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簡介
學名:Ipomoea batatas Lam.
英文名:Sweet Morningglory
鏇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番薯、山芋、紅薯、白薯、地瓜等。塊根可作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
起源和傳播 J.B.埃德蒙等認為甘薯起源於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厄瓜多到秘魯一帶的熱帶美洲。A.von 洪堡援引哥馬拉記載:哥倫布初謁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獻給女王。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自是磽确之地遍行栽播。”還說:“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種之,故又曰金薯。”又據:陳振龍 6世孫陳世元及其子陳雲,先後以甘薯傳種於鄞州(浙江寧波)、膠州、青州(山東省青島、益都一帶)、豫州(河南朱仙鎮一帶)各地,漸次在浙江各地傳播,時為清乾隆二十年前後。以上史實證明甘薯系在16世紀末葉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台灣省等地傳播。目前中國的甘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世界首位。
分布和種植制度 世界甘薯主要產區分布在北緯40°以南。栽培面積以亞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85年世界甘薯栽培面積800.3萬公頃,總產量為11143.8萬噸。
甘薯在中國分布很廣,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全國分為5個薯區:①北方春薯區。包括遼寧、吉林、河北、陝西北部等地,該區無霜期短,低溫來臨早,多栽種春薯。②黃淮流域春夏薯區。屬季風暖溫帶氣候,栽種春夏薯均較適宜,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③長江流域夏薯區。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個長江流域。④南方夏秋薯區。北回歸線以北,長江流域以南,除種植夏薯外,部分地區還種植秋薯。⑤南方秋冬薯區。北回歸線以南的沿海陸地和台灣等島嶼屬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高溫,日夜溫差小,主要種植秋、冬薯。
中國各薯區的種植制度不盡相同。北方春薯區一年一熟,常與玉米、大豆、馬鈴薯等輪作。春夏薯區的春薯在冬閒地春栽,夏薯在麥類、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收穫後栽插,以二年三熟為主。長江流域夏薯區甘薯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夏薯在麥類、豆類收穫後栽插,以一年二熟最為普遍。其他夏秋薯及秋冬薯區,甘薯與水稻的輪作制中,早稻、秋薯一年二熟占一定比重。旱地的二年四熟制中,夏、秋薯各占一熟。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四季皆可種甘薯,秋、冬薯比重大。旱地以大豆、花生與秋薯輪作;水田以冬薯、早稻、晚稻或冬薯、晚秧田、晚稻兩種複種方式較為普遍。
形態特徵 甘薯根可分為鬚根、柴根和塊根 3種形態。鬚根呈纖維狀,有根毛,根系向縱深伸展,一般分布在30厘米土層內,深可超過100厘米,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柴根粗約1厘米左右,長可達30~50厘米,是鬚根在生長過程中遇到土壤乾旱、高溫、通氣不良等原因,以致發育不完全而形成的畸形肉質根,沒有利用價值。塊根是貯藏養分的器官,也是供食用的部分。分布在 5~25厘米深的土層中,先伸長後長粗,其形狀、大小、皮肉顏色等因品種、土壤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分為紡錘形、圓筒形、球形和塊形等,皮色有白、黃、紅、淡紅、紫紅等色,肉色可分為白、黃、淡黃、橘紅或帶有紫暈等。具有根出芽特性,是育苗繁殖的重要器官。塊根的外層是含有花青素的表皮,通稱為薯皮,表皮以下的幾層細胞為皮層,其內側是可食用的中心柱部分。中心柱內有許多維管束群,以及初生、次生和三生形成層,並不斷分化為韌皮部和木質部。同時木質部又分化出次生、三生形成層,再次分化出三生、四生的導管、篩管和薄壁細胞。由於次生形成層不斷分化出大量薄壁細胞並充滿澱粉粒,使塊根能迅速膨大。中心柱內的韌皮部,具有含乳汁的管細胞,最初只限於韌皮部外側,以後由於各種形成層均能產生新的乳汁管而遍布整個塊根,切開塊根時流出的白漿,即乳汁管分泌的乳汁,內含紫茉莉苷。
甘薯莖匍匐蔓生或半直立,長1~7米,呈綠、綠紫或紫、褐等色。莖節能生芽,長出分枝和髮根,利用這種再生力強的特點,可剪蔓栽插繁殖。葉著生於莖節,葉序為 2/5。葉片有心臟形、腎形、三角形和掌狀形,全緣或具有深淺不同的缺刻,同一植株上的葉片形狀也常不相同;綠色至紫綠色,葉脈綠色或帶紫色,頂葉有綠、褐、紫等色。聚傘花序,腋生,形似牽牛花,淡紅或紫紅色。雄蕊 5個,雌蕊1個。蒴果近圓形,著生1~4粒褐色的種子。染色體數2n=90。 生理特性 甘薯的生長過程一般分為髮根、分枝、結薯,蔓薯並長和薯塊盛長3個時期。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如下述。
症狀
俗稱水爛。是採收及貯藏期重要病害。薯塊染病,初在薯塊表面長出灰白色霉,後變暗色或黑色,病組織變為淡褐色水浸狀,後在病部表面長出大量灰黑色菌絲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圍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擴展迅速,約2—3天整個塊根即呈軟腐狀,發出惡臭味。
病原
Rhizopus stolonifer (Ehr ex Fr.)Vuill.稱匍枝根霉(黑根霉),屬接合菌亞門真菌。菌絲初無色,後變暗褐色,形成甸甸
根,無性態由根節處簇生孢囊梗,直立,暗褐色,頂端著生球狀孢子囊1個,囊內產生很多暗色圓形孢子,單胞,大小11—14um,由匍匐根的根節處又形成孢囊梗,致很多薯塊污染產生一片片黴菌;有性態產生黑色接合孢子,球形表面有突起。此外及R.nigricans Ehrb.和R.tritici Saito也是該病病原。病害循環(disease cycle)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存在於空氣中或附著在被害薯塊上或在貯藏窖越冬,由傷口侵入。病部產生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薯塊有傷口或受凍易發病。發病適溫15—25℃,相對濕度76%一86%,氣溫29—33℃,相對濕度高於95%不利於孢子形成及萌發,但利於薯塊愈傷組織形成,因此發病輕。
防治方法
(1)適時收穫,避免凍害,夏薯應在霜降前後收完,秋薯應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選晴天,小心從事,避免傷口。(2)入窖前精選健薯,汰除病薯,把水氣晾乾後適時入窖。提倡用新窖,舊窖要清理乾淨,或把窖內日土剷除露出新土,必要時用硫磺熏蒸,每m3用硫磺15g。(3)科學管理 對窖貯甘薯應據甘薯生理反應及氣溫和窖溫變化進行三個階段管理。一是貯藏初期,即甘薯發乾期,甘薯入窖10一28天應打開窖門換氣,待窖內薯堆溫度降至12—14℃時可把窖門關上。二是貯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溫期,應注意保溫防凍,窖溫保持在10—14℃,不要低於10℃。三是貯藏後期,即變溫期,從3月份起要經常檢查窖溫,及時放風或關門,使窖溫保持在10一1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