代褒揚楊門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相關典故

在後院正中有一塊鹿蹄石,關於這塊石頭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相傳,楊業的十四代孫楊友與他的弟弟楊山在一次狩獵時,射中一隻梅花鹿的前蹄,這隻鹿帶傷而逃,楊氏兄弟二人在後面緊緊追趕,那隻鹿逃到鹿蹄澗村後突然消失不見了,楊氏兄弟在鹿消失的地方挖掘出一塊印有帶箭梅花鹿形狀的怪石。他二人認為這定是有神仙點撥,所以就選擇在此地居住了。

歷史沿革

楊家將中首先令人懷念的,自然是一代忠良、為國捐軀的楊令公。《宋史·楊業傳》記載,楊業曾在北 漢任職29年,屢立戰功,威鎮邊陲,人稱無敵,累遷建雄軍節度使。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漢主劉繼元降宋,楊業也隨之歸宋。宋遷楊業為代州知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副潘美以守山西,楊業遂移家於代州。太平興國五年(980)三月二十日,契丹皇帝耶律賢親率騎兵十萬來犯雁門,楊業命部將斷峪谷南口,自率千餘騎北出勾注山西陘。契丹軍於雁門峽谷中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宋軍奮勇衝殺,以少勝多,斃其名將,獲其甲馬。楊業以戰功升雲州觀察使,仍知代州。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四月,契丹三路侵宋,中路以三萬人入雁門山,楊業與戰,斬契丹三千餘人於雁門山下,深追敵軍至雁北朔、應、寰等州。

雍熙三年(986),宋五路出兵伐遼。潘美、楊業率西路軍北出雁門,雁北各州民眾起義助戰,很快收復朔州、應州、寰州、雲州(今朔縣、應縣、大同一帶)。後來,其它四路相繼敗歸,西路已成孤軍,契丹遂傾全國之主力軍集於雁北一隅,潘美、楊業等奉命返歸代州,分兵守護平型、飛狐、雁門諸關。宋朝廷決定將雁北起義軍和漢民二十萬人分別遷入河東(今山西)、河南(今河南省),命潘、楊保護撤退。楊業主張避免與新勝之遼軍決戰,建議由他率部從大石堡(在分繁峙縣城西北三十里)北出應州,虛張軍勢,吸引遼兵主力;然後大隊出關,接應義軍和百姓,潘美等不但不採納楊業的正確建議,反誣楊業懼敵,力主正面進兵,而自己又不為先鋒,楊業只好從命,率部奔上寰州前線。臨出發前,請潘美等派伏兵於陳家峪(朔縣境內)接應。楊業率部至朔州東與敵相遇,被困,突圍後退到陳家峪,不見宋兵前來接應。楊業拊膺大慟,率將士力戰,手刃遼兵數十百人,中箭墮馬被俘,絕食三日而死,時年五十五歲。楊業死後,潘美等極力掩蓋楊業的功績,並推卸自己的罪責。經楊業妻折氏(即佘太君)上書力辯,宋太宗才降旨追贈楊業為太尉中書今,謚“忠武”。  祠堂塑像中特別引人注目的大約要數“楊門女將”中的核心人物佘太君了。據清代人康基田著《晉乘搜略》記載,“鄉里世傳,折太君善騎射,婢僕技勇過於所部,用兵克敵如蘄王夫人(即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編者)之親援桴鼓然。”又據《保德州志》載:“楊業娶折德衣(yi,音衣)女。”“折氏性慧敏,嘗佐業立戰功。”折氏即佘太君,傳說中對她的事跡雖有誇張,但歷史上確有其人。

祠堂塑像中引人注目的還有楊延昭。據《宋史》記載,延昭本名延朗,因避諱而改名延昭,後人又稱他“楊六郎”。楊延昭“幼年沉默寡言,為兒時多戲為軍陣,業嘗曰:“此兒類我。”每征行必以從。”雍熙三年,“楊業攻應、朔,延昭為其軍先鋒,戰朔州城下,流矢貫臂,斗益急。”由於他驍勇善戰,深得宋真宗鍾愛,鹹平四年十一月,加封他為開國公。加封敕旨中稱讚他“夙有憂國愛君之心”,並要他“即日引道兼程前來,朕非卿到終不安心”。楊業戰歿後,楊延昭的抗遼活動主要在高陽關(今河北省)附近的邊防前線。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卒,年五十七歲。

在民間傳說里,楊業的八個兒子中,有的隨父戰死,有的被潘美殺害,有的憤而出家為僧……雖然多無史書記載,難以稽考,但楊家“奕世將略”、“一堂忠烈”的家史,確是光照中華大地,永遠留在中華兒女的記憶里的。

在鹿蹄澗村,除了能看到楊令公祠,還能看到一軸十分珍貴的楊族史卷。這軸族史卷全長2.7丈,寬1.3尺,以素絹為幅。據說這是楊家“五通”(五個史捲軸)之一,其餘的都已失傳。捲軸中裱有黃綾御旨一幅,楊族歷代武將名臣的傳記四幅、畫像五幅、讚詞五幅,總計十五幅。卷首是南宋孝宗皇帝於乾道元年四月十五日加封楊業第八代孫楊存中為昭慶軍節度使的黃綾敕牒。楊存中是歷代楊家將中爵位最高的一個,死後封為和王。敕牒字跡尚清晰,玉璽印跡隱約可辨。敕文的後面還有尚書等十餘人奉旨降敕的署名,卷輪中共有四人的傳記、五人的畫像和贊,楊存中列為第三。楊存中的傳、贊後面都署有南宋名臣周必大的名字,應為周必大所撰,但是否為周必大所書,尚難肯定。傳中說,楊存中為“代州崞縣人,一生功揭天地”;死後,太上皇高宗”不安寢者三日”。讚詞是:“威鎮華夷,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秋廟祀,有像斯存,凜然靈氣。”卷中其餘的是楊業後代子孫、宋代顯官功臣楊克讓、楊時、楊大異的傳、畫、贊、傳、資的作者署各有鄒浩、留正、方逢辰等,畫像上一律無字。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列於首位的一個沒有配傳(傳已失落)隨畫像後面,有八句筆跡剛勁的贊語:“山川毓秀,挺生斯人,功全社稷,澤及吾民,朝陽孤鳳,盛世祥麟,九原不作,名重縉紳。”落款是“尚書范仲淹贊”。范仲淹是北宋仁宗時代的名臣,與楊業、楊延昭生活的年代相去不遠。這幾句贊語,很可能是范仲淹為楊業或楊延昭的畫像所作,而畫像前面失去的傳記,自然也可能是楊業或楊延昭的了。

另外,在鹿蹄澗楊令公祠里還保存著兩部楊氏族譜。據族譜記載,楊氏族譜始修於元代的楊懷玉,繼修於明萬曆,三修於清道光,四修於清光緒。今元、明兩版皆散佚,只有道光版本和光緒版本尚存。道光本共十卷,一卷為舊話記略,二至六卷記世系,七卷記封秩,八卷記誥封,九卷記墳墓,十卷記人物。光緒本與此略同。

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都是楊家後代精心保存下來的。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曾用刺刀逼著保存者將族史捲軸交出,終未得逞。“文化大革命”中,族史捲軸幾乎被當作小學生字帖賣掉。想到自宋代以來,雁代之間,干戈常起,朝代屢易,而楊家祠堂和這些珍貴的族史捲軸能保存至今,實在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奇蹟。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楊忠武祠5元 七郎墓5元

•住宿

可以借宿在村民家中。

交通信息

楊家祠堂位於忻州市代縣鹿蹄澗村,距代縣城東北19公里。代縣古城代州,不僅是楊家將出生入死的戰場,也是楊家將的墳塋和故居所在地。

忻州市代縣鹿蹄澗村距108國道2公里,可從代縣租車前往;也可乘代縣至繁峙方向的班車往返。

相關祠堂

山西省代縣境內有個名叫鹿蹄澗的村子,村中有座建於元代的楊忠武祠,人們通常稱它為楊令公祠或楊家祠堂。祠堂里保存著一些關於楊家將的比較真實的資料,可補史書的不足;也有許多生動的塑像和畫像,可供遊人憑弔和觀覽。

鹿蹄澗村背依勾注山(也稱雁門山,屬北嶽恆山山系),有澗水自山中流經村旁;面對五台山,有台頂積雪終年可見。西北方不遠可出雁門關,正南方不遠可渡滹沱河。這裡西去代縣城四十五里。自從五代後晉石敬瑭把雁門關以北的雲州、應州、寰州,朔州全部割讓給契丹(後為遼)以後,代州就成為漢族防禦外族入侵的邊防重鎮。

楊家父子兵從五代北漢時就為抵禦外族侵略而征戰,長期駐守在雁(門)代(州)這片土地上,並在此傳宗接代,延續後裔至今。這座楊令公祠就是楊令公(楊業)在雁代一帶活動的紀念和見證。

鹿蹄澗村既然是楊令公祠的所在地,那么,此村與楊家將有何關係?村名又是怎樣得來的呢?關於這兩個問題,楊家祠堂正殿門前的一尊怪石是最好的解答者。這尊怪石,安放在四尺高的石座上,高二尺,外形像一塊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石上雕有一隻帶箭的梅花鹿,旁鐫“泰定元年”字樣(“泰”字已不清)。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鹿蹄石。據《代州志》、楊家族譜記載和楊族世代傳說,元朝初年,楊業的十三世孫楊友和他的弟弟楊山,率軍屯墾於留屬村(在今代縣城東)。一天,二人外出狩獵,行至馬峪河(在今繁峙縣雁頭地界),忽遇一隻梅花巨鹿。楊友張弓搭箭,射中鹿蹄,鹿帶箭而逃。楊友、楊山策馬緊追,追至聯莊(今鹿蹄澗村),巨鹿以頭觸地,頓時失蹤。楊氏兄弟急令親兵在鹿沒處挖地三尺許,發現一塊怪石,上面現出一隻梅花鹿的形象。遂將此怪石攜回,經加工雕飾留作紀念。一後來,楊家認為“鹿”與“祿”同音;鹿之所入處,必為祥瑞之地,因此便遷到聯莊定居,並改村名為“鹿蹄箭”。後因村子左右各有深澗,遂又改名為“鹿蹄澗”。這則故事雖然有明顯的虛構成分,但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並據此來回答鹿蹄澗村名的由來。楊令公祠是何時興建的?它有哪些值得介紹的內容?據洞內元代天曆年間趙鶴鳴所撰碑文記載,此祠建於元天曆二年(1329),是楊業十六世孫楊懷玉奉旨建造的,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又據該碑文記載,楊業的後代除留居雁代一帶外,還“流布英種於川、廣、淮、揚間”。楊家祠堂在各地建立的也不少。自從楊懷玉在代州鹿蹄澗建祠之後,各地楊家祠堂共同商定:每六十年集會於鹿蹄澗,敘世系,修家譜,祭祖廟,永為定例。

鹿蹄澗楊令公祠占地一萬二千平方米,祠對面樓台三間為祭台,上有“頌德樓”題匾;調堂門前築台階二十四級,階下有石獅一對蹲踞左右。祠門三間,每間前檐各懸金字巨匾一面,中書“奕世將略”,左書“一堂忠義”,右書”三晉良將”。門楣上立一盤龍藍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個金字。“忠武”乃楊業戰死後,宋太宗皇帝給予他諡號。

祠門內側高懸木匾一塊,上面抄錄了北宋皇帝關於楊家的誥敕十篇,其中有贈楊業太尉中書令一篇,加封楊延朗開國公誓券一篇,給楊延朗敕旨六篇,給楊宗保、楊文廣敕書各一篇。

後院,有正殿五間,中額書“忠勛世美”。廊前雙柱上有一副木刻金字楹聯:“豐功偉烈著邊疆,勇冠千軍稱無敵;浩氣英風留古塞,聲威萬代佩長城。”廊兩廂還有元以來石碑四通:一為元天曆己巳年(1229)趙鶴鳴撰龍虎衛上將軍楊友碑;一為楊族世系牌,碑陽為趙鶴鳴所撰《題世將楊族祠堂碑記》,記述了楊懷玉以前的世系及楊懷玉建宗祠、纂家譜、修墳墓、置護田等等,碑陰刻楊業父楊兗至楊懷玉十七世世系表;一為明萬曆年間山西提學使為楊族立的表忠閭碑;一為宏農宗祖碑,碑文追溯了楊兗以前的世系,上至東漢太尉宏農楊震。

正殿前檐懸匾一塊,上書“敕建’二字。正殿內,正中一龕,塑楊業與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種飽經風霜、老而彌堅的神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左右兩旁塑楊令公八子及宋、元、明歷代楊氏功臣名將像共二十尊,無不氣宇軒昂,姿容偉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