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作為一種交際手段,它既擔負著人際交往的重要使命,同 時也是自我對話的媒介;作為思維的工具,語言的信息密度、精度和文化特質,則直接制約著思維的效率和品位;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語言記錄著當代人的創造性成果,也給後代提供了進一步創造提高的基礎。格言,可謂言簡意賅,微言大義的典範,常在隻言片語之中給人以深刻的教益。它的產生既積聚了前人的無數經驗教訓,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流傳更得益乎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的艱辛實踐,也是集體力量的體現。申國格言,反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體現了中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和樂觀嘲默性格,代表了中國語言特殊魅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把那些流傳千古而今又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對未來世界且有著某種啟示作用的,包含著博大精深人生智慧或暗示了無限廣選的宇宙奧秘的語言加以通俗的推演,是一件十分有趣味的思維遊戲。
目錄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言可畏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人貴有自知之明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以成敗論英雄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失敗乃成功之母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多行不義必自斃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殺雞焉用牛刀
死要面子活受罪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自作自受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衣食足,知榮辱
過猶不及
利令智昏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
窮則思變
言多必失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彌彰
知其白,守其黑
貪小失大
哀兵必勝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既來之,則安之
惡人自有惡人磨
疾風知勁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欲速則不達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滿招損,謙受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聰明反被聰明誤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書摘
人貴有自知之明
俗語。意為人的可貴不僅在於他有觀察世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在於他有反觀自身、反思自我的睿智。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大意是說:了解他人是一種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種智慧;戰勝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戰勝自己則表明自己很強大。在老子看來,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進了一步。為什麼這樣說?其一是因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難,之所以說難,那是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必定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為鑑的能力。
《韓非子·喻老》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以上的道理:“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蹁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楚莊王只看到越國朝政混亂、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國家朝政混亂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討伐越國。杜子認為這是不明智的,並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離自己最近的睫毛為比喻,使楚莊王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動。韓非通過這個事例說明老子所謂的“自知者明”,並且下結論說:達到有智是很難的,之所以難,不是難在了解他人,而是難在了解自己。
中國古代文獻中,最能體現自知精神風采的莫過於《戰國策》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錄在教科書中。此文展示了《戰國策》的文學價值: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說理極為生動別致,立意也正直高卓,的確值得千古流傳,世代研讀。全文如下:
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關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關?”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曰:,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關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呂氏春秋·自知篇》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人主欲自知,則必直士。故天子立輔弼,設師保,所以舉過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猶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湯有司過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猶恐不能自知。今賢非堯舜湯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魯迅自認為一直是“解剖自己並不比解剖別人留情面”(《而已集·答有恆先生》),而且坦言道:“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墳·寫在(墳)的後面》)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在其不朽的著作《思想錄》中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在他看來,人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比蘆葦強壯,而在於他比蘆葦有思想,能自知。
正因為如此,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柏拉圖則更進一步說,內省是做人的責任。沒有內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
當然,正如我國唐代吳兢在《貞觀政要·擇官》中所說:“知人既以為難,自知誠亦不易。”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人類是可貴的,因為他有思想;而人類中的某些個體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又是更可貴的,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具反思的能力。
《參考訊息》曾摘引台灣《遠見》月刊洪蘭的文章說:
“在心理學上曾有個很有趣的實驗,用鏡子來測試動物知不知道什麼叫自我。
實驗者先把一面鏡子放進黑猩猩籠中,十天之後,將黑猩猩麻醉,在它額頭上點一個無臭無味的紅點。黑猩猩醒來後,鏡子還沒有放進來前,它並不會用手去摸額頭,但是當鏡子放進籠子後,黑猩猩一看到鏡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額頭,而且用力去搓,表示它知道鏡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來是沒有紅點的。
如果省略第一步,沒有讓黑猩猩先接觸到鏡子,後來它雖然看到鏡中的自己頭上有紅點,但不會用手去摸,因為沒有以前的自我可作比較,就無判斷。沒有比較就沒有抱怨,就不會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願放上的裝飾品搓掉。
. 這個實驗很讓人震驚,當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原來是什麼樣時,就只好任人擺布,添多了,減少了,都不會抗爭。但是一旦照過了鏡子,知道自己是什麼樣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變他便立刻發覺,而且這個覺識出現後是不可逆轉的。已經知道便無法再假裝不知道。他會在鏡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沒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們整個社會最缺的便是內省的能力、自知的覺悟,給人一面鏡子本來是應該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能自我改進。不知怎的,現在的鏡子卻變成照妖鏡,把進諍言的人都照成妖怪,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絕對沒有錯。看看台灣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能讓發明鏡子的老祖宗墳墓里翻身,徒呼奈何!演化了六百萬年,還比不上個黑猩猩!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古代諺語。意思是如果有一千個人指責你,沒病也得死!比喻“眾怒難犯”。語出漢班固《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今太皇太后以永信太后遺詔,詔丞相、御史益賢戶,賜三侯國,臣嘉竊惑。”這是王嘉為了說明自己拒絕執行聖旨的理由時對皇上說的一番話。
王嘉,字公仲,漢哀帝時丞相,被封為“新甫侯”。哀帝以傅太后遺詔,要加封成帝的男寵董賢兩千戶,並同曰:封“三侯”——封傅晏為孔鄉侯,傅商為汝昌侯,鄭業為陽新侯。哀帝把詔書交給王嘉時,他拒絕執行,將詔書封還,並上奏說:不能隨便以國土加封無功之臣。哀帝見他封還聖旨,甚是惱火,便下令把他交給廷尉去審訊。他憤而絕食,嘔血而死。
哀帝死後,平帝即位。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下詔追祿功臣,追謚王嘉為“忠侯”,並讓其子王崇繼承“新甫侯”爵位。這故事本身並未印證“千人所指,無病而死”,倒見出忠臣含冤而逝。也許這句俗諺只反映了一種“美好”的願望,希望藉此對人的行為有所約束,教人為人不要太惡,否則必遭報應。而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證明,事實往往並不如善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讓人滿意,所以直到今天。人們還不得不高唱著“好人一生平安”,在“這世界上終究是好人比壞人多”的自信里,過著並不那么“平安”的日子。
魯迅雖然有詩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但他又說過:“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我們相信,對壞人只是“指指戳戳”,一點也不會傷害到他的身體,更不用說“致死”了。不為五斗米折腰
語出《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原文記述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不願為微薄的官俸而去彎腰迎接上級派來的督察,自動離職而去的故事。後遂以“不為五斗米折腰”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五:“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個助教官兒,也不是我終身養老之事。”
據《尸子》一書的記述,孔子曾經路過一處名叫“盜泉”的泉水,因為嫌這個名字不好,雖然渴了卻不喝泉里的水。“(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這就是廣為後人傳誦的所謂“不飲盜泉”的故事。《史記·伯夷列傳》司馬貞索隱:“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這是對《史記》所載殷周時代某貴族家的兩兄弟伯夷、叔齊因既不滿商紂王暴虐,又對周武王替天行道行徑不以為然而逃避深山、海濱的故事所作的評論。
按照《莊子》的說法:“伯夷、叔齊西至岐陽,見周武王伐殷,曰:“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圈,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絮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飢餓而死。”又據《孟子》記載:“夷、齊避紂,居北海之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