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祖籍南海石碣,1882年出生於佛山,父親開米鋪,屬小本經營。他很年輕就隨父親經商,思想開明通達,人緣極好,勤奮學習,能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商洽談。他不滿足於米鋪經營,不斷開拓經營的渠道,織襪、染襪、花紗等行業樣樣嘗試,還取得世界三大煤油品牌之一“亞細亞”火水的代理權,又投資洋傘骨製造業,擔任廣東遮骨廠董事長,還在廣西開辦醬園。他以誠信經營,為人憨厚和善,贏得商界口碑,同仁讚譽,生意規模越做越大。民國初年,他購得佛山石巷麟角里21號作居所,該房為晚清建築,青磚木結構,四進深,前門帶花園,各進為三間兩廊式平面布局,鑊耳式風火山牆(梁敦遠故居目前尚存,現編門牌號為石巷46-62號雙門牌及祿豐里21號)。關於精武會
佛山武術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南派各家武術洪、劉、蔡、李、莫等拳種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北派武術如鷹爪、螳螂、太極等拳種,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通過精武會社團逐漸傳入佛山,使南北武術交融相輝。摒棄門戶之見、南北武術共冶一爐的佛山精武體育會(以下簡稱佛山精武會)有過曾經的輝煌。從1923年至1938年,梁敦遠先生連任佛山精武會理事會主席(理事長)兼總務部主任,創辦了陶潔女校、元甲學校、元甲平民學校、精武國術學院和元甲中學等,為佛山培育人才眾多。為佛山精武體育會的發展和教育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生平
梁敦遠從不以富人自居,個人及家庭生活極為簡儉,粗布長衫,粗茶淡飯。他懷濟世之心,樂善好施。常向貧民捐衣贈物,施粥派米;為家鄉修橋鋪路,辦學施教。梁敦遠熱心社會公益在他任職佛山精武會期間尤可見證。
1921年,佛山精武會成立時,梁敦遠先生是第一批會員,他以精武體育之功,治癒了多年的頑疾(另一說是其妻子參加精武操練習,治癒了多年的頑疾),所以對精武會情意深厚。除日夕練武外,對會內事務不遺餘力。1922年10月接任精武理事會主席之職後,由於他在佛山商界有享有較高的地位,故會務有較大發展。蓮花地會址不敷使用,遂向福建蓮峰紙行會館借得長興街會所作為精武會用址,使佛山精武會會務更趨擴展,鷹爪、螳螂、太極等北派拳種逐步傳入佛山落地生根,文娛遊藝等活動項目豐富有益。精武會每年向社會徵求會員,梁敦遠先生總是宣傳得力,為徵求會員數量最多之一員,並常以他經營的織襪等作為徵求優勝者的獎品。他精於財政管理,深得眾人信賴,兼總務和會計主任,精武會各活動項目經費支取,賬目明晰。精武會每年舉辦多次技藝表演會,向社會各界宣傳精武國術及文娛項目,從場地布置到登台獻藝,梁敦遠總是以身作則,事必躬親。1925年陳鐵生《南中精武視察記》中有這樣一段:“初至佛山精武赴歡迎會,入門,見躬親灑掃者,為梁敦遠與教員王玉琴、李寶英,余如任君孝安、蕭君劍農、林君士銓(即林君選)等職員亦鹹窄袖短衣,收拾椅桌,諸君子能躬率教員,共同操作,此精武之真精神也,有此,佛山精武已十知八九矣。”
1924年至1927年,佛山精武會在梁敦遠先生全力資助下,得全體會董及會員協力贊助,創辦了三所學校。
1.陶潔女校,1924年創辦,1927年更名為元甲女子學校(簡稱元甲女校)。精武同仁認為“女子為國民之母,形端則表正,源潔則流清。”培育具有強健體魄、高尚情操的女子,則堪為子女典範。陶潔女校利用李亦梅先生借出的位於福祿路福閘重興(街名)的民居一間作為校舍,梁敦遠先生任校長,精武會中教育界會員黃功亮先生主理教務,分初小、高小兩級學制,一至四年為初小,招生年齡為七至十一歲;五至六年為高小,招生年齡為十一至十六歲,共開四個班,其中一、二年級各開一班;三、四年級合開一班;五、六年級合開一班,每班定額30人,學額120人。
2.元甲國小校(又稱元甲男校),1926年創辦,校址初設於汾流街布行會館(今永安路西便巷)內,經費支出除學生學費外,不敷使用者則由校務管理委員會主席梁敦遠與精武同仁贊助。學制與女校同,開五個班,其中一至四年級各一班,五、六年級合開一班,學額150人。
精武會為了使元甲各校學制與正常教育相銜接,讓精武教育惠及城鄉和大眾。1927年梁敦遠先生與精武同仁已經策劃:1、增設元甲中學,2、開辦元甲圖書館;3、增設保姆學校4、增設元甲幼稚園;5、開辦元甲平民學校;6、在佛山附近農村開辦數十所元甲國小。同時坐言起行,計畫逐步實施。
1934年,梁敦遠出資在佛山福賢路金線街行仁里建築元甲國小校舍,男女兩校合併,原校門前曾立“梁敦遠奠此基”石碑。元甲國小為祖國培育了棟樑之材,全國政協副主席、廣東省省長葉選平也曾在行仁里元甲國小就讀。
1935年佛山精武會在梁敦遠、李佩弦等人努力下,集社會力量籌資三萬元在中山公園首先建成新會址設計圖中的中殿禮堂部分,而當時南海縣政府劃撥的建築面積為3500平方,新址設計籌劃未算最後完成,元甲國小畢業生的升學問題也擺到了精武理事會的議事日程。精武理事會主席梁敦遠先生,首重精武人才的培養,在當時中國時局動盪、危難當前的情況下,仍再斥資建成會址禮堂西翼,設立“精武國術學院”,使之成為精武國術人才培育基地。1936年《怡寶精武體育會特刊》中對梁敦遠先生此舉評論道:“會長梁敦遠先生,極注重學務,雖近年時遭不景,仍與全體熱心職員不斷努力,偉大會所,在不景時期中開幕,此種大無畏精神,殊令人欽佩。”精武國術學院於抗戰時期停學。興辦實業
梁敦遠先生除熱心元甲教育外,還興辦元甲實業,曾與會董何心平共同出資,興辦“元甲豉油坊”,自製“元甲豉油”,“元甲豉油坊”是佛山上世紀三十年代最早運用先進生產技術釀製豉油的作坊,工場設於鷹嘴沙和大基頭,設“升元”、“晉元”兩個門市部;又在福祿路開設“元甲工業社”經營文具、紙張等用品,以經營作為精武會日常用資的保障,以實業經費支持會務;還設立慈善科,每日施醫贈藥,切實救濟貧民。精武會的戲劇音樂部十分活躍,成為佛山音樂曲藝培訓和活動中心,“粵樂四大天王”之一的何浪平、嶺南派揚琴演奏家楊榮耀、廣東民間音樂骨幹楊榮照等都是佛山精武會培養出來的,精武會在梁敦遠先生的組織主持下,創造了歷史的輝煌,深受民眾的擁戴。
精武會復辦1937年抗戰爆發,梁敦遠先生與家人忍痛離別家鄉,輾轉逃難於香港、澳門、廣州灣(今湛江市範圍)和廣西梧州等地,途中,梁先生仍不斷為流離失所的貧民和抗日隊伍慷慨解囊。然而,1943年日寇飛機轟炸廣西梧州,愛國實業家、佛山精武會的永遠會長梁敦遠先生不幸罹難身亡,享年61歲。
1946年抗戰勝利後,佛山精武會在“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精神的感召下重組董事會並恢復會務,於精武國術學院原址創辦元甲中學(又稱“健社”)。1952年,元甲中學與西樵中學、經緯中學合併,取名為佛山市聯合中學(後改名為佛山三中),精武會停辦。
1986年,佛山精武會在市政府關懷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重修復辦,由麥大華、黃穎心、黎日晴、區榮鉅、曾坤等組織日常工作,其中的黃穎心女士就是梁敦遠先生的外孫女。1987年,佛山市政府選址城區聖堂大街重建“元甲國小”落成,葉選平同志為母校親筆題額。佛山精武會雖經百劫而繼起有人,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打造佛山武術文化品牌的今天,佛山精武同仁,正秉承前輩們的獻身精神,努力為佛山精武會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