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尾柄細扁;上枕骨區扁平。吻管狀,極長,吻長約為眼徑的4.6倍;口上位,位於吻部前端,口寬約為口後吻寬之2倍;隨著成長,口之位置常扭轉向頭之左邊或右邊;頜齒較大,薄而寬扁,無內列齒,下頜齒發達,約12-16顆,上頜齒較小且少,約2-4顆。
體被細鱗,每一鱗片的表面有5-6直立的棘突排列成行,棘多細尖,有些具分叉的棘突,有時具一些輔助小棘。背鰭兩個,硬棘VI,第I-III棘發育良好,其餘後三棘皆在皮膚之下,未露出;腹鰭通常只有1軟條,腹鰭骨扁平而窄;胸鰭尖長,位低;尾鰭圓形。體淡紅色,腹側色淺,眶下區銀自色。各鰭與體同色;胸鰭較淡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附近水域之底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漁業利用:
通常以底拖網捕獲,魚體小,不具食用價值。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肯亞,東至日本、中國台灣,南至紐西蘭等。中國台灣東沙島海域有產。
棲息深度
50-675米