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防治
正文
病害診斷 正確的診斷是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可分為田間診斷和病原物鑑定。
田間診斷 即以觀察田間植株症狀特點為主要依據,確定病害的種類。病害與傷害、蟲害不同,具有病變過程。通過診斷,應區分病害屬侵染性或非侵染性。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間往往成片狀發生,且發病地點常與地形、土質或特殊環境有關。而侵染性病害,如患病毒病的植株則周圍常有健株,在田間呈分散狀態,病株呈畸形、褪綠或花葉;真菌性的病株多腐爛萎蔫,畸形,具壞死斑點、霉狀物、粉狀物以及黑點或菌核;細菌性的病株多具潰瘍、腐爛、壞死和菌膿;寄生性種子植物的為害症狀更為明顯。
病原物鑑定 一些常見病害可通過對巨觀症狀的快速診斷而得出結論。但由於不同的病原物可導致相同的症狀,而相同的病原物也可導致不同的症狀,同時植物的種類和環境條件也會影響症狀的表現,因此對有些病害需要進行實驗室鑑定才能確診。區分非侵染性與侵染性病害病原的方法可通過顯微鏡觀察病害組織是否有病原物,並觀察其內部組織變化;通過人工接種試驗觀察病害有無傳染性;通過分析植物組織和土壤中礦質元素的含量,確定是否屬於缺素症(見植物營養診斷);以及通過人工誘發試驗觀察是否發病等。
在排除了非侵染性病害的可能後,即可進行侵染性病害病原的鑑定。基本的方法是直接的微觀鏡檢和對病原物進行分離、培養、接種後再進行鏡檢。根據不同病原物可採取不同方法:①真菌病原的鑑定。利用顯微鏡檢,對病原的形態如菌絲、孢子和子實體的形狀、大小、結構、顏色進行觀察判斷。必要時可進行人工誘發試驗,即將分離出的菌體接種在同類健株上,觀察是否發生相同的病害。②細菌病原的鑑定。通常是切取小塊病組織,置玻片上的水滴中,在顯微鏡下觀察有無大量細菌從組織中流出。細菌種類可根據其形狀、大小、鞭毛數、著生部位和染色反應以及培養特徵和生理性狀等觀察判斷。③植物病毒病原的鑑定。主要靠侵染性試驗如汁液接種、嫁接試驗、昆蟲傳毒試驗等進行診斷。判斷病毒種類時,可利用電子顯微鏡直接觀察病毒的形態,同時鑑定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如傳播方式、寄主範圍、寄主反應、體外保毒期、稀釋終點和對溫度的反應等。還可將病毒注入動物血液中,根據血清反應鑑定病毒的種類和株系。④線蟲鑑定。剖切蟲癭或膨腫部分,取線蟲進行鏡檢。肉眼觀察困難時,可採用漏斗分離法或葉片染色法進行檢查。
防治原則和方法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則是:消滅病原物或抑制其發生與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環境條件,使之有利於寄主植物而不利於病原物,從而抑制病害的發生和發展。一般以預防為主,因時因地根據作物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採取具體的綜合治理措施。每項措施要充分發揮農業生態體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別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壓低到經濟允許水平之下,以求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如下:
植物檢疫 以立法手段防止在植物及其產品的流通過程中傳播病蟲害的措施,由植物檢疫機構按檢疫法規強制性實施。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法規可保護無病區,限制和縮小疫區,剷除新傳入而未蔓延開的包含病原物在內的檢疫性病蟲和雜草(見植物檢疫)。
抗病育種 培育抗病品種是經濟有效的防治方法。在防治傳染快、潛育期短、面積大的氣傳和土傳病害如小麥鏽病、稻瘟病、棉花枯、黃萎病等方面套用尤為普遍。為防止抗病品種遺傳基因單一化,可利用誘發病圃或人工接種方法,鑑定對不同病原物和不同專化小種的抗病品種,通過雜交,集中多個抗病主效基因於一個或幾個栽培品種,並結合農藝性狀優良和高產育種,培育出高產優質的多抗性和兼抗性品種。還可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導入抗病基因,以及將植物的抗病物質通過細胞質遺傳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栽培防治 改進耕作制度可改變病原物嚴重發生的生態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發育和提高抗病能力。如輪作可防治棉花枯、黃萎病等土傳病害;保持果園田間清潔,可消滅或降低越冬菌量;嚴禁操作人員在菸草田和番茄田吸菸,移苗或整枝打杈前用肥皂水洗手,可防止菸草花葉病毒傳染;適期播種、闊窄行密植和增施廄肥和餅肥,可使玉米大、小斑病為害減輕;深溝窄行可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濕度,從而減輕小麥赤霉病;勤灌對控制水稻白葉枯病有較好效果;除草滅蟲可減少病原物侵染來源或錯開病原物發育的最適季節;建立無病種苗基地可防止種苗傳病等(見農業防治)。
化學防治 套用化學藥劑消滅病原物使作物不受侵害的措施(見化學防治、殺菌劑)。
物理和機械防治 有多種方法。如通過篩選、風選種子或泥水、鹽水選種,可利用不同比重汰除受病害的子粒;播種前曬種,用1%石灰水浸種或用一定溫度的溫湯浸種,可有效地防治由種子傳帶的多種稻病和麥病;燒土和熏土對防治某些土傳病害如花生青枯病、十字花科軟腐病有一定效果;在溫室內以一定溫度處理果苗,可鈍化某些果苗內病毒以防治病毒病;貯藏室(窖)短時間升溫可促進薯塊傷口癒合以防治甘薯軟腐病;在溫床用高溫蒸氣進行土壤滅菌,可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等。此外,各種射線、超聲微波、高頻電流也在試用於病蟲防治(見物理機械防治)。
生物防治 主要是利用或協調有益微生物與病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使之有利於微生物而不利於病原物的生長發育,以防治病害。如土壤和植物根際的大量微生物群與病原物之間的拮抗作用就常被利用於防治土傳病害。由於不同作物根際的微生物群種類和數量有差異,因此輪作對調整土壤和作物根際的有益微生物以及病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很大的影響,很多病害可以通過輪作減輕發病程度。此外,將一些化學物質施入土壤或植物根際也可刺激某些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從而抑制某些病害。使用微生物農藥可減輕污染,避免殺死有益生物從而保護農業生態系的穩定,並彌補化學農藥之不足。因此,擴大拮抗菌、占領菌、誘抗菌、促生菌、增產菌、催熟菌等的利用,將使植病的生物防治有更大的發展(見生物防治)。
參考書目
R.S.Staple and G.H.Toenniessen,Plant Disease Control, 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